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望水 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云南乡村的美

2022-04-03 07:03闵杉汪二款
云南画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佤族白族乡愁

闵杉 汪二款

在诗人的笔下,乡愁是对故乡无数碎片化的记忆,无法割舍,难以忘怀,永不老去,“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0”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乡愁”,体现着人民领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子深情。

乡愁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渺、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能把过去、现在、未来衔接为一条绵延不绝、奔腾不息的长河,从而孕育出新的文化底气,激荡出新的文化情怀。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让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到“乡风、乡俗、乡情、乡声、乡味”,感悟“乡恋、乡思、乡念”,增强乡愁的归属感,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这是一种温暖的情怀。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能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蕴含并存,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承接,历史积淀与时代演进互促,古老记忆与未来憧憬贯穿,使古老的原生态与美好的新生态交相辉映,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古树开新花”,实现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涅槃新生。

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合办栏目

建水石屏团山

团山村位于建水县西部,以“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拥有“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的深厚底蕴,于2005年正式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是云南地区特色原始生态村落。

团山是彝语“图色儿”的音译,意为风景秀丽的地方。从民安桥沿着路边上去200多米,即是团山村所在地。团山村是建水“民居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洪武年间,团山张姓始袓由江西侥州府鄱阳县贸易入滇,定居团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清光绪年间,村里的一批人走出家门,到个旧开发矿业,挣得钱财,便回乡建盖豪宅,以此光宗耀袓,辉耀门庭。因矿山都用马来驮矿,所以团山村又有了一个让人联想的名字——马背上驮回的村庄。

团山民居建筑在清朝以前均为汉、彝的土掌房,清乾隆年间,建有少量瓦房。清光绪年间,团山村张氏家族多到个旧开采锡矿,后采到富矿而发财,纷纷回家建房。現存一寺(大成寺)、三庙(上庙、下庙、家庙)、八大厅(每所房子均有一大厅)、十二大五间(均为四合院的民居)以及三个内外走马转角楼,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和围墙、炮台均为清末年间所建。

漫步团山古建筑群,近距离接触和品鉴建筑的每个细微构造,如斗拱、梁坊、廊檐、门窗、坎墙、须弥座、木雕、砖雕、石雕等,经过几百年的雨打风吹依然完好如初、焕发光彩,无不彰显着古人的高超建筑智慧和考究做功。据悉,当年即便工匠云集,每座庭院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工,可谓十年磨一“剑”。这些上乘品质的建筑都随着时间的打磨、岁月的“啃噬”,日渐显现出其与日月同辉的独特魅力。

除了建筑本身的光彩,建筑四壁和楹梁上随处可见诗词绘画和极富哲理的对联,这些附着于建筑上的文化载体也反映出主人的身份气质和文化素养。据统计,团山民居中,共有书法2977幅、绘画2717幅,这些珍贵的载体既是当地文脉的延续,也是村子文化习俗养成之见证。

建水石屏碗窑

碗窑古村是建水紫陶传统烧制技艺的发源地,这里世代以烧制陶瓷为生,村落因制陶得名。这是一个构建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村落,多元的文化元素,让这个村落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民居建筑既有汉族风格的四合院青砖黛瓦,也有彝族特征的土坯平房;朝出耕夕入陶,生生不息的龙窑和新旧不一的院墙,承载着上千年碗窑人薪火相传的生存态度和文化理念,叙述着碗窑村悠久的历史风貌和耕读传家的生活态度。

从远处眺望并自高处俯瞰碗窑村,高低不一、参差错落的民房,“填满”了一个山坳。也许没人想到,就在这一片密集的屋檐下,分布着若干家紫陶制品工作室或称紫陶作坊。历史悠久的建水紫陶就在这里发轫、成长并走向兴盛。

根据碗窑村圆通寺内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的《奉本府清军明文告示》碑文载:“碗窑名虽一窑,内分上下,烧造器皿,各不相同。上窑烧造者缸、盆、瓶、瓮;下窑烧造者碗、碟、盅、盘。”以后由于窑业的兴旺发达,加之兼烧陶器,碗窑村遂发展为上、中、下三窑,成为滇南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

碗窑村古窑址为龙窑类型,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条已坍塌和遭破坏的古代龙窑遗坑,因相互叠压使其关系变得复杂,部分遗坑仍残留窑壁,均依山傍水,利用自然地势而建。窑口堆积的古代瓷片,主要是元明时期生活用词的遗存,并有部分清代产品,清幽、青花瓷之釉色、款式、造型、图案、装饰工艺等,多为元明时期见习之物。

