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蔚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正式生效实施。根据《协定》安排,双方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税目比例均达到90%以上,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也体现了各自给予自贸伙伴的最高水平。同时,双方还同意加强投资合作,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电子商务、经济技术等领域合作。
据悉,该协定正式生效后,中国出口企业凭借中柬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可享更多优惠关税待遇;自柬埔寨进口的多种产品也将获得中国进口关税减免,更好地惠及国内消费者。
关税减让红利惠及中柬消费者
近年来,在中柬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推动下,两国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
2021年1—11月,中柬贸易额达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2%,提前实现两国领导人制定的2023年贸易额1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对柬直接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21年前11个月已超5.2亿美元。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中方继续保持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双方经贸务实合作取得创新成效,普遍惠及两国民生福祉。”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邬国权称。
据了解,协定生效后,中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全部税目数的 97.53%,其中97.4%的产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部分降税产品,中方参与降税产品比例达到97.8%。在具体产品上,中方将服装、鞋类、皮革橡胶制品、机电零部件、农产品等柬方重点关注产品纳入关税减让。柬方最终实现零关税产品达到全部税目数的90%,其中87.5%的产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部分降税产品,柬方参与降税产品比例达到90.3%。具体产品上,柬方将纺织材料及制品、机电产品、杂项制品、金属制品、交通工具等中方重点关注产品纳入关税减让。
“今后两国将以中柬自贸协定和RCEP协定同时生效为契机,持续推动中柬基础设施、产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打造经贸合作新亮点,协调推进重大项目,扩大柬农产品对华出口,着力提升对柬援助综合效应,巩固和深化抗疫合作,推动中柬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邬国权称。
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索绍披日前表示,柬方高度重视两国经贸关系,将与中方一道落实好中柬自贸协定和RCEP协定。感谢中方为柬抗击疫情提供大力帮助。柬方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华出口,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对柬投资,愿与中方推动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
柬埔寨首相助理部长兼财经部国务秘书旺西伟速表示,中柬在贸易上的合作促进柬埔寨经济增长,柬在农业领域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一些制造业也开始瞄准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是柬埔寨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柬埔寨的投资者大部分来自于中国。
旺西伟速指出,如果柬埔寨能够控制疫情局势,这将提供一个吸引投资的大好机会。而中国不仅是协助提振柬埔寨经济的主要国家,也是柬埔寨的主要捐助国。除了过去提供的诸多援助,在此次疫情中,中国为柬提供了大量的新冠疫苗。
柬经济仍存不确定性,复苏需国际合作
近期世界银行发布的《柬埔寨国家经济更新报告》(下称《报告》)提出,柬埔寨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在经历2020年3.1%的衰退后,有望在2021年迎来4%的增长。然而,由于柬重新实施国内封锁以控制疫情传播,柬的复苏仍然呈现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特点。
《报告》指出,新签署的中柬自贸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对需求产生强力刺激,农业领域相对更具有复原力,其次是制造业。同时,受柬国内经济活动逐渐复苏的影响,批发和零售业务也在缓慢转好。
《报告》认为,柬政府相对充足的财政空间,可以支持其改善商业和投资环境、提供社会援助项目、促进公共投资和帮扶贫困人群来实现救济、复苏和增长。同时,为了保持金融业的稳定,柬政府需对房地产的长期繁荣和建筑业不断增长的信贷保持密切监测。
此前,IMF理事会批准规模为6500亿美元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SDR)普遍分配方案,以增加全球流动性。这是IMF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别提款权分配,而柬埔寨将获得0.24%或15.6亿美元。
国际发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组织——乐施会(Oxfam)柬埔寨国家主任林淑玲指出,此项特别提款权分配方案将帮助包括柬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影响并恢复其经济。她提醒说,如果疫情持续,柬600万非正规经济体系工人将面临失去生计的风险。因此,柬政府必须将救济计划的重点放在支持作为柬经济支柱的非正规经济体系的工人和中小型企业。
柬埔寨首相洪森近日表示,在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柬自身的努力下,柬埔寨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近九成,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RCEP、中柬自贸协定生效,还有即将生效的《柬埔寨—韩国自由贸易协定》,为柬开拓了更广泛市场,使柬成为区域内更重要和更有潜力的生产、商业和投资中心。
柬将脱离“最不发达国家”,政府调整经济策略
联合国开发署近期发布《柬埔寨发展融资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柬预计将于2030年之前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外国予以柬的援助也将从现有以无偿援助或优惠贷款为主,转变为利息更高的发展贷款。对此,柬政府有必要调整发展融资策略,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报告预计,到2025年,柬所需经济发展投资或将翻倍,增至234亿美元,占柬GDP的近七成。政府税收、私人投资和移民工汇款,已成为柬最重要的发展融资来源,预计2025年将增至36%。
在扣除國内融资及外国发展援助后,剩余的发展融资缺口,将由外来直接投资填补。为确保有能力持续融资发展投资,联合国开发署建议,柬政府可采取多项策略,包括加强征税机制,提高“罪恶税”,发行政府债券,提供信贷担保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检讨税务奖掖政策和鼓励外来直接投资。
2021年10月,柬埔寨新投资法生效。新投资法制定透明化法律框架保障国内外投资,以鼓励投资和实现工业多元化发展目标。在新投资法下,约20个领域投资项目将享有投资奖励,包括长达9年的“免税假期”、入口原材料和生产机械税务减免。
随着疫情趋缓,柬政府正式实施“与新冠病毒共存”战略,加快经济重返过去高速增长轨道。2021年11月,洪森宣布推出《新冠肺炎疫情下朝向新常态生活战略》,并表示尽管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病毒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柬需要适应新常态,推动疫后经济复苏。根据该战略,柬振兴和复苏经济策略将集中于农业、旅游业、成衣业和非成衣制造业等四大领域。
2021年12月,柬内阁审议通过《商业企业法》和《商业法规和商业注册法》修正草案。柬政府发言人派西潘表示,这两项法律的部分条款从未使用过或已跟不上政府的改革步伐。此次修正的目的有三点,一是促进自动化和透明化,二是使这两项法律符合全球业务的最高标准,三是促进柬从疫情危机中尽快复苏。
近年,柬埔寨还十分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发布《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政策框架(2021—2035)》,提出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立数字信任和信心、培养数字公民、建设数字政府以及促进数字商业五大发展目标。洪森表示,该政策框架是柬到2035年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的路线图,将适应疫后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福祉。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常态背景下,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部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索庆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