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差别杀人案件近年来在我国时有发生,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不仅对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而且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及犯罪传习。无差别杀人犯罪动机起源于犯罪人需要不满,导致身心状态失衡,加上自身缺乏调节能力,从而导致采用残忍手段报复社会。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特征、情绪特征、动机特征、人格特征方面均区别于其他犯罪人。预防无差别犯罪应从多个层面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家庭、政府、学校、社区、媒体等层面。
关键词:无差别杀人;心理分析;动机;心理特征;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094-04
一、无差别杀人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典型的案例包括2018年6月28日上海市徐汇区世外小学浦北路校区黄某持刀杀人案件[1];2018年10月26日重庆市巴南区幼儿园门口刘某持刀行凶案件[2];2019年5月24日南昌红谷滩杀人案件[3];2020年8月12日天津市和平区持刀伤人案[4];2021年6月5日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持刀伤人案等[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小虎对无差别杀人犯罪的定义是指并无犯罪组织依托的行为人,出于较为明显的社会不满情绪,针对不特定的被害对象,采取具有较大杀伤力的手段,肆意杀害无辜他人,造成一定社会惊恐的刑事违法行为[6]。张小虎教授的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特征。犯罪人并不是由于犯罪组织或是个体的教唆而实施犯罪行为,而是由于自身原因对社会有严重不满情绪,并且以杀害、伤害他人的形式宣泄其对社会的不满。
结合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现实案例,可以总结出无差别杀人犯罪的以下特征:首先,犯罪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且由个人独立决定实施犯罪,并未受到其他犯罪组织或个人教唆。其次,犯罪人通常属于失意人群,即生活遭遇较多挫折,被悲观情绪所左右,无法自行调节情绪[7]。例如,上海市徐汇区世外小学浦北路校区持刀杀人案件中,犯罪人黄某由于工作不顺利,生活无着落,认为自己受到“欺辱”,从而产生了杀害他人泄私愤的想法。再次,犯罪人所选择的犯罪地点通常处于繁华路段,意图引起巨大的社会舆论和关注,从而满足其发泄生活不满的目的。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无差别杀人案件多发生于学校门口,繁华商业街附近,人流量较大。最后,犯罪人所选择的犯罪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随意性,通常为弱势群体,包括妇女、儿童等,犯罪对象与犯罪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关系,亦无矛盾纠纷。另外,犯罪手段具有暴力性,造成重大伤亡,社会影响恶劣。
二、无差别杀人犯罪发生的心理机制
(一)无差别杀人犯罪动机的形成
一般来说,犯罪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某种需要无法得到满足。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生理平衡要求和社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感[8]55。人作为社会性生物,其需要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物质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当某种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产生焦虑、紧张、挫折感等负面情绪,并意图行使某些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恢复身心状态的平衡。
然而,需要不满并不会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人体自身具有调节能力,个体通过心理上的疏导和调节,能够改变自己的需求,或是选择合法合理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自身的调节能力存在重大缺陷,那么在面临需要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合理的途径满足或改变需要,便有可能会产生犯罪动机,通过违法手段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个体自我调节缺乏或不足的实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私心态和自毁情结[9]。自私心态指犯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满足自身的需要,不顾被害人的利益,这是极端缺乏道德感与共情能力的体现。自毁情节是指犯罪人为了短期內满足自身需要,不惜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即使知晓自身将为犯罪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仍然选择实施犯罪行为。个体的调节能力受到先天遗传及后天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无差别杀人犯罪案件中,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同样起源于需要不满。犯罪人大多由于工作或是感情生活不顺,加之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或是情感上的需要,由此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想法。同时,自身缺乏必要的调节能力,无法适时调整心态,使需求不满向产生犯罪动机转变。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具有反社会性,道德感低下,对于受害人毫无共情能力,也不顾自身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极致的自私心态与自毁情结的作用下,意图以反社会的违法手段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以极端残忍暴力的方式报复社会。
(二)无差别杀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犯罪行为的发生通常会经历产生犯罪动机、完成犯罪决策、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犯罪人产生犯罪动机之后,即具备了实行犯罪行为的驱动力。而在具体实施犯罪行为之前,犯罪人会对诸多因素进行考虑,包括自身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如自身的身体条件,犯罪场所的条件,等等。无差别杀人案件的犯罪人受到强烈的厌世情绪及报复社会情绪影响,犯罪意志极为坚定,一旦形成犯罪动机,比其他类型的犯罪更为坚定,很难通过自身的思考改变犯罪决定,更易作出实施犯罪行为的决策。犯罪人形成犯罪决策后,进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准备犯罪工具,选择犯罪地点等。
