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誉
摘要:锥栗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果干、栗粉或罐头,也可作为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是一种高效益经济树种,一直以来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闽北地区多山地林园,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锥栗生产,因此位于福建北部山区的政和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大力发展锥栗产业,形成良好规模效应,被誉为中国“锥栗之乡”。但近年来,仍有部分锥农科学栽培意识不强,栽培水平不高,导致亩产量较低,品量参差不齐,锥农积极性下降,形成不良循环。因此,本文以政和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当地部分农户锥栗低产的各种原因,并从强化栽培技术,加强农户培训,健全完善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推进规模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综合对策,希望为当地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锥栗;低产原因;对策;政和县
锥栗是我国名特优经济林干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政和县是中国锥栗之乡,栽培锥栗已有1800年历史,具有“贡闽榛”之称,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政和县锥栗种植面积达到15万多亩,总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政和县范围内锥栗的种植品种有20多个,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种有:处暑红、白露仔、乌壳长芒、油榛、白岩1号等,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产量在75~200kg/667m2,按近三年的平均价格16元/kg计算,产值在1200~3200元/667m2。但政和县锥栗产量、效益整体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区平均产在100kg/667m2,平均产值1600元/667m2,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锥农种植积极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政和县整体锥栗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因此,分析解决锥农锥栗低产低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刻不容缓。
1 锥栗简介与种植要点
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属落叶乔木,最高可达30m,胸径最宽可达1.5m。锥栗叶长8~17cm,宽2~5cm,顶端长渐尖,基圆形。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cm;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1月[1]。
1.1 满足适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任何一种作物都有本身的植物特性,都必须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下才能高效生产。锥栗是喜光、耐干旱瘠薄,分布在海拔100~1800m的丘陵与山地。政和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鹫峰山脉西北坡,具山地气候特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1952.5h,年平均气温18.4℃,日极端最高气温40.1℃,日极端最低温度零下7.6℃;年平均降雨1590.5mm,年平均蒸发量1498.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年无霜期平均262d。是锥栗生长的最适应地区。
1.2锥栗果园建设要统筹考虑生态平衡
锥栗一般采取成片果园整体种植方式。由于锥栗对土壤、气候环境的整体要求,果园建设要遵循要求,同时锥栗生长是一个多年连续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一般来说,栽植规格为5m×6m,成年保留25~30株。不可盲目扩大面积和栽植密度,以防止生态结构整体失衡,土壤肥力下降。
1.3注重加强种植过程技术管理
锥栗总体来说虽然是一种相对粗糙的作物,由于带有外部坚壳,对颜色、形状整体卖相要求不高,主要追求整体产量和果实质量。因此,进一步加强从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再到修剪、施肥、病虫害以及收果等全系列田间管理,是有效保障锥栗产量、质量的基础。锥栗种植,一般以山坡成片林地整体繁育为主,品种要选择本地的当家品种。育苗阶段,选用野生毛栗种子培育砧木,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第二年未萌动前(2月中旬左右),当年秋天(十月上旬)选用优良单株的饱满芽进行芽嫁,嫁接成功后于冬天进行移栽。锥栗栽植时一般采取地穴式栽植、采取鱼鳞坑方式,要注意地穴要大,间距要足够,土壤基肥与有机物要足。栽种时适当配些授粉品种,以提高结实率。树木成型后,要进一步加强日常修剪,幼树时期,要采取绑扎等方式,及时固定树干、抹萌除草、打顶、修剪侧枝;成年(投产)树干要定期修剪,保持低矮树冠,并及时剪除病害枝、过多侧枝,一方面保证整体光照、通风,另一方面,确保养分充分,提高果实质量、延长盛果期。要加强施肥管理,每年至少施基肥两次、追肥两次。最后,要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范红蜘蛛、栗大蚜、透翅蛾、胴枯病、炭疽病等病虫害。
