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面分类法在博物馆网站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04 16:59常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3期

常悦

摘 要: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入,分面分类法在各类网站组织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通过调查博物馆网站中藏品信息的组织情况,发现大部分网站存在分面维度低、体系层级浅等问题。因此,文章参照已有的分类体系,结合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分面分类理论,构建完整的博物馆藏品属性分面,以期优化博物馆网站的信息组织及分面导航问题,提升网站服务质量。

关键词:分面分类法;博物馆网站;信息组织;藏品分类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29

0 引言

关于藏品分类问题,我国文博界很早就对其进行了研究。1914年,张謇提出我国第一部藏品分类法①。众多博物馆也从保管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探讨各类型实体藏品的分类问题,并深入藏品标准分类法这一领域。1991年,祝敬国率先提出博物馆藏品标准分类法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组面分类法②,涉及众多分类属性。从中可以看出,藏品分类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分面分类法的概念。之后随着数字化博物馆的兴起,博物馆网站和文物藏品分类的关联研究开始出现。

现代社会,用户行为方式和信息环境的改变对博物馆网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物藏品作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础,其组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网站建设的质量。但是从实际的建设情况来看,博物馆网站在分面导航和检索查询等方面未能给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藏品分类无法全面揭示文物,多集中于一两个属性,导致用户不能在最大程度上检索到藏品信息。因此,需要对网站的藏品信息组织进行优化。

1 分面分类法应用于博物馆网站的优势

分面分类法的核心是分面分析,是把某一特定主体领域的词汇按照一组划分特征分成若干组性质单纯的、互相排斥的细目的过程③。早期由于不适合排架,分面分类法未被普遍使用。但随着网络技术和环境的发展,多维认知角度和多元检索途径的需求使得分面分类法得到重新审视。

1.1 全面揭示藏品

博物馆藏品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属性的事物。传统分类法对于某一方面属性的过度关注,使得藏品的很多特性得不到标注。而对于分面分类法来说,其各个分面是相互独立的、游离的,因此可以将藏品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主题词划分成不同的范畴面,并通过合理组配形成复合主题概念④,这样就可以对每一个藏品进行充分且全面的揭示,同时也可以大大缩减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1.2 精准检索藏品

分面分类法的应用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检索,改变以往将单一属性作为决定因素的弊端,允许多属性作为并列检索点。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即使不能明确藏品名称,也可以通过藏品的几个互异的范畴,将合格对象快速且精准地界定出来,降低用户使用博物馆网站检索的难度,提高检索效率,实现精准导航。

2 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现状

为了发现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以最常见的综合性博物馆为例,对比博物馆网站规模、建设时间、成熟度等方面,笔者最终选取了故宫博物院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山西博物院网站、上海博物馆网站进行调研。

2.1 调查网站确定

故宫博物院建设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博物馆,藏品总量180余万件,堪称艺术的宝库。从网站建设情况来看,网站不仅藏品类目众多,对藏品的揭示也更为细化,并列出多个关键词作为参照。故宫博物院网站的藏品展示更是从文字、图片拓展到三维立体图景,其网站藏品建设非常具有代表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当前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位居前列,涵盖多种门类的藏品,数量达140余万件。因此,为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传播的目标,满足社会公众对藏品信息查询和研究的需要,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网站向用户提供藏品信息。从藏品资源数量、分类情况及板块设置等方面来看,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建设相对成熟,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山西博物院是我国建设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文博界较早开展数字博物馆网站试点工作的博物馆之一。在其建立早期开创了本土考古,现有的50余万件藏品主要来源于本土考古出土和征集,充分彰显和弘扬了三晋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助于进行研究对比。

上海博物馆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馆藏文物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其文物收藏包括青铜、陶瓷、書画、雕塑、甲骨、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织绣、漆器、竹木牙角器、少数民族文物等31个门类,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文物藏品丰富,数字化走在前端。

2.2 网站藏品分类现状

通过浏览四家博物馆网站中藏品这一栏目,获取该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的信息。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如表1。

通过调查以上四家博物馆网站,可以发现我国博物馆网站多采用列举式的分类,但其中也体现出多个分面,主要为时代、材料、功能属性,这也使得利用检索导航以及藏品类目获得的结果较多,检索效果不显著。

相比之下,国外的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更加注重实用性,如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类目按艺术家/作者/文化、材料/技术、地理位置、年代、场馆等分面进行划分;帝国战争博物馆按媒体类型、展览地点、创作者、时代、地点、大事记、相关人员、材料、学科主题、内容主题、关键词等分面划分。通过分析藏品的全部属性,选取共同的属性特征作为藏品的分面,根据分面数据构建分面搜索引擎呈现给用户⑤,从而提供自由的检索空间和检索项,帮助用户逐步缩小检索范围,获取精准结果。