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在犯罪预备过程中,主要的预备行为包括两个方面,即准备犯罪工具及选择犯罪场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无差别杀人案中,犯罪人皆选择刀具来作为作案工具。背后的原因既包括我国对于枪械、爆炸物等杀伤性武器管理较为严格,一般人无法获得具有巨大杀伤性武器,而刀具则更易获得;同时,刀具造成被害人的严重伤亡,暴力、血腥的场面更能够满足犯罪人发泄自身负面情绪、报复社会的心理。在犯罪地点的选择上,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倾向于选择人流量较大的繁华地段,如放学时的校门口及商业步行街进行犯罪,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造成更多伤亡,引起更多的社会恐慌,达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gzslib202204041947三、无差别杀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特征
认知特征指的是个人在认识和理解事物方面的心理特点[10]36。对事物的认知是否正确决定了个体能否对于外界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犯罪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犯罪人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偏差,对自己的经历、对他人、对环境产生了重大误解,无法作出符合常理的判断。
一般来说,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困难与挫折,但大部分人能够对现实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结论,并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改变困境,从困境中脱离,回到正常平和的心态之中。而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境遇产生了不恰当的认知,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扩大化,认为自身已经无法改变所处的境遇,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挫折感也随之加重,无法排解消极情绪。同时,由于对现实无法产生恰当认知,犯罪人对于自身困境的原因也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会将自己身处困境的根源归因于他人或是整个社会环境,并将自己报复社会的行为合理化,即认为自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犯罪。犯罪人通常会认为自己无法获得经济上的地位及他人的尊重是由于社会大环境对自己不公平,他人有意针对自己,等等。2018年6月28日上海市徐汇区世外小学浦北路校区持刀杀人案件中,犯罪人黄某曾在多地就业,但均不顺利,来到上海后依然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自认为遭到“欺辱”和“伤害”,产生了厌世及报复社会的念头。显然,黄某对于现实的认知具有极大偏差,并未认识到自己工作不顺的真正原因,反而认为是他人“欺辱”自己,将其生活不顺利的原因归结于他人及社会,从而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二)情绪特征
杀人犯罪是典型的情绪驱动型犯罪,几乎在所有的杀人犯罪行为中,都可以看到强烈的消极情绪的作用[10]38。情绪反应消极,是指暴力犯罪人的情绪反应速度快、有爆发性,一旦受到刺激极易冲动,强度高,易激惹,且具有扩散性[8]127。
无差别杀人案件中的犯罪人情绪的消极程度远远高于一般犯罪人,其消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无法通过自身进行调节,也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消极情绪不仅没有逐渐减缓,反而越发强烈。同时,犯罪人会因为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刺激而爆发消极情绪,对于负面事件的反应程度高于常人,思维更加局限于消极事物,无法感知积极正向的事物。久而久之,犯罪人原本的负面情绪无法消除,又不断吸收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犯罪人自身也缺乏意志力和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即使是极为微小的刺激,也会爆发出强烈的厌世、报复社会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具有扩散性,不单是针对某一个体,而是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因而其犯罪行为针对不特定的对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通常会维持长时间的负面情绪,因而如果及时发现并介入,采用专业的治疗手段,缓解其消极厌世的情绪,将对无差别杀人犯罪的预防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动机特征
常见的杀人犯罪动机包括报复、泄愤、谋财、防卫等。无差别杀人的犯罪动机特征十分明确,即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而报复社会。纵观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都具有共同点,即自身的生活十分不顺利,在工作、生活或感情方面遭遇重大挫折,长期对现实呈悲观态度。犯罪人消极情绪长期无法排解,并且将自身所遭遇的挫折归咎于社会,从而报复社会成为了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力。
(四)人格特征
人格是指个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和心理反应模式。人格与气质和性格密切相关[11]。气质类型包括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喜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情绪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多血质与胆汁质属于外放型气质,对于情绪的抒发较为强烈,不太容易长期积压负面情绪,因而也不会因长期的挫折感与消极情绪产生报复社会的动机。黏液质的人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难以转移,善于忍耐。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多愁善感,善于察觉他人察觉不到的微小细节。黏液质与抑郁质属于内向型气质,不善于与人交往,很少将内在情绪表现出来,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积压,更易产生犯罪心理。人格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并反应在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无差别杀人案件中的犯罪人通常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气质类型更偏向黏液质及抑郁质。因而当他们遭遇挫折时,更易产生悲观情绪,也无法通过人际交往缓解情绪。并且,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负面的事物中,无法转移,从而陷入长期的负面情绪中,最终导致实施犯罪行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四、无差别杀人犯罪预防措施
无差别杀人案件对被害人及其家庭造成重大伤害,同时引起社会恐慌,影响恶劣。但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并非毫无预兆,一般会经历一段长期的负面情绪及挫折感。笔者认为,如果能对一些长期陷入悲观情绪的人群及时发现,并且进行心理干预,则有助于预防无差别杀人案件的发生。预防措施可以从家庭、学校、政府、社区、媒体等方面着手。
