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咏芝
走在这所学府里,就像走在她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一步一景,一岁一年。
红砖绿树,白瓦青苔,处处都留存着她百年的韵味。
能够来到湖南大学,是上天安排的一场偶然,但我认为这是必然。以一个刚刚好的身份,在一个刚刚好的晴天、刚刚好的时间,我成为湖南大学的一名学子。
来到湖南大学的第一天,我便能了解到这所学府的特殊——她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她与我所见过、走过的所有大学都不同,她并没有高高在上地选择威严庄重,选择将人拒之门外自守象牙塔,而是在孩提的嬉笑声和老人的聊天声中,向来人展开怀抱,待人扎入一片温暖的深邃中。在湖南大学,无论是在南校區体育馆,抑或是在荫马塘,你都可以看见悠闲散步的居民;你可以从麓山南路这条充满了美味气息的街道往里拐,巷子深处藏着长沙人家的温馨美满。湖南大学就是这样融入寻常人家的幸福感里,她会让你有回家的感觉。
来到湖南大学的第一年,我想我对她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
岳麓山脚下,爱晚亭跟前,坐落着千岁的岳麓书院,那是湖南大学“出生”的地方。我曾多次走进岳麓书院,四季春秋,它总有不同风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秋天,长沙的秋天很短,通常在阴雨绵绵后幸得一日半日的秋高气爽,明媚阳光一扫前日的阴冷潮湿,把整个世界镀上金色,此时的岳麓书院是最美的。在它亭台院落、曲径石阶之中参差着浓浓秋意,给原本肃静的书院添上别样色彩。每每游历岳麓书院,总能发现一些新鲜。岳麓书院有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你若是刻意去寻,反而失其踪;你要缓缓走,不知觉时它自会出现。
走在这所学府里,就像走在她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一步一景,一岁一年。红砖绿树,白瓦青苔,处处都留存着她百年的韵味。湘江岸畔,岳麓山旁,古树环绕,湖南大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多少英雄豪杰从湖南大学走出去,走向世界,宣发中国声音。湖南大学是红色文化汇聚的湖,革命从各方各处汇聚而来,又从这里向五湖四海挥洒出去;湖南大学是一本厚重的书,你越往深了读,越能感觉其韵味。但你读再久再多,也只能读得她的悠悠岁月中的冰山一角。
来到湖南大学的第二年,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她浓郁的学术气息。
在湖南大学的第一年,我过得很是舒逸。学校位于岳麓山景区,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学生公寓被一圈美食店环绕,身材日渐圆润不在话下。如此总让我产生一些错觉——我不是作为一位学生来到湖南大学的,而仅仅是一位旅客!可是事实并不如此。
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深厚、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又是中央部属高校。“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是湖南大学光荣的头衔。
我本以为高三结束了,就能来大学“休息休息”,但在湖南大学的大多数日子,我都待在自习室或图书馆里。为了让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学习,湖南大学提供了优越的自习环境:综合楼、研究生院、中楼等教学楼可以容纳大多数学生学习,每一个教室都宽敞明亮,空调暖气冷气随时待命;图书馆是湖南大学的“元老”,看起来和金碧辉煌差得远,它伤痕累累、陈旧的外表在葱葱绿荫间显得并不起眼,但走进去,一间间自习室里坐满了低头认真学习的学生,文献室里书籍一排一排的,摆得整整齐齐,一股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湖南大学,早至凌晨五点、晚至深夜十一点,无论是教学楼、图书馆还是实验室,都仍然能够看见学生认真学习的身影,这里是湖大学子编织梦想的港湾,也是扬帆远航的起点。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是湖南大学的校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大学的文化底蕴,它们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湖大学子,深深地嵌入了每一位湖大学子的心中,成为他们在未来做每一件事,行每一步路的行为准则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