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昊, 苏振烜, 洪 飏
(1.辽宁理工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2.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收藏的一批战国中晚期竹简。自2011年1月5日—2020年11月20日,“清华简”已整理发布了十辑成果,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日新月异。在过去十年 “清华简”的内容及其在简帛学、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持续被国家列为“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和古文字学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强基计划”,以“清华简”为代表的出土简帛文献研究逐渐成为古文字研究及历史、考古研究的热点。从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数据来看,目前针对“清华简”的研究主要是平面式研究,研究内容多为“清华简”某文某段的语言文字、校补辨疑等,相关的综述类文章数量并不多。为了从整体上厘清近十年“清华简”研究的历时状况、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本文借助可视化软件分析工具,采用图文结合、性量交融的方法对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筛选的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数据(2011—2020年)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展现近十年“清华简”研究的状况、特点与趋势,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清华简”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研发的CiteSpace软件(5.7.R4版本)为主要可视化分析工具,它“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1],主要用来制作知识图谱,以展示导入数据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此外,由于CiteSpace软件功能方面的限制,故使用WPS Office软件作为辅助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部分图表,以期更好地呈现文献数据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1.研究数据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检索结果为数据来源,数据检索时在中国知网(CNKI)界面选择“高级检索”栏目,在“主题”检索框中输入检索内容“清华简”,其他检索框均不输入检索内容,且将“时间范围”设定为2011.1.1—2020.12.31(即近十年),点击“检索”共获得1019篇文献。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笔者手动剔除了目录、前言、导读、会讯、序文、寄语、报道、年谱、读后感、主持人语等65篇非论文类文章,余下可用于分析研究的文献共计954篇,随后将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入电脑中,以便于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清华简”研究相关的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清华简”研究相关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阐述、评价并预测“清华简”研究的发展状态。
1.年度发文量趋势
年度发文量“是衡量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知识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学者对该研究领域的进度”[2]。笔者通过对近十年“清华简”研究发文量的统计,使用WPS Office软件中的表格工具绘制了“清华简”研究在2011—2020年的年度发文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近十年“清华简”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具体特点如下:(1)年度发文量从2011—2014年呈平稳上升趋势,2014年年度发文量出现第一个峰值;(2)2014—2018年年度发文量呈小幅回落趋势,2018年年度发文量跌进谷值;(3)2018—2019年年度发文量陡增,2019年年度发文量与2014年基本相当,出现第二个峰值;(4)2019—2020年年度发文量再次呈回落趋势,2020年年度发文量与2017年基本相当。总体而言,“清华简”研究已经得到了我国学者及研究人员相当程度的关注。
图1 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清华简”研究发文量趋势图(2011—2020年)
2.核心作者及学术中心
针对作者的分析有利于了解某一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的分布情况和科研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运行CiteSpace软件,将“Time Slicing(时间切片)”中的“时间跨度”设置为2011.1—2020.12,具体“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在“Node Types(节点类型)”中选择Author(作者),在“Thresholds(阈值)”设置中将引文数量、共被引频次和共被引系数三个维度分别设定为(2,2,20)、(4,3,20)、(3,3,20),在“Pruning(剪切)”中勾选“Pathfinder(寻径)”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修剪切片网络)”,其他参数均为默认值。经过分析得到含有41个节点、0条连线且密度为0的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2)。在图2中,发文数量越多、时间越早的作者显示字体就会越大,由此可知李学勤、杜勇、陈民镇、程浩、刘光胜等是实际上的核心作者,其中尤以李学勤成就最为显著,他在殷墟甲骨研究、青铜器研究及以“清华简”为代表的简帛和出土文献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众多引领风气之先的学术成果,而他在古文字学、简帛学、考古学、思想史及古史研究等诸领域做出的成绩遍观当代学者群体鲜有能与之比肩者。但从以“清华简”为代表的出土简帛文献研究来看,不管是以李学勤为代表的核心作者还是其他作者之间都没有形成较为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不利于“清华简”研究的长远发展。
图2 国内“清华简”研究学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2011—2020年)
