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价值引导策略谈

2022-04-05 13:46曾丽潘诗求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车道圆明园应急

曾丽 潘诗求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学的目标最终应落实在培养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价值观上,教学要从教知识转向价值探究和价值引导。教师应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冲突点,在导学中铺设思维“情感基调”,激发价值探究;搭建思维“对话支架”,深化价值理解;创设思维冲突情境,促成价值体认。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价值引导;思维发展;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1-0038-04

①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19-142)成果。

当前,不少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浅表式”的道德学习,师生之间往往是点对点的一问一答,学生不敢吐露真言,通常说出“正确”答案以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这样的课堂没有主动的发现和平等的交流,更没有反思与批判,这导致学生套着“美德袋”行走,思维退化、价值淡化,言行不一,本课程最重要的价值引导功能自然无从实现。究其原因,这样的教学并未与学生世界建立有效的联结,无法激发真正的思考与探究。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真正将学生自身的生活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引入课堂,使其经历反思、体悟等思维过程,才能引发价值探究,促进其形成与体认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于对三节课例的察学②及反思作一探讨。

【课堂活动1:导入与小结】(六年级下册第6课“早期文明发祥地”)

导入:(出示地球图片)世界文明灿烂多彩,源远流长,但这一切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早期文明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早期文明发祥地。

……

小结:人类早期文明灿烂辉煌,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正是因为这些早期文明,给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都是一首美丽的大合唱,合唱过程自当高低起伏、畅快淋漓,且首尾遥相呼应、意蕴悠长——“首”要有情、有趣,“尾”要提煉、升华。课堂的导入和结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具有时代性、生活性,既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又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和形势,且循环反复,延伸至生活,耐人寻味。察学中,老师们提出,如此设计导入,其意图仅是为了引出课堂话题,并未指向教学目标本身;结尾也只是对课堂事实性知识的总结,无法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兴趣,缺乏价值意蕴。本节课可通过引入接地气、富于生活气息的时事新闻来铺设思维“情感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探究热情,从而创设生活化的大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力求将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之情及探究之心延伸到课堂之外。于是,执教教师进行了改进。

【课堂活动重构】

导入:(出示《三星堆考古视频》)同学们,看到三星堆出土的这些文物,你想说些什么?

生1:古人真有智慧,这么早就知道如何制金用金了。

生2:古人很厉害,三千多年前就能制作出这么好的丝绸。中华文明真是让人很吃惊,很值得我们骄傲。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骄傲和自豪之情。你们想不想当考古学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类的“早期文明发祥地”,去当一回小小考古家。

……

结尾:文物承载着古老的文明,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同学们,今天我们愉快地进行了一回考古之旅,今后你们还想考古吗?瞧!这些也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课下,你们还可以像考古学家一样去思考,说不定未来的考古学家就在咱们班诞生呢!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根本上理解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选择能力。[1]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是知道、了解即可,而是要引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性认识,即看到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从而生发热爱中华文明的情感。

在改进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近期引发社会关注的三星堆考古事件引入课堂,神秘的考古、独特的文物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学生俨然化身为小小考古家,以浓厚的兴趣展开探究思考。课堂结尾,教师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三星堆文物,这既是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也在拓展、引导其课余生活。即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选择,带领学生迈入社会实践大课堂,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知识虽然下课了,但是,生活探索仍在继续。尊重文物、尊重历史文明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骄傲和自信,将在孩子们心中蔓延。

【课堂活动2:倾听圆明园的哭泣】(五年级下册第7课“圆明园的诉说”)

师:(呈现圆明园的辉煌和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后的对比视频)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1:英法联军真可恶,竟会干出这样的事!

生2:清政府太腐败了,军队力量太弱了。

生3:落后就要挨打!

生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自立自强!

师:是啊,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圆明园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不幸,在向我们诉说着国家要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它在诉说着,我们应该自立自强,奋发图强!

教师通过播放两则对比性的视频素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纷纷诉说自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说出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自立自强”“清政府太腐朽无能了”等,这些教师期待的关键回答。课堂看似流畅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是,学生真的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意?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就代表着真正激发了爱国情吗?诸如此类的课题,教师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在察学分析中老师们发现,学生脱口而出的这些“情感表达”多是来自阅读教材和一些生活经验的初步感知,并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究其原因,上述“对话”是一种单线条的浅表问答,缺乏有价值的提问角度,导致学生缺乏多角度、独立性的思考。为解决上述问题,此活动环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引领学生展开思维对话,从了解历史的事实性知识走向真正的价值性探究。

【课堂活动重构】

师:(呈现圆明园的辉煌和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后的对比视频)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初次思考后的感受,集中在愤恨,落后就要挨打等情感。教师出示补充两则材料:“国人对圆明园的二次破坏”“乾隆时期收到的洋武器从未打开使用”,让学生再次阅读,并与小组同伴讨论。

师:读了这些材料,你又有何新感想?

生1:美丽的东西建造起来很难,毁灭起来却很容易。当时,清政府每天愿意花大量金钱维护圆明园,却对先进的武器不闻不问,不去研究,真是昏庸无能。

生2:我补充他的观点。我觉得科技非常重要,因为不重视不研究,所以清朝科技军备很落后,导致被侵略。现在也是如此,科技强大国家才能强大。

师:老师相信,你未来也会成为一名有为的科学家。你们认同他们的观点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3:我不明白,为什么圆明园已经被烧了,还有那么多中国人去把石头搬回家修筑自己的宅院?