3 分面分类法在网站藏品分类中的应用

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发展并完善了分面分类理论⑥,提出本体、材料、动力、空间、时间五个基本范畴,认为所有基本概念均可归入这五个基本类型⑦。将分面分类法应用于博物馆藏品领域,这五个基本范畴仍然适用,其中本体对应于平时文物定名时所用的通称,材料指文物的特征(包括质地、纹饰、工艺等),动力则指功能,时间和空间对应于年代和产地或出土地⑧。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博物馆藏品属性分面。gzslib202204051710

3.1 本体

本体这里指文物的品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所列文物的品类进行分类,包括考古挖掘品、革命文物、国史文物、传世品、货币、民族民俗文物、古籍文献碑帖、外国文物、艺术品,相对来说涵盖得比较全面,但同时也需要博物馆自身具有较多类型的文物。另一种主要包括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瓷器、漆器、书画、雕塑、玺印、织绣、音乐戏曲、首饰、武备仪仗。

3.2 材料

材料可對应反映文物本身的一些属性,包括质地、纹饰、文化类型、文物风格等。

质地是其中比较通用的属性,基本上每个数字博物馆网站都对其进行了揭示,主要包括石质、玉质、砖瓦、陶制、瓷质、铜制、铁质、金银、其他金属、牙骨角、草木竹、漆质、珐琅、玻璃、织绣、皮革、纸质、化学合成、泥质、画像砖、钱币、书画。这几项基本涵盖了所有质地,各个数字博物馆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文物资源进行选择就可使用。

纹饰是指器物上绘成或铸成的图案、花纹,多出现在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器物上。主要分为谷纹、乳丁纹、云雷纹、蒲纹、蟠螭纹、饕餮纹、兽面纹、剪影状动物纹饰、几何形纹饰、人面纹、工艺与组合纹饰。

文化类型是文物所反映出的当时所处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含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石峁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

文物风格主要体现在绘画风格和书写风格:绘画风格包括花鸟、人物、山水、宗教、历史、走兽;书写风格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行草书、行楷书、行草。

3.3 动力

动力表示对事物对象的操作和处理,可对应于文物的功能、用途、来源、价值。

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及数字博物馆网站,可归纳出文物的用途,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文化用品、舞乐戏曲、钱币、度量衡器、兵器武器、宗教用品、祭祀用品等。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青铜剑为兵器武器,收藏的宋代刮削器为生产工具。

博物馆的藏品都有来源,主要有拨交、征集、挑选、交换、捐赠、发掘几种方式,虽然在实际的分类中不太常用,但是对于查询、研究仍有一定的帮助⑨。

任何文物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的规定,馆藏文物,即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瓷器、漆器、工艺品、书画等,依其价值高低,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⑩。

3.4 空间

空间表示资源对象发生的空间位置,对应于文物的产地和出土地。从我国的文物出土及流传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个地区都有文物,从各个数字博物馆对文物信息的描述来看,文物的出土地多出现在对文物的描述信息中。例如,山西博物院对一座西周兔尊就行描述时,记录了其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号墓。其中就涉及了出土地,但是这类信息多记录于出土文物,并且和该网站的信息描述层级有关,但是在多数网站对此都有记录。因此,可将其作为一个分面。

3.5 时间

时间表示资源对象发生的时间概念,对应于文物年代。在博物馆网站中多作为一个检索项,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近代、现当代。在不同的博物馆网站中对时代的划分略有不同,这与该网站的文物的数量、文物信息描述的粒度以及文物所处年代的范围有关,有些网站资源较多,对时代的划分就更细。例如,山西博物院在年代划分时,涉及西周、东周、北魏、东魏等。普遍来看,基本上博物馆藏品的时代都在围绕其展开,差别不太显著。

4 结论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博物馆网站服务的核心,藏品的分类直接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因此要针对当前博物馆网站存在的分面体系不完善,分面纬度低、层级浅,分面覆盖少,揭示不全面等问题,根据现有的分类标准,引入分面分类理论,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博物馆网站藏品分类,以期提供更好的服务。

注释

①黄明玉.文物分类:从库房管理到知识组织的转变[J].中国博物馆,2016(1):83-87.

②祝敬国.博物馆藏品分类标准化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1(1):30-35,29.

③李敏,王振蒙,闫晨刚.分面分类法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调查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3(1):55-58.

④刘超.数字博物馆分面元数据模型[D].太原:山西大学,2013.

⑤贾君枝,史璇.博物馆网站信息组织与服务对比研究[J].东南文化,2013(4):114-122.

⑥范炜.数字环境下分面分类法解读与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0(5):46-52.

⑦周妍,王军.电商平台商品信息组织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6):21-26.

⑧陈禹,何方媛.谈文物信息组织的几个相关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7(4):94-97.

⑨文物讲堂[EB/OL].(2012-08-12)[2021-09-10].https://www.docin.com/p-45975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