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走到尽头,当所有的医学手段都已无力回天,很多人选择坦然面对,也有很多人无法直视生命最后的告别。”近年火热的纪录片《人间世》中的解说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还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来告别,这就是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全面照顾的、以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它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一理念的创始人是英国人西塞莉·桑德斯女士。
西塞莉·桑德斯,1918年出生于英国巴尼特市的富裕家庭,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二战爆发后,她在夜校学习护士课程。1948年,一个偶然机会,她结识了波兰犹太人大卫·塔斯马。
塔斯马是桑德斯的病人,当时患有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痛苦不堪。身为护士的桑德斯,经常与塔斯马聊天,他们谈到对临终关怀的共同愿景:除了身体护理之外,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塔斯马病逝前,给桑德斯留下500英镑,并说“我将成为你的一扇窗户”,这更加坚定了桑德斯的想法。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一萌芽并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奋发图强的桑德斯硬是从护士考到临床专业,并取得了医师执照。1967年,桑德斯在伦敦创建了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
桑德斯使用了“安宁院”一词,而不是“医院”,这是全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院。它让生命垂危的病人在生命最后一程得到了尊严与满足,桑德斯在这所安宁院工作了近40年,直到2005年与世长辞。
《医学:极简插图史》中这样写道:“桑德斯设计的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中的房间是单人房,让病人有更多的隐私(也有助于减少传染)。其设计还包括几面宽大的窗子,让自然光洒遍室内,和干净的现代主义的线条,有助于员工有效工作。也慎重考虑在不同的地段运用荧光和比较温暖柔和的人工光源。”如此阳光的地方,当然也可以照亮死亡的黑暗。如今的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仍在发挥价值,它总共为约150万人提供了缓和医疗照护,患者主要为预期数月生存时间的垂危病人,偶尔有退行性病变的慢性病人,是全球缓和医疗教育最大的机构之一。
桑德斯和她的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减退。面对患者,桑德斯提出在患者出现疼痛前就使用镇痛药物吗啡的观念,以减轻疼痛。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超前镇痛”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加拿大内科医生鲍尔弗·蒙特认为,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收治重症病人方面存在缺陷,特地去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与桑德斯一起待了一个星期,受到启发后回国,于1975年在医院里开辟了一个关怀临终病人的专科病房。蒙特将这称为“姑息治疗”。无独有偶,日本顶级外科医生石飞,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血管外科医生,他提出“医疗行为到底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的疑问。在参观了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后,石飞医师在心里有了答案。遵从桑德斯的思想“什么都不要做,只要陪在身边就好(Not doing,but being)。”石飞医师明白了,比起不惜一切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维护病人临终的尊严更为重要。
在桑德斯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临终关怀运动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1982年,中国香港也开始了临终服务。1987年,中国香港创立了善终服务会。1988年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AHP)正式成立,首任会长由英国籍临终关怀专家担任,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1988年7月15日,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建立。至此,中国内地的临终关怀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但不少临终关怀医院在技术服务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克服的是,我们的民族还没有学会正视死亡,无论是古时的长生不老仙丹,还是如今的忌讳“死”字,都使临终关怀在夹缝中生存。
生命是条单行线,衰老逝去是我们最终的结局。桑德斯常对患者说:“你重要,因为你是你;你重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关怀并不是放弃,而是面对,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