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军 邓德艾 秦溪
[摘要]乡村物流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物流消费水平。从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信息化、专业化、绿色化等四个维度进行物流发展对策的文献综述、对策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研究,为乡村物流发展对策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湖南
[中图分类号]F327;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22)02-0084-04
[收稿日期]2021-09-15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湖南乡村物流体系构建研究”(18JD43);2019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物流发展对策体系研究”(XSP19YBC277);2019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计划“多式联运与城市配送一体化组织模式研究”(201940);2020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计划“科技治超治限背景下绿色货运体系构建研究”(202032);2021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计划“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202146)
[作者简介]袁世军(1979-),男,教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邓德艾(1970-),男,教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秦溪(1986-),女,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交通运输工程。
0引言
乡村物流的发展程度影响了乡村产业及经济的发展、村民物流消费水平的提升,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了推动乡村经济及乡村物流发展的相关文件,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乡村物流的关注程度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但是,乡村物流仍然是当前社会物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制订更多的对策,采取更多措施去引导、推动、扶持和发展。
1文献综述
1.1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方面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指导全社会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同时各地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配套规划,营造了良好的乡村物流产业发展环境。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在此规划中明确提出“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
1.2乡村物流专业化发展
南开大学经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秉镰[1]认为物流专业化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刘光琦[2]认为物流专业化发展需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刘敏[3]针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提出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的对策。乡村物流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会低于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因此乡村物流的专业化水平更是其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才更加短缺,服务水平更为落后,更加严重地影响了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必须予以重视。
1.3乡村物流信息化发展
刘雄认为落后的乡村物流影响到“三农”建设,需要通过加强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来提升乡村物流信息化水平。张浩提出运用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来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进程。裘伟以江苏省某县邮政公司为例,分析了乡村邮政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王鑫认为加强乡村电商物流储运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技术、人力资源、意识观念、政策等方面着手。
1.4乡村绿色化发展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环保方面的压力,绿色物流应运而生。沈倩站在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提出江苏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陈根龙针对乡村电商物流开展绿色化物流研究。冒瑞华1认为在乡村物流发展过程中,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不断出现,且日益严重,急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姚冠新,等将低碳经济引入乡村物流研究,提出乡村物流绿色化发展策略。
2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研究
2.1指标体系建立
以破解当前乡村物流发展瓶颈、推动乡村物流发展为出发点,从乡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及政策,乡村物流运作管理的绿色化、信息化、专业化等四个层面构建推动乡村物流发展对策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再对应列出不少于5个的二级指标,设计出乡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查问卷,在湖南省内选取了长沙县、株洲县、石门县、衡山县、花垣县、凤凰县等县域主要服务乡村物流的物流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8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进行重要性分析,排序,进一步明确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最为重要的三个二级指标,得出推动乡村物流发展对策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见表1,各二级指标释义见表2。
2.2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评价
为了体现不同的对策指标在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相关指标赋权。依据表1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择了政策制订、产业发展、物流服务、战略研究、信息化、标准化、环保等领域的10名专家填写调查问卷,根据专家给出的数据建立比较判断矩阵群,采用1-9级标度法,运用yaahp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为一致(0.0981),其计算过程及结果如下:
(1)建立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其权重值。判断矩阵及各指標权重见表3,计算可知一致性比例为0.0981,λmax=4.2618。
(2)建立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同一级指标计算原理,可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4-表7。
经计算二级指标对目标层权重见表8。
根据上文计算结果,从推动物流发展的规划与政策、信息化、绿色化、专业化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对策体系来看,现阶段,影响乡村物流发展的对策一级指标排序依次为专业化、规划与政策、信息化、绿色化;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物流服务能力、物流政策、物流标准化水平、产业政策、资源整合能力、物流信息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绿色物流技术、绿色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发展规划、绿色物流管理。因此,政府部門及行业企业在制定推动乡村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时,可以依据此排序结果进行通盘考虑,多方组合,形成合力。
3结语
(1)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乡村物流产业发展。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将为乡村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出台《乡村物流发展规划》,从顶层架构上提出乡村物流发展的蓝图,同时制定《乡村物流实施行动方案》,确保描绘的蓝图一步步落实,通过出台《促进乡村物流发展的意见》制定一系列涉及乡村物流有关土地、税收等的政策,从宏观层面助推乡村物流发展。
(2)大力提升乡村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乡村物流运作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物流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物流服务的主体企业。首先,当地政府要加强对本土优势物流企业的培育,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其次,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地政府或园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物流行业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入驻,借力行业优秀企业,迅速提升乡村物流运作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试点(示范)项目引领乡村物流信息化、绿色化发展。乡村物流的信息化和绿色化是其发展方向,但大部分企业受制于当前的运作模式及产业发展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不太重视信息化和绿色化的企业发展规划与实施;同时,乡村物流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需要的投资较大,很难达到理想的投资回报,仅依靠从事不太盈利的乡村物流企业自身,其投资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应给予乡村物流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可以通过给乡村物流信息化和绿色化的试点(示范)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来引领其发展,乡村物流企业要积极的创新与实践,勇立乡村物流信息化和绿色化的潮头。
可以预见,随着乡村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专业化物流主体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物流信息化与绿色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物流将得到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9(3):139-152.
[2]刘光琦.物流专业化呼唤专业人才[J].中国储运,2009(8):47-51.
[3]刘敏.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管理方式及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13):54-56.
[4]刘雄.大力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我国“三农”问题[J].职业技术,2009(10):95.
[5]张浩,黎宏,杨浩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2):178-181,185.
[6]裘伟.农村邮政物流信息化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2):93-94,104.
[7]王鑫.农村电商物流业储运信息化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7(19):42-43.
[8]沈倩.基于绿色供应链的江苏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8,37(11):102-105.
[9]陈根龙.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8):12-14.
[10]冒瑞华.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演化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0.
[11]姚冠新,冒瑞华,张冬梅.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内涵、必要性和发展策略综述[J].物流科技,2019,42(1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