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策略浅析

2022-04-04 18:58程国代
新农民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发展策略

程国代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加大农业生产的建设力度,增大投资,重视农业生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农业生产始终位居世界前列,农业生产理念、技术和模式均十分先进。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脚步变得越来越快。城市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导致广大农村地区缺少人口、技术、资金,弃耕抛荒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作用巨大,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简述了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归纳了稻渔综合种养的优势;结合工作经验,浅谈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策略。敬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水稻种植;鱼类养殖;综合种养;发展策略

稻渔综合种养并非现代产物,在于两千多年之前,我国多地均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规模化的稻渔综合种养农业生产模式。汉代时期,在汉代和四川等地方的农作区,已经普遍流行稻田养鱼。稻渔综合种养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1949~1979年)、快速发展(1995~2000年)、转型升级(2001~2011年)、高效发展(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进入新时代,我国各地稻渔综合种养乘势而兴。据统计,2020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达到253.33万hm2,稻谷产量超过

1900万t,水产品产量超过300万t,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50亿元。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稳粮增收、生态绿色、质量安全、多产融合的发展之路。

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概述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水稻种植要实现高产丰收,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光照,较高的温度及肥沃粘稠的土壤。而稻渔综合种养,顾名思义,在种植水稻的水田内放养鱼苗、虾、蛙类、田螺、泥鳅等水产品,鱼虾吃稻田里面的虫子和杂草,自给自足。水稻、鱼、虾、螃蟹、田螺、泥鳅等和谐共生,鱼虾等投入稻田后,每天在稻田里面不停的游来游去,既松动了禾苗下方的泥土,又给禾苗提供肥料。几个月后,当稻谷青中泛黄,稻穗饱满的时候,稻田里的水产品也长成了,可供人食用。稻渔综合种养,稻谷有机,稻田所养的鱼,其品质也特别好,是真正的生态种养,稻渔双收。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成效。比如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稳粮增鱼、粮鱼双赢”的良好效益。

万载县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工程,全县稻鱼、稻虾、稻蛙等种养工程竞相出现。浙江省青田县“稻渔共生系统”,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一个被授牌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省邛崃市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鱼米之乡创建的核心产业支撑,邛崃市创新的稻渔菜综合种养,是平原地区推进鱼米之乡创建的重要产业。按照100:10:3的比例,将高密度养鱼池建设在成片的稻田中,把养鱼池中含有大量有机肥的尾水,排入稻田和蔬菜种植大棚之中,让农作物吸收利用其中的有机肥并沉淀过滤,从而起到充分净化养鱼尾水的作用。经过净化后的水体重复放入养鱼池,从而实现稻渔菜生态环保循环的综合种养。目前桐城市双港.金神等乡镇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农民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

2.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经济效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而第一产业的农业,在经济体量上被工业、服务业所超越。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少,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在众多农村地区,土地平旷,阡陌交通,一片片的良田蔚然壮观,可每家每户所占分量却很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稻种植的成本不断提高。当前,国家就农业生产出台了诸多惠农政策,给予了农户一定的经济补贴,但依然难以激发出广大农户的水稻种植热情。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农户从事水稻种植取得的经济收益远不如外出务工所得。因此,不少农村出现了弃耕的消极现象。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农户的实际情况,而经济效益显然是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养殖模式有很多种,如果以养鱼为主,产能够达到100kg/667m2左右,如果是水稻与鱼共生,水稻能够达到500多kg,鱼能够达到50多kg。同一块水田,同样的生产周期,显然稻鱼综合种养的效益高于前者。同样是养鱼,但稻鱼是全过程的生态养殖,更加环保、绿色和健康,深受市场欢迎。同样品种的水产品,如果是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而来,市场价是人工饲养的3~4倍。

2.2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社會效益

乡村振兴我我国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尤其是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群体。近些年来说,农村人口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农村变成了空心村、空巢村。走进村里,除了留守的老人、儿童外,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住惯了本乡本土,非特殊情况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年轻人群体的大量离开,与乡村缺乏就业、创业环境大有关联。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推广、优化和完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城市资本回流,进而为乡村引入人才、技术,带来多样性的乡村就业岗位。可以说,通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够有效盘活农村资源。比如说,农村地区富余的劳动力,他们普遍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群体。这些农户依托稻渔综合种养,可以就近上岗,增收创收,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农村被弃耕的水田,可以再次利用起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除此而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还能够根据本地的土壤性质、气候、特产、自然风光等,打造家乡自主品牌和构建农业生产的新景观。

2.3 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

生态环保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渐被集约化、现代化、生态循环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提到生态环保,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工厂生产冒出的浓烟和浑浊的工业废水。然而,不仅是工业生产,不科学、不正确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样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农户加大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剂量。日长月久,年复一年,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危害。比如说,农药杀伤了土壤内的微生物,微生物群体受到抑制,从而使得土壤办结,通透性下降。土壤的通透性下降,水稻的根茎根系无法正常呼吸与吸收水份养分,从而就会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上的影响,比如说植物长得慢,甚至于滞长,严重的还会枯萎,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等。又如,秋收后稻田中四处蹦跶的蚂蚱,采蜜的蜜蜂、蝴蝶等,因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逐渐消失。除此而外,农药、化肥挥发到空气中,在风力和雨水的作用下,能间接污染河流、池塘。而农药被水稻吸收后进入人体体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不利。总而言之,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至关重大。通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可从根本上减少对化学用品的依赖,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水资源,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3 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策略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循其本,理解、把握好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要点,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农村人回村创业,选择了承包土地开展规模化的稻渔综合种养。然而,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对市场的调研,导致稻渔综合种养出现了不少问题。当前,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做好以下几点:

其一,场地选择。选择适合于稻渔生产的稻田,既能保障渔业的发展,又能确保水稻额度增强,一举两得。反之,场地选择不恰当,不仅费时费力,且容易影响到水稻的收成,得不偿失。在选择场地时,首先要观察周围是否存在污染源。一般来说,乡村地区工厂密度低,甚至在很大的范围内都不存在任何工厂。但是,一些小型的养殖企业,或者是通过上游传播而来的污染物,都有可能对稻渔综合种养造成影响。其次,观察稻田的水质和土质的保水性能。稻渔综合种养之前,要对水质加以检测,确保其符合渔业用水的标准。稻田水质保水性要足够高,避免渗漏,稻田之间的田埂要反复加固和检查,避免鱼苗流出或出现渗透现象。再次,水源要足够充分,因为稻渔综合种养,涉及到清田、换水等环节,如果降雨量不足,或者是难以及时补充水源,都是导致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交通状况也需要考虑在内,便利的交通对日常管理和物流大为有利。最后,在稻田中开挖渔沟、渔溜。根据稻田大小灵活选择渔沟、渔溜的性质及深度,如“十”字形、“田”字形、“木”字形等等。根据水产品大小设置拦鱼栅,避免水产品外流。

其二,品种选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下,物产各不相同,而人们的生活习俗、飲食偏好也大相径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不能一刀切,应结合当地的情况,了解当地市场状况,从而实现产、销的高效对接。稻鱼、稻虾、稻蛙等水产品的选择,要注重对品种的选择。在选择水产品品种时,一方面,选择的渔业产品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如当地稻田的水质、土质、温度、光照等等。水产品要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肉质鲜美,且本身能够抵抗病虫害的侵袭。我国疆域辽阔,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十分辽阔,但渔业的覆盖面却远不及水稻。因此,选择的水产品品种要能够与当地的稻田环境相适宜。另一方面,要保障选择的水产品品种健康,做好鱼苗的健康检查,避免引入带有病害的鱼苗。检疫合格,才能引入稻田。此外,做好市场调研,保障水产品与市场期望相一致。以清远市金元鲤为例,稻田养殖金元鲤,该品种鲤鱼体型短促,腹部较大,能平卧于稻田中觅食,且不喜跳跃,符合大规模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成活率很高。金元鲤体型短促,外表金黄,肉质结构紧密而鲜嫩,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简而言之,水产品的选择应该做到容易养、产量大、市场价格高,以确保农户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

其三,饵料选择。刚投入稻田的鱼苗,体型小,捕食能力弱,且对稻田的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投入鱼苗后,要定期的对鱼苗投食,这样一来是帮助鱼苗过渡,保障鱼苗的存活率;二来是通过投食增强鱼苗对疾病的抵抗力。选择饵料是决定稻渔综合种养成效的关键一环。一般来说,饵料分为人工饲料、有机碎屑和饲料动物。当选定了饵料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应坚持一种饵料投食,而不是随意更换。投食要注意时间、分量和位置。投食时间并不限制,但最好固定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段,如下午4点或5点。每天投食一次,或者是间隔一天投食一次。饵料的分量不是一成不变,根据鱼苗的数量和成长情况灵活安排。可以通过观察的办法来把握饵料的投食量,投食后计时,在1至2小时内,投食的饵料基本消耗掉,则是合理状态。当然,不同的天气、水质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到鱼苗吃食,这一点需要视具体情况安排。投食的位置,一般固定在鱼溜处,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鱼苗养成集中吃食的习惯。随着时间推移,鱼苗渐渐长大,能够捕食稻田中的昆虫,此时可以增大投食的间隔时间,直到完全不必投食。饵料要妥善存放,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除投食外,其他日常管理如水质管理、水位调节、污染物防治、病虫害防治等等,都需要落实到位,以确保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保障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本质是对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稻渔综合种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促进我国农业升级转型,扩大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切入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要因地制宜,确保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条件。兼顾各方因素,如水产品品种、养殖技术、市场情况等。学习先进地方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并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农业品牌,助力稻渔综合种养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锡跃,杨通,刘耀斌,等.不同类型池塘种稻模式下的稻米安全和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稻米,2019(6):20-23.

[2] 吴芸紫,张华,谢磊,等.20个水稻品种稻虾栽培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21(10):15-17.

[3] 周贵忠,彭小强,唐文东,等.虾稻共作模式中养虾与种稻的关系及水稻种植技术探析[J].南方农机,2021(17):39-42.

[4] 李兴华,涂军明,陈展鹏,等.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农学学报,2020(12):98-103.

[5] 钟颖,沙之敏,顾麦云,等.基于能值分析的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3):572-580.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发展策略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区域自动观测站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