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
幼小衔接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的“双向衔接”,明确指出要注重生态构建与课程研究。学前教育的发展史伴随着课程的变革史演变至今,使当下的幼小衔接更加呼唤高质量的课程“加持”。
一、生态学理论为幼小衔接开拓了新视野
教育领域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也开始深入到微观和实践的层面。
想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需要运用教育生态学强调的“全面、联系、公开”的思考方式,以“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观念,重组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因子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系统的优化和提升。从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来看,教育是一个共同体,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既要研究幼小衔接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外部因素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影响。
二、幼小衔接问题的生态学视野解析
在生态学视野下考量,儿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各因素之间的差异碰撞,是幼小衔接问题产生的本源。幼小衔接课程实践方面呈现的问题,其实是教育生态不和谐的集中显现。
1.生态定位偏差影响幼小衔接课程的编制和实施
幼儿是成长中的生命,“只有使幼儿处于合适的生态位上,再给予其充足的物质养分和精神养分,才能帮助其在一定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具体到幼小衔接生态系统,相关各因子都要在环境中不断调整,共同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协同给幼儿以影响,支持促进幼儿与生态进行良性互动,让幼儿在亲历和体验中,以“行—知—行”的轨迹达到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统一,圆满完成内心的成长和衔接。当前幼小衔接中的“失位”“越位”“错位”等现象,造成了教师和家长的“基本归因偏差”,常常简单放大幼儿的能力问题,忽略外部环境因素,产生焦虑并逐级放大,势必导致“小学化”的做法,使得幼小衔接课程缺乏活力和张力。
2.脱离具体环境会模糊“真实的儿童”
“儿童研究”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关注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儿童本位”“儿童视角”等口号广泛传播,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依然充斥着“成人本位”的思想。究其原因,我们在进行儿童研究时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参与者”“共生者”的身份出现。所以我们往往困顿在狭隘的视域里,看到的并非“真实的儿童”,以致产生诸多治标不治本的课程实践。
3.大生态观的缺失导致幼小衔接产生“花盆效应”
幼小衔接生态系统中各相关方大生态观的缺失,容易造成幼小衔接课程的片面、膚浅,儿童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教育内容与生态环境脱离,从而产生“花盆效应”,即幼儿的生态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可塑性弱。幼小衔接课程系统平衡性和动态生成性的不足造成的教育单向和低效,让幼儿只能被动地获得一些机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为入学做准备。
三、生态学视野下幼小衔接体验式课程的理论诠释
1.教育生态重构中幼小衔接愈加重要和必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教育规划的目标。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之下的新教育发展格局。首先涉及的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其次是不同学段间的协同发展、科学衔接。最为突出的是幼小衔接问题,因为“儿童的发展轨迹与其早期在学校的经验密切相关,幼小衔接的经验会对儿童未来的兴趣、发展和成就等方面造成持续很长时间的影响”。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幼儿如果初入学就遇到很大的适应困难,就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长期陷入困境,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和学业水平。因此,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关键之举。
2.幼小衔接课程是“活教育”的回归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守正方能创新。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活教育”理论,提倡要做到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开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幼儿教育,强调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生活体验,强调培养儿童的生存与适应能力。这些思想都与教育生态学理论不谋而合,我们今天从生态学视野去考量幼小衔接课程,其实是陈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回归,要真正地了解儿童,再谈教育儿童。
有学者提出,教育应是一种生态模式,这是基础教育的未来。用生态学的观点对如何建设优质的幼儿园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正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我们要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引下,让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个小而全的生态系统中,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在不断地探索和感受中积极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进而推进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体验式课程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jyc211616037)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