(一)家庭层面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个体自由的推崇增加,離婚率上升,传统的家庭模式面临着巨大转变。美国犯罪学家赫希认为,人之所以不犯罪,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社会控制机制的结果。其研究表明无论种族或是阶级,依恋父母较多的男孩比依恋父母较少的男孩犯罪可能性更小[12]233。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是遏制犯罪的有利工具。无差别杀人案件中的犯罪人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家庭成员较容易发觉。如果家庭成员可以给予失意人员足够的支持和安慰,必要时采取医疗手段进行干预,可以缓解其长期深陷悲观情绪的状况。
(二)学校层面
由于我国的大环境因素,通过高考迈向成功是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因此从童年开始,孩子们就被灌输成绩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学校也通常会将分数作为考查标准,课程设置也以考试科目为主,缺少对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利用这一阶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预防其成年后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中增加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同理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教导青少年以平常心对待心理病症,当产生悲观、消极甚至厌世的情绪时,需要第一时间寻求家人、老师、医生、同学的帮助,以正当的方式排遣负面情绪。gzslib202204041947(三)政府层面
政府应当加强对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与管理。2021年3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辖区100%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然而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1885家,这意味着全国近5千家医院均需要增设心理科门诊。显然我国目前的心理科室数量远远不够。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改变公众对心理门诊的偏见,在面临心理困境时,及时寻求专业的治疗,从而防止部分人群长期陷于情绪问题而导致犯罪行为。
(四)社区层面
无差别杀人案件的犯罪人通常在工作和情感中遭遇较大挫折,从而长期处于悲观情绪中。因而,社区作为与个体联系较为紧密的组织,应当对其辖区内的无业人员进行关注,及时跟进其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组织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培训,帮助部分人员减缓由于失业而导致的焦虑、挫折情绪。同时,社区设立调解协会,及时对家庭矛盾、情感矛盾进行调解,解决当事人纠纷,防止事态恶化。
(五)媒体层面
犯罪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认为,犯罪也是一种正常的学习行为[12]197,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和学习,同样可以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部分潜在犯罪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犯罪冲动。因此,为了防止犯罪传习,媒体不应为了流量和吸引眼球,大肆传播无差别杀人案件的相关细节。当前我国公众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仍然很不完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心理疾病即为精神病,或者是由于患者内心太过于脆弱。媒体应当利用其影响力,引导公众正视心理疾病,将寻求心理治疗视为一种正常行为,从而鼓励更多处于负面情绪中的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心态持续恶化而导致厌世、报复社会的行为。
结语
笔者认为,无差别杀人犯罪作为一种极端暴力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无差别杀人犯罪的预防措施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方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论是政府机关、教育机构还是个体,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及时采取措施排解消极情绪,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獻:
[1]陈晨.上海浦北路杀害小学生案罪犯黄一川被执行死刑[EB/OL].(2020-12-03)[2021-09-24].
http://sh.people.com.cn/n2/2020/1203/c134768-34454414.html.
[2]叶心怡.重庆巴南区一女子持菜刀砍伤14名儿童[EB/OL].(2018-10-26)[2021-09-24].
http://news.youth.cn/sh/201810/t20181026_11765543.htm.
[3]帅筠.南昌红谷滩杀人案二审公开宣判[EB/OL].(2020-06-04)[2021-09-24].
http://jx.people.com.cn/n2/2020/0604/c190260-34063775.html.
[4]刘佳妮.当街持刀行凶致1死1伤,天津67岁男子被批捕[EB/OL].(2020-08-13)[2021-09-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892870670841575&
wfr=spider&for=pc.
[5]陈浩.安徽省安庆市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5死15伤[EB/OL].(2021-06-05)[2021-09-24].
http://ah.people.com.cn/n2/2021/0605/c358266-34762980.html.
[6]张小虎.论无差别杀人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分[J].犯罪研究,2017(2).
[7]贾俊强.当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研究分析——以“失意群体”为视角[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1).
[8]陈和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5-127.
[9]陈和华.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法学,2013(8).
[10]吴宗宪.犯罪心理学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6-38.
[11]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86.
[12]乔治·B·沃尔德.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97-233.
作者简介:程依祎(1996—),女,汉族,上海人,单位为华东政法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