在数百年的生产过程中,建水窑产品大量销往全省,且通过唐代开通的“步头路”经越南远销东南亚一带,成为我国享誉海外的“国瓷”的一部分。

建水石屏郑营

郑营原名普胜村,明洪武十四年U381年),明太祖派军平滇后,沐英奉命就地屯垦,巩固边防,军户纷纷落籍云南,在石屏宝秀镇驻防12营盘,郑营就是其中之一。郑营人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播撒在滇南赤瑞湖畔,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

祠堂、书肆、庭院、街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而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铭刻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烙印。村子中有三条街、九条巷,三街呈东西向横贯于村前、村中和村后;九巷呈南北向纵穿于村中,三街九巷如经纬交织,把一幢幢民居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

村中的正街是一条长约700米、宽3至5米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将村子划为上下两半。漫步其上,随处可见文人雅士的匾联和题字,保存完好的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陈家大宅、司马第等分布其旁。

陈氏宗祠祠门为牌坊式,高大雄伟,为砖石结构的三开间,瓦顶、门框皆用砖石拱券。在祠门前,有亭子状青石小品两座,为左右而立。据郑营的老人讲,这叫“将台”,只有中过进士又立过战功的家族方能建此建筑,以代表这个家族的功绩和地位。门口的石狮威风凛凛,造型逼真,不怒而威。大门门额上镶嵌四块青石匾,长宽均为80厘米,阴刻“陈氏宗祠”四字,为清代云南华宁人朱家宝所题,他与陈鹤亭为“同榜进士”,后任吉林、安徽巡抚,颇有政声。匾额下有陈鹤亭先生题写的楹联“阀阅焕胖舸,争夸妫水长流,弓冶箕裘绵百世;祠堂临宝秀,更喜瑞湖在望,波光山色满一门。”次间的匾额是时任滇督唐继尧书敬题。阴刻“源远流长”楷书大字。对联为隶书,联语为:“祖德从太邱来,难兄难弟增辉朋弟;祠堂临瑞湖上,采萍采藻永荐馨香。”

踏进这座宅第,看层层叠起的横梁斗拱,精雕细刻的花鸟鱼兽,阳光斜斜地照在屋顶的青瓦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当年,仿佛又看见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

腾冲和顺

和顺,历史文化悠久,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和顺自古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这里有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文昌宫;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

关于和顺名字的由来,明代前期及中期称为“河上邑”;正德年间称为“阳温登”;明代晚期称“河上屯”。据《徐霞客游记》中记录,明崇祯十二年间,徐霞客游腾冲,叙述山川形势之时,三次有感而发地提到和顺,跌水河“破峡西南去,经和尚(河上沌”;“大盈江过河上屯合缅箐之水”;“芭蕉关西通河上屯、缅箐之道”。而清初之时,称为“河顺”,有乡谚“河顺乡,乡顺河,河往乡前过”的描述。后来因当地民风淳朴、重教兴文、士和民顺,故定名为“和顺”沿用至今。不难看出,关于和顺的描述,水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和顺又有小江南的称呼,江南水乡悠悠,乌篷船轻荡水面,烟雨蒙蒙,好一幅精细的工笔画。

和顺居家宅邸,综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北雄南秀”的特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秀的结合体,不论是三坊一照壁还是四合院,既有雄伟壮观大气的特征,又讲究精雕细刻、典雅秀气。就艾思奇故居来说,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的四合院,整幢建筑房屋高大雄伟,粉墙黛瓦,地面用火山石铺筑;楼分上下两层,每层采光透气都有所讲究,主体全部使用紫楸木来制作;基石细锤细錾,平面用錾子挑成各种细点花纹,砌筑不用灰浆接缝,工艺细致到用绣花针都无法插进去,当地人称为清水墙。

整个和顺村庄依山而建,背风向阳,最开始 乡民大多聚族而居,每姓为一巷,每个巷道口都 设有一个总大门,古代称为闾门,门额上提有说 理敦教、盛微幽光等内容,两边配木刻或者石刻 对联,无不折射出传统儒家文化诗书礼仪的道德 观念。每条巷道都采用火山石铺筑,每条路中间 都有一条较为平整的石板铺设而成,当地人称之 为“灯芯石”,是专门为老年人、妇女修的。不 论官职多大、家庭多么富有,但凡遇到老人,都 要让出灯芯石,让老人或妇女使用。这就是和顺 人对尊老爱幼刻在骨子里的表现。

腾冲斯莫拉

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多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村落依山而建,内有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浦泉,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佤寨是清水文化里一条涓涓流淌的文脉,在古树的盘根错节里共生,在四季更迭的庄稼里绵延,在朴素真诚的群众心中默默传承……相传,在西汉年间,族人迀至腾冲,几经辗转,终落址清水乡。由于佤寨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寨名沿用至今。中寨的佤族居民,祖先源于先秦时期云南境内的“濮人”,《山海經》《竹书纪年》和《国语》中都有“僬侥”这个族称的记载。《后汉书》也记有“永昌郡徼外僬侥种夷内附”,而“僬侥”与佤族自称“巴饶”的语音很相近,所说的正是散居在保山地区的佤族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腾冲的佤族袓先分流迁入腾冲清水乡地区后,安居乐业与当地汉族融合形成现在的中寨,为最先与外来汉人交流融合的守土民族之一。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除了考察当地脱贫情况外,还体验了打米粑、敲木鼓等佤族民俗。

