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三部曲”

2022-04-04 01:48叶晶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三部曲小猫表达能力

叶晶

作为一名教龄七年的语文教师,虽也有过与学生“心有灵犀”的闪光瞬间,但有时总是自己兴致勃勃、高谈阔论,学生却鸦雀无声。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我尝试着从新课程标准、从名师们的课堂案例以及自己的思考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构建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真实情境构建的可能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归纳出一些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课前:讲好生活故事,激发表达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它像是一支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中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在高度尊重学生的课堂里,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细节,营造乐于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學中,我设置了课前三分钟的“讲故事,讲生活”环节,由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一开始,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教师便以自身为例,讲述某天做核酸时听到的医护人员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学生深受启发,开始踊跃发言。最初几个学生的发言并不规范,词语重复、表达不连贯,但教师以鼓励为主,找到学生所讲新鲜事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逐渐地,班级“讲故事、讲生活”的愉悦氛围营造起来了,学生每天上课前都早早做好准备,对课堂时刻充满期待。

还记得我初次接手班级时,小周同学很腼腆,从不举手发言,被点起来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说不了完整的一句话。自从课前三分钟“讲故事,讲生活”开始后,每一节课都可以看到她踊跃举手的身影。第一次,小周讲述了小区里看到的流浪猫。课堂上,她自信地站立,眼里闪烁愉快的光芒,坚定地说:“那只小猫的毛是金黄的,很胆小,我一靠近它,它就跑了。”“小周同学很棒,能从外貌和性格两个方面为我们介绍小猫。那你能再具体说说小猫的样子和你靠近时它做了什么吗?”“可以!”小周兴奋地说,“小猫身上金黄金黄的,但是脚上黑黑的,耳朵圆圆尖尖的,我想去摸它,刚走近,它就跑了!”“哎呀,这小猫跑得可真快,要不然你去摸摸它,一定是很柔软的感觉吧!”“我很想摸它!”“那你下次带点吃的去找它,慢慢靠近,注意安全,和它做朋友,再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好!”小周开心地答应着。看来下一次举手发言的内容她已经找到了。

像小周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借助每日课前三分钟的练说契机,能慢慢教会学生有顺序、生动有趣、关注听众感受地表达……如今,学生随机发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口头表达的兴趣与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为后续课中、课后的语言表达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中:用好大问题,明晰表达思路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问”的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授课中,教师应化繁为简,用情境化大问题统筹一课甚至一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在明确的问题指引下,不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记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抓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阅读方法的核心,在教授每一篇课文时,都让学生以“我从……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中,想象出了……画面,我感觉……”的模式,结合课文大问题,互相讨论,发表观点。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我提出一个核心问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学生借助本单元提供的方法去思考。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有目的地在文中圈画新鲜词句,在组内交流沟通,然后大胆表达。班上表达能力很强的“小博士”小明同学就极为流畅地说出答案,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表达力较弱的小李同学也不甘示弱,他在小组里反复练习,终于有勇气站出来,一边看着PPT上的句式,一边仿照着说出:“我从‘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个新鲜句子,想到很喜欢动、不停挠痒痒的猴子都安静下来听学生读书的样子,我感觉好难以相信啊,猴子也会觉得读书好听,那个学校有猴子并能走近教学楼了,很奇特!”我立刻抓住时机表扬他:“小李同学真棒!不仅准确使用了回答问题的句式,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感受,走进文本去感受,为你点赞!”小男孩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

将单元的阅读要素与文章的大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表达思路,再在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中运用,学生不仅敢说、会说,而且提升了逻辑表达能力,一举多得,是值得借鉴的方法。

课后:整合好教材,搭建表达支架

课堂建立的逻辑表达能力除了运用在口头表达上,更需要落到笔尖,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为学生精心筛选优美的文章,作为仿写练笔的基础、书面表达的支架。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整个单元都围绕“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教材,教师就可以统筹单元内容,设计“我心中的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表达,思考如何写出自己心中的学校。当然,作为整体情境设置的练笔话题,要以课文本身的素材为依托。教师可以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让学生仿照“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类句子练习写校园里的事物,写出灵性来;在教学《花的学校》时,抓住“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中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些句子让学生进行练笔,把身边事物当人来写。最后,有了书写模板,再来创作自己心中的学校。

小黎同学知道可以仿照课文来写文章后,仿佛“开了挂”,以前只会说太阳像火球的他,开始琢磨起万事万物来。写心中的学校时,他写“学校篮球场上的篮筐每天都在向我招手,邀请我去打篮球。”“教室里的时钟是个退休的老爷爷,走也走不快。”“午餐盒是个隐藏的大胃王,总把我的食物吃掉一大半……”当我向全班分享他的习作时,欢笑声此起彼伏,谁说在模仿中不能出一个天才“小作家”呢?

结合单元主题,整合素材,用优秀的范例搭建表达支架;用情景化的活动创设表达平台,学生的表达从课前、课中延续到课后,表达练习不停歇,表达成长无止境。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其实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从课前就用好生活故事,激发学生表达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课中用好大问题,将语文要素与核心问题融合,帮学生明晰表达思路,降低表达难度;课后,通过整合好教材,创设表达情境,让学生在仿写中搭建表达支架,熟练运用……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三部曲小猫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