对高产机构进行分析能够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学术中心的分布情况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运行CiteSpace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经过分析初步生成高产机构发文频次表(见表1,该表经WPS Office软件表格工具优化调整),表1中的高产机构发文频次排列位数取前十位,并且按照降序依次排列(1)先以发文数量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列,发文数量相同时以机构名称的拼音首字母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列。。由于表1中的高产机构表现形式是高校的院、系、所、中心等二级单位,故使用WPS Office软件表格工具进行二次处理,合并生成高产机构表现形式是高校一级单位的发文频次表(见表2),经合并后的高产机构发文频次排列位数取前八位,同样按照降序依次排列(排序方法同表1)。同时也生成了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在图3中,发文数量越多的机构,其图谱字体颜色就会越深且字号越显著。
由图3及表1、表2可知,高产机构以高校为主,其中除天津师范大学外,其余高校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说明“清华简”研究的专业性较强、社会参与度不高。此外,在高产机构中,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发文量均在10篇(含)以上,其中清华大学作为“清华简”的收藏及整理机构发文量独占鳌头,其学术科研能力之强由此可窥见一斑。这些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清华简”研究的学术中心,但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且部分研究机构内部还存在不同的研究部门,这些分散的研究部门削弱了研究机构开展“清华简”研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表1 高产二级机构发文频次表(前10位排序列举)
表2 高产一级机构发文频次表(前8位排序列举)
图3 国内“清华简”研究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2011—2020年)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或专题。”[3]在一组论文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往往代表着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4]。运行CiteSpace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后,经过分析得到含有78个节点、116条连线且密度为0.0386的关键词聚类网络知识图谱(见图4)。随后,依照表1的操作步骤导出表格,以表格形式展示频次分布在前十位的热点关键词(见表3,该表经WPS Office软件表格工具优化调整),表3中的热点关键词频次分布位数取前十位,按照降序依次排列(2)先以频次分布数量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列,频次分布数量相同时以关键词名称首字拼音首字母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列,首字拼音首字母相同时以次字拼音首字母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列,以此类推。。
图4呈现了“清华简”“《系年》”“《保训》”“《蟋蟀》”“数字卦”“战国竹简”“出土文献”“清华简《系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季连”10个聚类关键词,表3展示了“清华简”“《系年》”“出土文献”“清华简《系年》”“《周公之琴舞》”“《保训》”“清华简《筮法》”“数字卦”“《左传》”“《楚居》”等频次分布在前十位的热点关键词,它们共同反映了我国“清华简”研究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聚类关键词内部、热点关键词内部以及两类关键词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现象,因而可将“清华简”研究主题领域进一步归纳为“出土文献研究”“清华简整体研究”“清华简个体研究”三个主题领域,详述如下。
表3 关键词频次分布表(前10位排序列举)
图4 国内“清华简”研究关键词聚类网络知识图谱(2011—2020年)
1.“出土文献研究”主题领域
“‘出土文献’是近二三十年才逐步兴起的新概念。裘锡圭先生认为:出土文献指出自古墓葬、古遗址等处的古文献资料(《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出土文献研究涉及语言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尤其是战国秦汉简的大量发现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成为相关学科持续发展的学术增长点,对有关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5]2008年9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工作重心“是对清华简进行整理、研究与保护,今后随着工作的开展,再逐步扩大出土文献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内容(如甲骨文、青铜器和其他简牍等)”[6]。在此背景下,相关学者围绕“出土文献研究”先后发表了众多学术论作。而将“清华简”作为“出土文献”的一部分进行研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如尉侯凯在其论文《儒学南渐对楚国思想文化的影响——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相关考析》中关注“清华简”“郭店简”“上博简”等简牍材料在出土文献层面的价值,剖析比较其中所见的儒家文献内容,揭示了儒家文献在战国时期对楚国所产生的深厚社会影响力,进而证明儒学南渐对楚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7];代生论文《咨政耆老与先秦治国理政——以清华简“书”类文献为中心的考察》以“清华简”所涉“书”类文献为中心,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研究,揭示了“清华简”所涉“书”类文献“经世致用”的目的,促进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8];等等。
2.“清华简整体研究”主题领域