而作为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司莫拉佤族村至今还保留着祭寨、祭拜树神、婚丧嫁娶等佤族民俗。佤族人爱水,寨中水流不息;佤族人敬树,村里古榕成片;佤族人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广场上热闹非凡。象征着谦和与善良的牛头图腾随处可见,表现佤族人民生活场景的彩色壁画生动逼真。民族文化陈列馆则是集中展现了祖先留下的农耕痕迹、历史渊源和民俗来历等。

腾冲银杏村

腾冲银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固东镇,银杏村原名江东村,全村共分布有古锒杏树3000多棵,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0多棵,400年以上的70多棵……

传说村里以前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一周,三国时期刘备还在此树上拴过马,村中人甚是以之自豪。在这棵树下还有过一座银杏庙,树甚大加之此庙位置得天独厚,故而得名银杏村。

锒杏村的古锒杏树,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它们的古老让这个小村庄更加显得古朴和深邃。每到深秋,房前屋后,小路上、石墙上、瓦房上、水沟中、菜地里……黄叶纷飞,一地金黄。游人身临其境,仿若走进金色的童话世界。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投下美丽的斑驳光影,整个村庄都掩映在一片金黄中。

每年银杏纷飞的时节,也是这个小村子最热闹的时候。最难能可贵的是,游人的纷扰,并没有让这里变得太过“商业化”,村民们还保留着原有的淳朴和热情。你可以看见村民散养的小鸡在落叶上踱步,犁田的老牛卧在树下小憩,还可以看到老屋的墙头晒着村民的衣服。挑一家小院坐下来,如果不注意看,都看不出来那些盖了厚厚叶子的桌椅,浑然一色了,拨开桌子上的落叶,叫一壶农家茶水慢慢喝着,或者索性不拨开,扑鼻而来都是泥土和植物的香气,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这个小村庄的古朴与深邃。

大理古生

“古生,是一个充满浓浓乡愁的地方,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是历久弥新的宜居古镇,是民族和谐的幸福家园。”古生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是洱海边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族传统村落,这里景色秀美、民居古朴。古生村有2000多年历史,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村心的大青树已有300多年树龄。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并“立此存照”:“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古生村的村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以“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为指引,把保护洱海“母亲湖”作为留住“乡愁”的生命线,将乡村振兴试点作为唤醒“乡愁”记忆的实验田,探索出了古生“乡愁”的实践经验。

冬季的古生村,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平坦整洁的青石板路、保存完好的古桥古树古戏台,与蓝天白云、远山碧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古朴整洁、风情浓郁,留得住乡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大理喜洲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自古以来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重镇,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是白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清光绪年间,形成了驰名三迤的“喜州商帮”,孕育了以“严、董、尹、杨”四大家为首和“八中家”“十二小家”的民族资本家。

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

喜洲镇中心的四方街,是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这里竖着一座石坊,这就是修建的“文明坊”。这个地方原来的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喜洲村头有两棵枝叶繁茂的大青树(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这种树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喜洲村头的这两棵古树,据说是一阴一阳树,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劳动间歇时,村民常在树荫下小憩。喜洲民居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六合同春)”“走马串角楼”等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體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以其古朴典雅、大方实用而著称于世。

大理周城

随处可见一件件蓝白相间的扎染布,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外有流水,这就是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的大理周城。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又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密如蛛丝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

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精工制作,图案清新,色彩绚丽,远销海内外。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

昔日周城白族先辈们赶马驮货走夷方、下海捕鱼都成了老人摆古的话题,但周城的白族经商和从事手工艺品加工的古老传统习惯一直沿袭着。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扎染手工艺在新时期大放异彩。扎染又称绞缬染,俗称扎花布,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美丽古朴。今日的周城扎染产品已有250余种,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在周城,从10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

在周城的北广场有一砖木结构的古戏台,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古戏台坐东朝西,戏台高达2米,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挂有邑人段凌云撰嵌字联:周常演文,礼乐宏模新景运;城时习武,弦歌稚化庆升平。古戏台正对两棵大青树,这里是每日下午集市贸易的地方,每逢火把节,就会竖起巨大的火把,成为庆祝演出活动的地方。

猜你喜欢
佤族白族乡愁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乡愁
乡愁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回头一望是乡愁
花样云南(二)
白族
乡愁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