师:谁来帮帮他?

生4:那些国人太贪婪,太自私。偷拿圆明园的石头建造自己的宅院,让圆明园真的只变成了断壁残垣。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保护自己的文物,谁还能来保护?

师: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4:不会。不能这样做,我们要爱自己国家的一草一木,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

师:好!在大是大非前,把国家利益放置于个人利益之前。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圆明园还在向我们诉说着科技的重要性,诉说着什么是爱国情,什么是爱国行。历史就是如此,深深地读进去,了解下来,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启发和思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历史知识的教学应该是严谨的、发散性的、有深度的。这里的深度教学不是指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要克服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和表演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简单占有和机械训练的局限性。教学应“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深刻的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导向学科素养的教学”[2]。第二次执教时,教师着眼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提供严密的思维“对话支架”,通过补充多视角的历史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材料)对话,通过阶梯式的问题“圆明园的遭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遭遇”“面对这种遭遇,我们还能怎么样”,引导学生与同伴、教师、自我等多主体展开多维对话和价值探究,从而实现了对“圆明园诉说”的系统认知和深入理解。

【课堂活动3:理解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五年级下册第5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师:(播放新闻视频《占用应急车道之后》)看完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不该占生命通道,应该让救护车辆过去。

师:如果这个生病的老爷爷就在你的车上,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2:我会很悲痛,爷爷的病情都已经很严重了,他们还要占住车道,让我无法行驶。

生3:我会制止那些占车道的人,先跟他们说应急车道的重要性,然后再让他们赶紧从应急车道上撤离。

师:是的,他们漠视了法律(出示法律条文),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公共生活离不开秩序,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道德的深度学习决不能停留在语言的简单陈述和表达上,案例中,教师这种旁观者的态度无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认识和情感。在导学中,教师听到学生说出符合要求的“正确”观点,就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秩序的重要性,进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如此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留存于浅表,不能持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唯有“道德冲突,将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3]。因此,这一课堂活动应着眼学生的“亲身经历”,打破其思维的舒适区。教师可借助恰到好处、自然生发的冲突情境,并及时进行适度点拨,引导学生在换位思考中切身体验,真正感悟和理解不能占用应急车道的原因,从而体会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构建理解性的价值认知,促进公共规则的价值认同。

【课堂活动重构】

教师呈现两难情境:王叔叔要乘坐的飞机快要起飞了,此时他正驾车在高速上行驶,这时应急车道也没有任何车辆,为了让自己赶得上航班,他打算将车辆行驶到应急车道上。

师:王叔叔能不能将车辆行驶到应急车道上?为什么?(学生分成正反方分别讨论,之后,由两队各派出三名辩手上台进行小型辩论会)

正方1:我方认为这样行驶是可以的,因为王叔叔很快就赶不上飞机了,再说,应急车道上没有人,也不会对别人有任何影响,使用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反方1:我方认为这样是不可以的,因为应急车道是生命通道,随意占用是违法行为,不能不遵守规则。

正方2:我方认为这样行驶是可以的,规则也是为人所用,只要不对别人造成影响就是可以使用的,如果要使用,再移开也不迟。

反方2:你这是存在侥幸心理,如果真的当有急事发生,可能就来不及避让了。今天可以占用应急车道,明天就有可能占用消防通道。之前老师也曾说过,占用消防通道给消防员叔叔救火都带来了麻烦,所以不能这样做。

正方3:人人都有比较着急的事,如果真的发生了,只要不影响别人,还是可以暂时借用应急车道。不然王叔叔如果没有赶上飞机,还要损失自己的机票费用,重要工作也会被耽误,这些代价也很高的。

反方3:王叔叔不能赶上飞机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下一次可以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准备,但不能随意占用车道。如果人人都这样侥幸,我们的车道就永远没办法成为生命通道了,当灾难真的来临时,我们只会束手无策。

师引入真实新闻,全班学生进行二次投票并说明理由。师总结引导:看来,应急车道随意占用既妨碍了他人,又触犯了法律。面对公共秩序,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

公共生活中需要遵守秩序,这一道理似乎一讲就明白,一听就懂。但是,当面对真实生活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乃至成年人自己都难以实现知行合一。在公共场合中,常见大声喧哗的“熊孩子”;过马路时,横冲直撞的小学生不在少数。在公共生活中,无论是交通标志还是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是对人们外在行为的约束和提醒,关键是要靠人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因此,学生在道德情感上是否真正认同“人人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才是教学的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就要给予其“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亲身经历”道德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过程。因为“学生亲历这样的活动,便能较好的成为活动主体,成为一个具体而丰富的人”[4]。道德冲突情境正是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通过开放式辩论展开思维争锋,不断吐露心声,在同伴对话和真实事例反思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从情感上认同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促成深刻的价值体认。如此,才能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7.

[2]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10.

[3]成尚荣,杜文艳.德育课堂教学的智慧[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18.

[4]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5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车道圆明园应急
基于OpenCV的直道车道线识别技术研究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圆明园里过大年
准备好应急包
应急预案的编制
6+2大于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