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
小学生写错别字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这是学生语文基础不牢的体现。教会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写法,让他们少写错别字,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现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少写错字。
首先,要找到学生写错别字的“病根”,探索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如有学生把“感染”的“染”上半部的“九”写成“丸”。当他们写到“染”字的右上部分时,也许思索过、犹豫过,但是不认真、不去查实,就点了一点成为“丸”。其实“染”字三个部分的意思:“木”是一类植物,这类植物放到水中(“氵”)浸泡很多次才能把颜色泡出来。“九”在这里是很多次、反复的意思。因此,幫助学生找到写错字的“病根”,比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要好得多。
只有找到“病根”,才能事半功倍。如很多学生把“冒”字的上半部分错写成“曰”,就是不知道“冒”本来意思是“帽”。“冒”是戴在头上的,不能蒙着眼睛(目),上半部分是帽子的形状,“ㄇ”是开着口的,“ㄇ”里的两横代表着头发和头顶。“冒”字后来被赋予很多新的意思,为了和原来的意思区别开来,古人另外“制造”一个“帽”字来代替“冒”。
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随时随地地总结、比较鉴别易混字。如“柿子”的“柿”和“肺”,学生经常把“肺”的右半部分“巿”写成“市”。笔者发现这一错误后及时总结、比较:“市”和“巿”在“柿”“肺”中都是声旁。“柿”是柿子树,“木”是“柿”的形旁,声旁就是“城市”的“市”;“肺”字的形旁是“月”(表示肉体),而“巿”是声旁,“巿”读fú,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最后一竖就是中竖,写时先写一横,再写“巾”。这样总结、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够牢固掌握、记忆,再写“肺”时就能自然反应,准确书写。
对一些学生不经意间写错的字,教师重点纠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黄”字,学生往往把中间的“由”错写成“田”。笔者对这个易错处重点阐述,纠正错误:“黄”字本义是人的胸前佩戴着玉环,这个玉环是圆形的,中间空,拴个绳子悬挂在胸前;“由”主体部分是玉环的简化,上边的竖的主干竖画就是那根绳子,绳子的上端挂在脖子上,脖子一圈有项圈之类,“黄”的上部就是脖子上挂项圈的简化。“黄”字造成后,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人们觉得“黄”字“不堪重负”,于是又造出“璜”来承载“黄”的本义,而“黄”则专门用来表示颜色等其他意思。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多注意总结归纳,采用找根源、做比较、做诠释等等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让学生少写错别字。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