陆路
在小学阶段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时,学习共同体的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对其加以重视,确保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本文综合分析和探究了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小学教师在实施科学课堂教学时,应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确保能够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应强化师生互动,保障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更为高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进行了本项教学研究。
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特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共同体是基于人文教育理念实现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生命价值。就課堂结构而言,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共享共惠和协同互动的共同体;就学习机制而言,是以生为本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它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使学生具有相同的学习愿景。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在具体参与学习时,共同愿景对其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共同愿景可以使共同体成员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此时,教师需要作为助学者,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协商和互助,引导学生结合团队具体情况,制定共同学习愿景,确保能够对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鞭策激励,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进而强化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学习动力。
其二,和谐课堂氛围。在学生具体参与课堂学习时,如果想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进行周密部署和做好前期准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充分交流的平台,确保成员相互之间具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还要组织团队成员共同确定课堂范围和学习目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完成共同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确保学生能共同努力,形成和谐民主的共同体氛围。
其三,课堂规范。学习共同体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实施科学教学时,学生和教师处于同一起跑线,教师要引导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课堂规范和学习目标。由全体成员共同制定课堂规范,可以使学生对其具有更高的认同感,进而确保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实施,并形成民主和谐氛围,保障团队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其四,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在通常情况下,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学习共同体内的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行事风格、兴趣爱好与个性品质。学习共同体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深入挖掘团队成员的学习潜力,确保全体成员共同发展。
基于此,教师必须高度信任团队成员,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为此,应设置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这样,团队成员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团队做出突出贡献。
其五,学习热情的持续性。小学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时,要想使学习共同体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就要有效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求。为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学习内容合理融入学生现实生活,组织团队成员通过探究活动、交流讨论、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科普游戏、阅读、思考等多种形式参与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应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一)引入层级式学习方法
小学教师在实施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而教师在具体落实层级式教学时,需要有效结合四个层次。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科学概念,针对教学概念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对其进行科学梳理,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意义具有充分了解,然后进行科学课堂教学。
总之,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在经过分析和探讨之后,对其进行全面总结。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实施层级式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空气”的概念,空气是人类生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质,如果没有空气,则人类无法生存;然后,结合该概念展开教学,图1为这一课的层级式学习结构。合理运用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还能使科学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优化师生互动关系
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要有效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自身也需要努力学习。科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拓宽学生眼界,使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具有充分的了解,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合理构建师生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通过倾听,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在思考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具体实施教育工作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成长,确保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体,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课堂讲解和教学反馈具有明确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教师还要确保提问的针对性,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问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学生在参与具体学习时,要强化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积极作答;同时,还要对自己在思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学生还要学会倾听,尊重同学提出的意见,在倾听结束之后,及时做出评论;在教师点评时,学生也要认真聆听。学生要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意见,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改进教学模式
层级式教学能够有效提炼小学科学内容。因此,教师要基于主要概念基础,根据层级合理划分小标题,细化课本结构框架,梳理整体内容。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进行属概念的科学引入,然后按照层级合理划分课本内容,最后总结总体概念,以此确保充分体现学科内容特色。
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归纳总结的引导,指导学生合理优化知识框架,以此确保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大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声音的相关内容教学时,首先要对声音的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的讲解,然后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划分,形成声音的产生、传播、变化等三个层次,并对课本知识进行科学梳理,强化探究学习。合理应用层级式学习,使学生更为充分地了解核心知识,从而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框架,保证学生更为准确地把握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小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还要全面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还要强化学生的交流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合理融入探究式学习,确保更为高效地开展科学课堂教学,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合理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强化师生互动反馈
小学教师在科学教学时,要对师生互动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判断师生互动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改进互动方式。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工作时,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还要强化自身引导作用,通过优化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分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合理优化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在得到学生反馈之后,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科学调整,并结合学生反映的问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讲解。强化教学反馈,可以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具体情况,并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学生要明确教师反馈意图,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则无法跟上教师进度,对学习效果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同时,课堂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甄别,在薄弱部分重点学习,确保能实现选择性学习。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要积极反馈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就能使教师及时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五)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教师在实施科学课程教学时,要科学引进现代信息技術。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更高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优化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反馈,能够确保更为高效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更好地构建学习共同体,确保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此,就能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现代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