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湲 王梦杰 王可竹 马本贺 王海华
摘要:在系统调研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分析2020年度小龙虾、泥鳅、黄鳝、甲鱼和加州鲈等江西重点发展特种水产品的市场行情,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发展短期影响较大,以及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存在种业和生产模式落后、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构建江西水产良种育繁推体系、完善特种水产产业体系以及围绕品牌文化提升江西特种水产品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特种水产;产业发展;渔业经济;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和“决胜之年”。《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600万吨,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实现。2020年,我省渔业产业坚持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向科技要产量、向生态要品质、向品牌要效益”的思路,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了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渔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1 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在行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下,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促加工、活流通、稳增长”的渔业发展方针,围绕打造千亿产业的总目标,坚持“夯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创品牌,强科技,保安全”的工作原则,充分依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019年,江西水产品总产量258.81万吨,其中养殖产量242.06万吨,占比93.53%,捕捞产量16.76万吨,占比6.48%,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51.24亿元,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13.7%。这些成绩的取得,特种水产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在2019年度达到87.95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33.98%(见表1)。
2019年,江西省产量超1万吨的主要特种水产品产量见表2,其中泥鳅、螺、蛙的产量在全国位列第一,黄鳝和河蚌的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在全国占比超过8%的特种水产品还有黄颡鱼、鳜鱼、青虾、黄颡鱼、鳖、青虾、螺、鲇鱼和乌鳢。江西甲壳类、特色鱼类主养品种的养殖产量占比分别如图1、图2所示。
2020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江西渔业新的发展总目标:到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6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3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7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超1300亿元。针对江西特种水产品,省政府要求打造产业集群扬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优势特色水产种业基地,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水产品种,重点打造虾蟹、龟鳖、鳝鳅等3个百亿产业,大力培植鳜鱼、鲈鱼、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品。以打造国家级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推动建设甲鱼、鳗鱼、河蟹、泥鳅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优势特色水产品供应能力和生产水平。江西省特种水产业在这种新形式下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 2020年江西特种水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一般而言,我国各地区间水产品(尤其是特种水产品)价格差异较大,这主要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市场需求以及水产品养殖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尤其是特种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水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对整个中国水产行业尤其是特种水产业养殖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损失巨大,影响深远。
2.1 克氏原螯蝦(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为典型季节性水产品,在6至9月份销售旺季价格基本稳定,根据规格不同价格保持在40~60元/公斤范围,10月份后价格升高,此时小龙虾已基本下市,反季节销售使价格升高(图3),而受到疫情影响,2月份全国消费低迷导致缺乏相关数据。
2.2 泥鳅、黄鳝
泥鳅全年价格较为平稳,1至3月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价格持续低迷,4月份开始价格开始反弹,回归正常水平,维持在30~40元/公斤范围内,9月份开始,价格又持续走低,此时泥鳅产量此时为泥鳅大规模集中上市时期;黄鳝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3月份同样受到疫情影响而价格低迷,4月份后开始反弹,价格维持在60元/公斤以上(图4)。
2.3 甲鱼
甲鱼全国价格因受到疫情及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政策的影响,2月份消费低迷,同样未录得相关数据,1月、3月价格在100元/公斤的高位,4月有所回落,至8月开始持续走低(图5)。
