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燕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具有隐匿性,且较易复发,治疗更加的困难。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其生物作用受损,有时可因二者兼有而引起,从而表现出高血糖的特征。当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累积升高时,就会损害血管、眼睛、神经、心脏及肾脏等组织器官,引起功能障碍,还会对神经、血管等造成慢性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引发酮症酸中毒,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老年T2DM患者,临床主要通过长期应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减退,加上缺乏关照可能会导致并发症高发、病情进展速度更快等情况。为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采用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极其必要[1]。从中医角度看,T2DM属于“消渴”的范畴,患者往往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阴虚等原因导致疾病的发生[2]。近年来,中医护理发展迅速,其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本研究针对老年T2DM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讨论其效果与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对症支持治疗,随后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开展对比调研。试验组40例,男女比例为28∶12;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69.24±10.10)岁;病程为2~21年,平均为(11.70±5.40)年。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为29∶11;年龄62~87岁,平均(69.15±10.50)岁;平均病程为(12.10±5.8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病程等相关资料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T2DM的诊断标准,患者空腹血糖水 平≥7.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患者具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本次试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原发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功能疾病者;合并严重肾、肝功能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健康教育、情志护理、健康指导、药物指导等护理方式。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内容如下。
1.2.2.1 辨证施护 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饮食要做到合理搭配,同时食应有节,患者要定时定量进餐。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辨证施护,其中肺燥型患者主要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黄、脉数;胃热型患者主要症状为多食、消瘦、感觉烦热、大便干燥,同时观察患者舌苔淡红,或无苔,脉弱,脉象洪数;肾阴虚型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量多、尿浑浊如脂膏、舌红、脉沉细数;阴阳两虚型患者通常腰膝酸软、阳痞、舌苔黄薄、形寒、畏冷、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1.2.2.2 中医食护 按照食药同治、食药同源的原则指导患者饮食,针对不同类型患者设置不同饮食。肺燥型患者主要以蔬菜水果,天冬、芦根水煎服,每日饮食应当适宜;阴阳两虚型患者则采用枸杞子、金樱子、益智仁煎水代茶饮,食物方面则鼓励患者饮食核桃加猪肾炖汤服,禁止患者食用生冷的瓜果,并降低运动量;胃热型患者多食水果、蔬菜,帮助缓解胃热,同时针对便秘患者采用玄参、黄连、大黄以缓解,鼓励患者清淡饮食,有效控制食量,让其食用萝卜汤、番茄汤,以消除胃火,并达到增液养阴的效果;肾阴虚型患者则鼓励患者膳食调理用猪胰加枸杞子煲汤服,起到生津清热、补肾滋阴的效果,如果患者尿多,告知患者熟地、百合以及生地煎水饮用,每日的食物都应合理调整钠盐摄入;肺燥津伤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银花露及鲜茅根汤,可实现润肺清热的效果,与此同时一定要叮嘱患者日常的饮食原则,一方面是少食多餐,另一方面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当以新鲜的蔬果杂粮为主,同时要食用适量的瘦肉以及植物类蛋白,可食用苦瓜、海带等能够有助于补肾益肺的食物,同时应当禁止食用含糖量高、辛辣刺激大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切忌暴饮暴食。
1.2.2.3 情志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防治过程,让患者掌握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预防与处理,了解口服药剂注射药的使用与调节,告知患者血糖的自我监测及自我护理的要点。患者情志过激,超过生理调节的限度,就会诱发疾病的产生,同时导致病情急速恶化,难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而护理人员应当因人因时来提供对应的护理策略,特别是在实施强制性护理的时候,亲切的关照患者的治疗,加强与患者的主动沟通,讲解与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情志护理的范围。与此同时还可以从患者家庭方面着手,通过家人的协助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及精神上的愉悦,这对于战胜疾病坚持治疗具有帮助。同时老年患者及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较长,常年用药的患者也可能存在不同类别的并发症,血压情况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在治疗上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由此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以及知识结构等,给予心理疏导,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如通过开导、情胜、转移等方式实施情志关照,护理人员需明确患者潜藏的情志因素,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同时引入中医五音疗法,以五音入五脏为原则,以商调式音乐为介质,音量适宜,以舒缓情志为主,同时在这一期间可以帮助其建立信心,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轻松,也更愿意配合治疗。
1.2.2.4 睡眠护理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病房环境,利用中药沐足、耳穴压豆、头部开天门穴位按摩等方式进行睡眠护理,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其目的在于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用大鱼际与腹部接触,并沿脐周顺时针进行按摩,有助于提升胃肠蠕动的能力,对于机体消化和吸收有所帮助,同时在调整一线营养的基础上,也有助于提高糖耐量,胰岛素功能也会随之有所改善。另外,在按摩腹部的同时,还可配合按摩肾系穴及胰俞穴等,采用点按的手法,以患者可接受的力度,每日按摩1次,每次持续3~5 min。通过睡前泡脚这一项改善措施有助于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在水温上,一定要控制好,不要太烫,且不宜在饭后半小时内 泡脚。
1.2.2.5 运动指导 以阴阳调和的思想,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告知患者疾病在中医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运动对于身体阴阳的重要意义,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训练。选择轻中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在餐后1 h进行,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宜,每次30~60 min;提倡比较温和的有氧运动,年龄较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需量力而行。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控制率: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的例数、餐前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②运动评分:采用简易运动量表分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③饮食及药物治疗依从:完全依从为患者完全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基本依从为患者基本能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不依从为患者基本不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高。④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患者对于糖尿病掌握的程度,包括疾病知识、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知识4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完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糖控制率及饮食药物治疗依从评分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率、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饮食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率及饮食药物治疗依从评分比较
