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张旸:“心体俱用”的劳动教育是生命主体成长的实现活动

2022-04-05 13:46:32
中小学德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体劳动育人

陈珊珊,张旸在《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12期《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劳动思想智慧及其教育传承》一文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努力劳动是几千年来积淀的优良传统。“赖力者生”,劳动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使人“心存”而“身修”,令国富而民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奉献劳动”内蕴着“真”“善”“美”的统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心体俱用”的劳动教育,是耕读相兼、洒扫应对和习行并举的统一,是生命主体成长的实现活动。传承中华传统劳动思想及其教育智慧,就是要走向“道德”的劳动品质教育、“生活”的日常劳动教育和“育人”的劳动价值教育。

当前劳动教育存在异化、物化的困境,将其作为惩罚手段、休闲方式或是技艺评比的现象仍然存在。走向“道德”的勞动品质教育,体认到劳动能抑制懒惰和逸欲,培育善心和德性,是人格品质的塑造之道,正所谓“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日常劳动教育需走向生活,以“洒扫应对”为代表的日常生活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洒扫应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的必修内容。劳动育人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向“育人”是劳动教育的价值,从“耕读相兼”到强调“习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告诉我们脑力与体力不可偏废,理论与实践不可偏重。

猜你喜欢
心体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身体的“空场”
社会科学(2020年10期)2020-11-02 02:36:08
张栻心性论演进探析
湖湘论坛(2020年2期)2020-03-11 07:34:03
阳明学的本体—工夫悖论与其教训
孔学堂(2020年4期)2020-01-03 10:12:36
热爱劳动
成德之教:牟宗三批评朱熹的理据和目的
江淮论坛(2017年4期)2017-07-07 14:03:21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