2 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综合分析
2.1 农户种植方面技术原因
2.1.1 选择种植品种不佳
随着锥栗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然進化,目前国内锥栗品种已达到40多个品种,各品种在形态特征、树高、胸径、结果期以及果实毛重、抗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因此科学选择品种是保障锥栗产量的第一关。目前市场上锥栗品种鱼龙混杂、良莠充斥,不少农户为图便宜、控制成本选择低价品种,导致结果少、产量低、果品差等问题。另外,政和县本地锥栗品种也存在退化现象,经过多年的种植,锥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呈现多样化,一些老品种如黄榛头、大叶尖嘴、小叶尖嘴等抗虫、抗病能力逐年下降,已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但仍有部分农户坚持使用本地老品种,导致整体产量下降。
2.1.2 种植方法有缺陷
据调查,政和县不少农户,在种植锥栗时,采用实生苗或嫁接苗移栽,在起苗时主根受到不同程度的受损,移栽成活后主根生长不发达或无主根,吸收营养等主要靠侧根,施肥时贪图方便省力采用撒施,造成根系上移裸露,加上锥栗园使用除草剂,根系受损,造成吸收能力、抗寒、抗旱、抗倒能力下降。
2.1.3 整体修剪不到位
修剪目的是保障锥栗树通风、光照整体冲着和体内营养分配均衡,达到高产优质。但目前仍有部分锥栗林存在着修剪跟不上,造成枝梢重叠、干枯枝多、直立枝多、内膛空虚、主干、主枝下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而结果少,或未能结果,从而影响产量。gzslib2022040319432.1.4 施肥量不够,配比不科学
锥栗的生长对土壤肥力、肥料的种类、数量、元素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施肥数量、次数和配比要求都比较高。但仍有一些农户施肥量不够,配比不当,偏施氮肥而忽视了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肥的搭配。施肥方法不科学,为了方便省事大部分栗农在施肥时都采用撒施的方法,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根系上移裸露,抗旱、抗寒、吸收能力差。久而久之,致使锥栗结实率低、空苞多、果实不饱满等。
2.1.5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随着政和县锥栗大面积成片种植,锥栗病虫害也逐年加重,病虫对农药也产生抗药性,病虫害防治难度逐渐加大。同时病虫害预测预防不到位,如用药种类、配比方法、用药时间等不科学,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
2.1.6 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种植锥栗的山场坡度较大,又没有采用等高梯形或“鱼鳞坑”种植,加上常年使用除草剂和过度耕作,随着“水往低处流,肥随水流走”,造成地表层肥土或施入肥料也随着雨水冲刷流失,致使锥栗根系裸露、抗寒、抗旱、吸收能力差,肥料流失严重无法满足锥栗生长需要、造成树体衰弱,从而使产量逐年下降。
2.2 农户综合素质与种植技术水平差异
导致上述种植技术方面问题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农户综合素质与种植技术水平。目前政和县内种植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不少农户只有初高中以下文化,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种植技术培训,有的还延续传统种植模式,产量、质量都比较低。另外,近年来政和县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户技术培训力度,但一些农户基础差、底子薄,致使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佳。一些农户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2.3 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推广不够,规模化生产普及力度不高
锥栗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适合大范围整体耕种,进行整体管理、系统管理。目前,政和县积极发展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散户种植问题。如:管理差、技术弱、效率低。规模化生产还没有形成全面覆盖和普及,品牌建设、深加工等后续产业链还没有系统形成,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3 加强政和县锥栗产量质量效益的综合对策
3.1 加强农户生产种植技术
3.1.1 加大品种更新力度
选择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是保障产量质量的基础。政和县要因地制宜采取改良本地品种,适当引进优良品种试种等方式,加快对本地抗性差、结果少品种更新替代工作。笔者根据实践,建议探索乌壳长芒、油榛、白岩1号等品种。新种植锥栗可采取直接种植方式。劣质品种进行短截,第二年发芽后选择4~5芽保留,进行打顶,当年10月进行芽接或次年春季树液流动时进行嫁接。成活后及时进行翻土、施肥等工作,确保整体生长。
3.1.2 推广直播定植方式
对新开垦的或退化的果园,挖好50cm×50cm×
50cm的定植穴,穴内施用适量的复合肥与泥土拌匀回填泥土,填土高出地面3厘米,每穴播下3粒野生的毛栗种子并覆盖3厘米厚的细土。播种时间为12月中旬左右。来年出苗后选择一株健壮的苗木留下,其余的拨除。这样培育出的苗木,主根发达,吸收养分、抗寒、抗旱、抗倒能力强。为高产稳产打好基础。实生苗可在当年的10月初进行芽接或来年春季树液流动时嫁接。
3.1.3 加强锥栗整形修剪力度