2.2 运动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评分方面,试验组为(32.20±4.70)分,对照组为(21.10±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0,P=0.001);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试验组为(94.80±3.20)分,对照组为(87.10±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0,P=0.001)。
2.3 生活质量指标评定 护理后在生活质量指标对比中,试验组患者各项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分,±s)
糖尿病的治疗伴随终生,长时间的高血糖会累及多个脏器受损,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背景下,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众健康问题。而医院门诊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约束性较为欠缺,很多老年患者存在拒绝、放弃治疗的思想,导致疾病进展较快,同时由于老年糖尿病容易多发高血压、肾脏功能障碍以及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以及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通常需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以免累及心、脑、肾等脏器[3]。现阶段,尚无治疗T2DM的特效药。但由于不少患者疾病护理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导致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近年来,中医治疗受到广泛的关注,借助于中医发展资源的投入,护理方式也在常规护理的方式下充分融入中医思想,演化成中医护理,在不同的疾病护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
糖尿病易反复发作,目前还没有彻底治疗糖尿病的特效方法,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饮食运动以及配合有效的降糖药物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诱发糖尿病主要的原因是患者长时间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的脂肪等。肥胖也是诱发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如果患者长时间的精神压力紧张,情绪激动也会引起高血糖。糖尿病也存在遗传性,有糖尿病史的家庭,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显著的增加,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长期使用药物控制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来控制血糖水平。若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长时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会进一步损伤到各组织器官,如眼睛、肾脏、血管系统、脑血管、神经系统、心脏。糖尿病属于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改变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可引发了高血糖状态。如果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断地进展,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且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多。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上包括了药物方案以及饮食运动辅助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当下,医院无法照顾到每一个患者的出院后的生活,且医院和家庭之间存在脱节,这也需要在连续性护理中给予患者更多的指导,使患者具有自我保健意识,对慢性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中医护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也是当下新型医疗护理模式的新方向,为患者的血糖稳定提供保障。
在治疗上可通过不同的中医方案进行控制,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我国中医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也缺乏较强的辨证施护能力,由此我们应当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延伸跟发展。同时,中国医药管理局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制订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应当在中医专科护理标准下进行规范使用,提升中医护理质量,发挥中医特色护理。在中医学领域,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人会出现喜怒哀乐,而这些情绪对于人的疾病和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当阴阳失衡时,患者往往出现多种疾病,累治不愈,此时就需对阴阳进行调和[5-8]。基于阴阳调节的思想,老年T2DM可分为多种辨证分型,包括肺燥型、胃热型、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近年来中医护理发展迅速,以中医思想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根据不同分型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同时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加快其身体的康复速度[9-12]。在中医食护中,不同辨证患者的饮食方案不同,通过对老年T2DM患者展开中医饮食指导,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保证患者身体营养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同时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13-16]。中医认为,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血和。在情志护理中,从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基础理论出发,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情志护理,本着真诚关照、亲切全程稳定情绪的原则,帮助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状 态[17-18]。在睡眠护理与运动护理中,充分考虑患者与外界的关系,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最终能够有效的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控制血压,使其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19-20]。通过按摩肾俞、脾俞及足三里等穴位以及在睡前泡脚,可促进血运循环,有效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从饮食、情志及按摩等方面出发,为患者制定符合其个人康复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将不同类别的中医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运动评分、患者药物依从性、饮食控制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更完善(P<0.05)。除此之外,中医技术的应用应当不断地去推广,并且激发护理人员加强中医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为患者解决临床中遇到的 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T2DM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针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有助于老年患者日常血糖的自我管理,加深了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饮食以及药物依从性,同时可使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以及知识储备更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