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产能过剩严重、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凸显、技术引进受阻等诸多挑战。企业亟需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数字化转型就是有效路径之一。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根据全球最大专业会计团体之一——澳洲会计师公会对企业的一项最新调查,近六成中国受访企业预计2022年将增新技术投资。而47%受访企业称所在企业2022年的主要战略重点为“数字化转型,科技发展与创新”。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委员暨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吴嘉源表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预计所在企业将增加新技术投资的受访者比例较之去年增加了两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比例连续两年保持持续上涨。“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加上5G信号大规模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技术迅速发展等科技推动,强大的商业科技应用和创新水平将使得中国企业有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做好充足准备。”吴嘉源说。
2022年将是企业技术投入的大年
企业如何看待自身在2022年的发展侧重点?“为保持长期的增长和在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数字化转型、科技发展与创新是所在企业2022年的主要战略重点,该战略也是2021年最高比例受访者选择的战略重点,去年的比例为33%,今年与去年相比,该比例上涨的幅度接近15%。”吴嘉源说。他认为,对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重点关注表明,尽管短期内确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但许多企业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企业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来自于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所以我认同企业必将会加大科技投入。”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暨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虞正说。在澳洲会计师公会发起的对210名中国财务、会计和金融专业人士调查访问中,受访者企业表示将加大在2022年企业技术方面投入的比例在2021年是57%,今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都实现了正增长。反之,企业减少对新技术的投资比例则从去年的8%下降到3%。
虞正认为,2022年将是企业技术投入的大年,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企业将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激烈的竞争,必然将加大科技的投入,技术的投资,以期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市场,保持、巩固和发展,并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这由企业的内需所必然决定。“‘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明确中国对技术改造、技术投入的指引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也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虞正说。
ESG和消费领域将是企业投资和并购热点
虞正说,在企业技术投入的同时,企业把眼光更多转向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即通称的ESG领域。虞正预测,ESG和消费领域将是今年企业投资和并购的热点方向,前景持续向好。澳洲会计师公会的调查发现,88%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将展开ESG的相关举措。“我们看到大部分中国企业将展开一系列以ESG为导向的行动,表明企业正加速将ESG融入其业务模式,这将有助于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虞正说。虞正认为,中国在5G技术、云计算,还有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为企业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各自场景中实施搭建了非常好的技术平台。
调查显示,接近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已经或即将制定ESG长期的战略规划。“这个数字充分表明企业对ESG这个新兴领域的重视,这与中国推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密不可分。”虞正称,企业除了应厘清中长期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在目标领域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研发投资,还要建立长期的ESG战略或框架,明确不同业务部门的ESG相关权责。他说,ESG政策的实施和落地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领域,或者一个业务板块的事情,它更多会对企业各自的投资领域、战略规划、人才储备和管理理念造成深层次的影响。谈到ESG在企业如何落地,虞正认为,首先应该在公司的董事会层面设定ESG委员会,以便于进行重要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同时在实务操作层面,根据各自的业务模块制定出具有实操性的ESG计划,而这些计划可以随着时间或者政策环境的改变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对整个公司的员工应该普及ESG的教育和培训,让ESG的理念更多融入到企业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这样,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整、成规劃和成体系的ESG实施条例和规则,从而促使和保障企业现有业务和ESG的要求进行完美融合。
虞正强调,对ESG的投入离不开人才,对人才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这样的思维和思想的员工才能带领企业面向未来。但是,光有创新能力不够,还需要把创新能力落实在实处的数字化实施和应用能力。另外,企业在全球化的运作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团队,以及身处不同地域,那么员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他认为,企业对具备以上3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对高校的人才输送、企业招聘、企业内部人员培训提出很大挑战,“可以预见在一段时间内此类高复合型人才必然会出现缺口,如何制定良好的人才储备计划是企业即将面临的挑战。”他说。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ESG投资和ESG驱动的企业间的收购兼并行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未来ESG投资领域的机遇,虞正说,ESG投资非常火爆,“从能源结构看,如今正持续降低化石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的占比,通过逐步淘汰落后低效的煤电产能,推动清洁能源的替代,包括加大氢能的开发利用等多措并举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接入、高水平利用储能技术及新型的电力系统将会进一步得到构建,这些都是在ESG领域目前热火朝天发生的投资行为。”他表示,绿色金融的配套层面,比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投资等绿色的金融创新产品正逐渐出台,这会对ESG投资和并购形成有效和正向的激励。再者,如今的产业和财务投资人的投资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看股权价值本身或者股权现金流的传统的财务指标。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维度等非财务指标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长期价值、可持续发展能力会成为考量和评估趋势。国内监管法规的要求,融资环境的变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也会促使各行各业做出改变。
“我们看到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实施ESG的战略变革,投资新材料的研发创新,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电气化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推广绿色建筑,提倡员工的绿色出行,以及关注生产环节的碳减排产出更多高技术附加值的绿色产品,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所以,从过去的能源行业,逐渐到消费品以及科技行业的投资都会围绕ESG展开。”虞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