2.4 加州鲈
加州鲈全国价格从1月份开始持续低迷,仅24元/公斤左右,4份价格开始回暖,至8月份价格升至40元/公斤以上,随后价格开始走低,11月降至最低22元/公斤附近(图6)。
3 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的影响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特种水产产业受到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3.1.1 政策层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不清楚,为了阻断传染源,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物健康安全的决定》出台,紧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限制部分水产品销售、交易、食用的措施,甚至一些常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也被禁止。黑斑蛙、大鲵、龟鳖等在江西拥有一定人工养殖规模的品种因被列入限制名单,错过了最佳上市时间,影响了销售和消费。
3.1.2 市场层面
春节前后是海鲜水产品的消费旺季,此时正值疫情状况严重。江西省是水产养殖大省,每年大量水产品销往外省,隔离等措施使得水产品流通几乎停滞,水产品批发市场大量关停,水产品交易量减少。酒店餐馆等场所因为居家隔离、“封村封路”等防控措施,大多处于关门停业状态,水产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消费渠道,饮食消费量显著减少。 同时,国际间的水产品贸易也开始停滞,本该出口的水产品堆积在国内,导致供大于求。
3.1.3 养殖层面
疫情导致池塘中的产品无法正常捕捞销售,使得本该上市的水产品积压在池塘中,一方面容易滋生病害和污染水质,另一方面占用养殖空间,水产苗种不能及时有效投放,错过了最佳时间,影响了下一个养殖周期的顺利进行。以黑斑蛙为例,2至4月份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禁养禁售禁食政策,导致黑斑蛙交易消费停滞,只能囤积在池塘或稻田中,政策稍有缓和便集中上市,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严重时跌破成本价,给养殖户和黑斑蛙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到了黑斑蛙繁殖季节放苗时期,因政策不甚明朗,大部分蛙农持观望态度,蛙池或稻蛙田一度空置。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放开了黑斑蛙的养殖和销售。此时蝌蚪和幼蛙短时间内无法大量供应,同时也已经错过了最佳投放时间,导致今年黑斑蛙养殖规模和产量双双下滑。
3.2 特种水产种业和生产模式发展落后
江西省在水产种业资源的收集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系统鉴定保护等方面与发达省份仍存在较大差距。原良种的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力度较小,同时,由遗传侵蚀、近交衰退和遗传漂变等原因造成的种质退化现象严重。江西水产种业领军企业少,企业主体育种创新投入不足,科研经费缺乏,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品牌差异化和特色化不明显,水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低,良种覆盖率低,与渔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目前,我省主要特种水产主养品种,均为外省引种或野生种养殖,本省企事业单位尚未取得农业部原良种的新品种证书。
近年来,我省逐步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开展了一些了渔业健康养殖技术应用普及。在池塘养殖为主的形势下,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生态种养、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等几大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省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但目前尚未有正式颁布实施的生产操作规程,各地区各企业往往自行照搬广东、湖北等省份的生产模式,加之大部分从业人员养殖技术和知识素养相对较低,技术集成创新不足,造成了江西生态资源优良而生产模式较落后的局面。
3.3 特种水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凸显
江西的特种水产品加工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资源优质,有丰富的原材料保障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其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加工产品类型丰富度上看,不如草鱼、鲢鱼等大宗常规鱼类;从加工规模上看不及湖北、山东等省份。
首先,特种水产品加工目前以冷冻类、腌制、干货类等初级或低级加工品为主,如腊蛙、泥鳅干等,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度偏低,加工企业的差异化经营不明显,导致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其次,加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不乏一些家庭式手工作坊,在管理模式和卫生安全等方面难以控制,导致其加工产品在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极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以小龙虾为例,2019年江西省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15.15万吨,全省小龙虾加工生产线仅有10余条,年加工能力不到3万吨,每年小龙虾集中上市的高峰期,能以快速消化小规格小龙虾的集中上市供应,造成虾价巨降。另一方面,小龍虾加工业业存在着同质竞争现象,生产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缺乏自身科技成果储备。
4 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发展的建议
江西特种水产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推动产业融合,按照“建基地、育良种、养好鱼、强加工、树品牌”的思路加强水产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补短板,完善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促进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再上新台阶。
