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英
冰雪运动火了。是去河北崇礼滑雪,还是去长白山滑粉雪,到哈尔滨赏冰雕?每到一年一度的冰雪季,众多冰雪运动爱好者就要跨越大半个中国“追雪”。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积极布局冰雪产业,赋能冰雪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领当地人共同致富。
被冰雪改变的崇礼小城
崇礼,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塞北小城,如今因2022年冬奥会而蜕变。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河北省张家口赛区产生的金牌数量最多,而其竞赛场馆均在崇礼区。
北京冬奥会共产生109枚金牌,其中51枚诞生于阴山山脉东段和燕山余脉交接地带的一座小城里,这里曾是一个贫困县,如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运动员。
當时国家倡导推动冰雪运动逐步走向大众市场,时任国家体委滑雪处处长的单兆鉴提出在首都周边打造一个大众滑雪区域,让滑雪运动大众化。
崇礼,因滑雪而名闻天下。目前崇礼拥有7家大型雪场、雪道169条近162公里。而围绕滑雪产业,崇礼全区近3万人直接或间接获得就业机会。
去哈尔滨赏冰雕
作为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因冰雪节给城市注入了新活力。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前后持续一个月,对来哈尔滨旅游的南方人来说,冰雕不可不看,加上灯光效应,冰雕建筑好看极了。
每年,冰雪大世界都会有一个主题。第23届冰雪大世界把哈尔滨冰雪文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合,以冰雪还原俄罗斯、法国、瑞士、挪威、意大利等曾举办冬奥会的国家的经典建筑元素,用冰雪讲述冬奥故事,打造集观赏、游乐、传播冬奥知识于一身的冬奥主题冰雪乐园。
一张门票一二百元,这样的冰雪旅游正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冰雪节前后,游玩的人多了,也能促进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冰天雪地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和城市冰雕等建设期间,每天有近千名采冰、雕冰工人作业。工人们一天几百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就有万元收入。
冰天雪地现“金山银山”
乘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吉林省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持续升温。2021-2022年冰雪季,吉林省各大滑雪场迎来最繁忙的旺季。家住长春的王韬是一名滑雪发烧友,携全家来滑雪场度假,3岁的女儿第一次尝试滑雪,成了“雪二代”。“无论玩雪还是嬉冰,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更足了。”他说。
吉林省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已建成46个滑雪场,共有347条雪道,总长度298公里,总面积以1032公顷居全国首位。连续5年来,该省举办“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主题活动,致力于打造中国“冰雪经济高地”。据《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2025年,吉林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2500亿元。
与吉林同处冰雪黄金纬度带的新疆,也在迎冬奥的热潮中为冰雪运动持续“升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显示,目前当地共有72家滑雪场,已建成5S级滑雪场5家、4S级滑雪场5家,特别是阿勒泰地区开发高端滑雪、康养休闲、冬捕体验等系列文旅产品,吸引大批滑雪爱好者。
在内蒙古,曾经被寒冷制约的大兴安岭林区通过发展冰雪旅游,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宾馆、餐饮、土特产、汽车租赁等成为林区百姓致富谋生的新产业。内蒙古进一步挖掘整合冬季文化旅游资源,推出130余项大众冰雪运动,组织开展冰雪嘉年华、冰雪那达慕、冰雪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给当地经济带来创富效应。
在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我国冰雪旅游业态更加丰富,冰雪运动设施更加完备,冰雪装备产业体系更加完善。《2021-2027年中国滑雪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8%,在2021年“双11”期间,冰雪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
靠冰雪经济摘掉落后帽子
冬天,滑雪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新宠。不只北方,很多南方人也体验到了参与冰雪运动的快乐。
一个原本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高山小镇,如今靠着冰雪经济摘掉了污染、落后的帽子,成为鄂西地区一颗闪亮的明珠——这说的就是湖北省巴东县绿葱坡镇的发展经历。
“我很小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那时的绿葱坡真是穷啊,多年的煤矿开采让小镇不堪重负。”当地居民管飞婵回忆说,尽管只身在外,但是她心里还是惦念着自己的家乡。2019年,听说绿葱坡兴建了一座大型滑雪场后,管飞婵辞掉了广州的工作,到雪场应聘了一份前台收纳工作。短短3年,她凭借努力成了这里的财务主管,一个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稳定工资。
恩施绿葱坡滑雪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陶木告诉记者,自营业以来,雪场旅游直接收入达2000余万元,节假日客房几乎天天爆满。同时,雪场辐射周边,带动绿葱坡镇综合收入近1亿元,解决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借冬奥会东风,绿葱坡以冰雪产业为支撑,打造了宜居、宜游、宜滑雪的高山特色小镇。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绿葱坡镇党委书记彭峰说。
冰雪旅游为老百姓带来了新生活,也为地方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从一项小众的体育运动,到走入大众视野,再到融入百姓生活,冰雪运动的发展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