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时代”道德与法治学习生态的新建构

2022-04-05 13:46:28
中小学德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外建构法治

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双减”渐成学界和一线中小学校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与历次减负政策相比,“双减”政策被誉为“全方位综合治理减轻课外负担”的正本清源之举。从本质而言,其指向的是育人本质的回归和学生健康成长新生态的重塑。这无疑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各学科课程教学转型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对于具有鲜明实践性、活动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双减”之于教与学的意义不仅要聚焦“减量”“提质”与“个性”,厘清本课程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要求,以单元整体意识和分层设计的多样化作业,将学习拓展延伸至广闊的生活天地;更要以知行合一的实践勇气,探索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常态化学科实践活动方式,联通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学习与实践场域,创设浸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全学程”……如此,方能有效落实“双减”精神,不断优化与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无论作业亦或是课后实践,归根结底都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一部分。立足课程本身的特质与要求,回归育人本质,切实推动凸显思维发展、“浸入式”情境体验、知行合一等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型,方能建构涵育时代新人的新生态,让学生经历更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实现更好的道德成长。

“双减时代”道德与法治学习生态的新建构,需要我们的持续探索,期待更多的分享。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课外建构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建构游戏玩不够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转动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