4.1 构建水产良种育繁推体系
一要护好种质资源,积极推进普查工作,依法明确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种质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利用好种质资源,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体系,推动有效利用。二要合理开发利用。结合江西省水产种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好当地优势特色水产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积极驯化、选育、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品种,增加养殖新品种储备。三要提升种质选育改良能力。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加快实施现代水产种业提升工程,收集优良种质材料,选育培育主要养殖鱼类和小型经济鱼类高产、优质、抗病的良种,提升良种的提纯复壮能力;强化扩大养殖规模所急需的水产种苗的育苗技术科技攻关,解决“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小龙虾、泥鳅、甲鱼、黄颡鱼、棘胸蛙、黑斑蛙、鳜鱼等特色养殖品种的繁育设施改造升级,提升特色水产品种的繁育设施。努力提升苗种企业的保种育种供种和生产供应能力,以满足水产养殖业的苗种需求,形成优质苗种育繁推一体化的体系。
4.2 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江西特种水产产业新格局
从养、加、销等个环节的实际出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带动面广、技术力量强、经济实力厚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加强水质检测,强化投入品执法监管,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构建加工转化增值支撑体系,要一龙头企业为轴心、骨干企业为依托,特别是要支持现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外联市场、内联基地,主导建立合作联社,走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化路子,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建设江西特种水产专业交易市场,建立配送中心并在大中城市扶持建设若干销售网点,逐步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特种水产市场体系。
4.3 围绕品牌文化,提升江西特种水产竞争力
江西特种水产产业应当从种苗培育、养殖、捕捞、加工、配送等环节,“牢抓品质、紧抓加工、活抓市场、狠抓品牌”,强化特种水产的绿色安全管理,支撑特种水产冷链物流建设,推动江西特种水产走“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高端发展路线,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文化,创建特色品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产品认证和渔业主体培训等工作,大力推进水产品品牌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将文化、生态、旅游和渔业有机融合起来,走出一条特种水产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赵春光. 我国甲鱼市场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与发展建议(下)[J]. 科学养鱼,2021(09):1-2.
[2]李楚君,涂宗财,温平威,等.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OL]. 食品工业科技:1-18[2021-11-14]. https://doi.org/10.13386/j. issn1002-0306. 2021040290.
[3]赵春光. 我国甲鱼市场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与发展建议(上)[J]. 科学养鱼,2021(08):3-4.
[4]杨帆. 4万余亩水面,江西粮仓小龙虾产业快速崛起!“恒兴村”稻虾养殖效果令人瞩目[J]. 当代水产,2021,46(07):44-45.
[5]陆学文,任妮,戴红君. 我国小龙虾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J].农产品市场,2021(12):47-49.
[6]种业翻身仗:广东手中的渔业科技王牌[J].渔业致富指南,2021(11):6-7.
[7]宋迁红. 2020年小龙虾产业情况分析及2021年养殖建议[J]. 科学养鱼,2021(05):20-23.
[8]崔艳玲,王文玲,张海成. 生态渔业的养殖技术模式综述与分析[J]. 渔业致富指南,2021(09):15-21.
[9]胡宝圣. 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绿色发展纪实[J]. 江西水产科技,2021(02):3-5.
[10]正在崛起的特种水产[J]. 当代水产,2020,45(11):22.
[11]本刊讯. 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J]. 中国水产,2020(07):8-17.
[12]徐文琪. 农产品牌化及其在农业园区中符号化表达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20.
[13]李艳华,胡佳,冉光强,等. 泥鳅主要养殖模式及其新形势下产业发展趋势探讨[J].水产养殖,2020,41(05):74-76+78.
[14]周磊. 三个“全覆盖”让黄鳝产业“旺”起来[J]. 中国农村金融,2020(03):43.
[15]李涵,甘江英. 水产品牌化发展对策研究[J].渔业致富指南,2019(17):13-15.
[16]牛春格. 中華鳖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向商业保险过渡的理论思辨与路径探索[D]. 浙江海洋大学,2019.
[17]王海华. 江西省泥鳅养殖自然灾害预防与灾后管理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2019(02):18-19.
[18]操建华. 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与生态支持政策案例研究——以江西、烟台和安吉为例[J]. 农村经济,2018(05):34-39.
[19]李燕华,甘江英. 军山湖大闸蟹的品牌升级和绿色营销[J]. 海洋与渔业,2017(08):76-78.
[20]胡芮,胡火根. 做强江西水产亟需冷链物流完善[J]. 江西农业,2015(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