锥栗为喜光果树,极性明显,外围结果。每年必须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结果枝组,调节栗树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以达到丰产稳产目的。修剪原则为:⑴树冠外围的结果母枝,应适当保留,对过多过密的结果母枝、部分生长弱的结果母枝适当疏剪。⑵结果母枝生长过于旺盛时,应在结果母枝的下方,选留1~2枝,培养为结果母枝,既能增加产量,又能分散树体养分,缓和生长势。⑶对生长势弱的结果母枝,应剪去附近的细弱枝,促使母枝由弱转强。⑷如树势弱,树冠中部弱枝多,结果母枝少,应及时疏删部分弱枝,使养分集中,逐渐转化弱枝为结果母枝。⑸若遇衰弱结果母枝,其下部无较好的枝稍可以代替时,应进行短截,留基部3~4芽,使其萌发更新枝,代替原结果母枝。(6)对那些种植过密的锥栗进行隔行或隔株采伐。
3.1.4 科学搭配、合理施肥
科学搭配、合理施肥是锥栗增产的关键。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在施肥上利用喷枪进行液态注入施肥和钻孔机钻孔施肥。具体做法是:利用高压水泵把稀释好的肥料液体通过喷枪注入土壤中。利用钻孔机钻孔,孔洞直径15cm、深度30cm,每株树下钻6个孔左右,然后把肥料注入孔中并覆盖泥土。在施肥上应抓好四个环节。
(1)补体肥:在锥栗采收后即(9月~10月上旬)。以有机肥(桐饼)为主,适当的配些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每棵锥栗有机肥1.5~3.0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0.5~1.5kg,微肥0.3kg左右。
(2)催芽肥:在锥栗发芽前即(1~3月上旬)。以速效性化肥为主。主要有磷酸二铵、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每棵锥栗磷酸二铵1.0~2.0kg,或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2.0kg。
(3)壮果肥:在锥栗果实膨大期即(6月上旬)。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主要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每棵锥栗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2.0kg。
(4)喷施叶面肥:为了加快锥栗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结合病虫害防治适当的加入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的稀释溶液喷雾。
3.1.5 綜合施策、防止水土流失
(1)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
(2)采用栗园免耕生草法。对一些小權木应连根挖起,对一些嫩草每年用割草机割三次,即⑴、4月底,⑵、6月初,⑶、8月中旬。
(3)在栗园冬季落叶前播撒紫云英、油菜种子。gzslib202204031943(4)开春时种植麦冬、地稔、黄毛耳草等,防止水土流失。
3.1.6 科学防治病虫
(1)萌芽期防治:3月下旬~4月上旬。是防治红蜘蛛、栗大蚜、透翅蛾、胴枯病、炭疽病等的关键时期。
(2)展叶期:4月中旬~5月,是防治红蜘蛛和栗瘿蜂,炭疽病等的关键时期。
(3)幼果期:栗蓬发育期(7月),重点防治剪枝象鼻虫、桃蛀螟、炭疽病等。
(4)果实膨大期:8月,重点防治桃蛀螟、蚧壳虫、炭疽病等。
3.2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农户技术培训
一是组织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锥栗科学管理的技术培训。选派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各锥栗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围绕病虫害防治、良种推广嫁接技术管理、科学水肥管理等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知识,坚持从最基础环节、最细微环节做起,采取喜闻乐见、接地气方式讲解,确保农民听得懂、会操作。二是加强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选派农技人员,深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锥栗种植户建立一对一的服务机制。通过发放资料、咨询、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锥栗生产问题。
3.3 进一步推广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打造规模化种植全产业链
政和县政府要进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成熟锥栗产业发展锥栗种植,通过“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锥栗产业带,实现锥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系统化种植,提高种植产量、效率。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或种植大户,组织吸纳种植散户,充分利用空地荒地等种植锥栗,提高土地集中使用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合作,大力推广锥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以及锥栗低产林改造示范项目,结合本地实际,开发锥栗结构优化、科学改接等技术,形成成果转化,推广使用提高全县锥栗产量。
参考文献
[1] 范金丽.低产锥栗园改造及管理技术[J].新农业,2017(13):23.
[2] 刘智强.不同施肥方式对锥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3] 魏剑生,邹传真.建瓯锥栗亮相跨国采购会[N].闽北日报,2010-07-19(002).
[4] 梁一池,杨华.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