“清华简整体研究”之“整体”既可指当前已整理结辑出版的全辑,这是广义上的“整体”;也可指当前已整理结辑出版的含有多个篇章内容的单辑或多辑,这是狭义上的“整体”。“清华简”系战国中晚期楚地简册,“本身是一批以经、史类典籍为主的文献,与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关系极为密切”[9];对“清华简”进行“整体研究”是从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大局出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0]。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深入探索与解读“清华简”之“整体”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出土文献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达的历史意义,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符合《意见》价值导向,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积极意义。相关研究如杜航《〈清华简(一~四)〉研究述评》,即从广义整体角度出发,从文字考释类、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类、思想史类、历史研究类以及其他研究等五个方面,对“清华简”第一辑至第四辑作了系统性归纳总结[12];裘晓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字词研究综述》从狭义整体角度出发,对“清华简”第六辑所涉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归纳了研究概况中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13];等等。
3.“清华简个体研究”主题领域
“清华简个体研究”所称“个体研究”,广义上指针对“清华简”某一篇章的研究,狭义上指针对“清华简”某段、某句、某词、某字等微观个体的研究。“清华简”相关“个体”文字书写风格工整、文本内容各有特色,在语言、文字和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研究价值。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4]推动“清华简”相关“个体研究”是当今时代学术界涉及“清华简”之学术研究的一大新潮流,这一潮流对发掘“清华简”语言、文字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相关研究如赵平安《清华简〈四告〉的文本形态及其意义》即从篇章角度出发,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中所收录的一篇题为《四告》的告辞进行个体分析,从而阐释了《四告》篇章所蕴含的意义[15];张新俊《清华简〈系年〉“曾人乃降西戎”新诂》则从文句层面出发,对“清华简”《系年》中“曾人乃降西戎”作了训释,通过与相关文献材料的比较分析,得出“曾人乃降西戎”其中的“降”字为“徵”字之误的结论[16];等等。
1.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是某一个时间段内被引频次突然增多的关键词,可以用来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17]运行CiteSpace软件,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后,选择“Control Panel(控制面板)”中的“Burstness(突现)”,关键词数量取前五位,经过分析得到关键词突现图(见图5)。
《楚居》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的一篇竹书,主要叙述了楚国从先祖列王直到楚悼王、肃王时期的居地都邑,其篇首追溯古史,整篇对了解楚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作用,结合图5可知,涉及《楚居》的研究主要在2011—2012年出现。
《周公之琴舞》组诗保存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其作者存疑。李学勤先生通过对《周公之琴舞》与传世《诗经·周颂·敬之》注疏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考证了该组诗的作者不一定为周公或周成王。而李守奎先生则认为先秦时期琴的出现时间晚于瑟,西周时期是否已经出现琴,目前暂无充分、确切的出土文献资料予以佐证,《周公之琴舞》应是战国时期整理的写本。结合图5可知,围绕《周公之琴舞》的学术争鸣主要出现在2013—2014年。
清华简《筮法》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中的一篇竹书,共列举了五十七个卦例的筮辞,所有卦例都是基于八卦的四位卦构成,且都属于当前学术界已经多有研究的数字卦系统,其结构与天星观简、包山简、葛陵简等楚简所记载的数字卦基本一致,因此《筮法》成为数字卦研究突破传统局面的一把密钥,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占筮系统的特点。结合图5可知,2014—2016年学术界围绕清华简《筮法》和数字卦开展了较多研究。
《越公其事》是保存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中的一篇战国竹书,其内容与传世文献《国语·吴语》和《国语·越语》密切相关,都是记载勾践灭吴的历史过程,其叙事体例为言事相兼,是一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事语类”出土文献,其简文的许多内容散见于传世古书文献中,该篇竹书是不可多得的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读研究的一手资料。从图5可以看出围绕《越公其事》的研究从2017年一直延续至2020年,说明该篇竹书在当今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其文献价值由此可窥见一斑。
2.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对关键词时间线进行分析能够反映某一研究领域内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运行CiteSpace软件,参数设置与关键词突现图生成前相同,随后选择工具栏中的“Visualization(可视化)”,点击“Graph Views(图形视图)”中的“Timeline View(时间线视图)”,经过分析得到关键词时间线图(见图6)。
由图6可知,不同时期“清华简”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不同,因此可以把我国“清华简”研究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爆发期和平缓期两个阶段。图6还反映出随着科研实践的发展演进“清华简”研究各知识体系间的传输和交流效率极速提高;但随着研究深度的迅速增加和研究热度的缓慢下降其传输和交流效率趋于稳幅下降,相关研究步入深水区。从图6中知识节点的分布路径来看“清华简”“系年”“筮法”等关键词首位度较高,说明其内容的认知水平和传输效率较高,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研究者对于研究内容的关注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和广泛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2011—2013年是“清华简”研究知识节点井喷式发展的繁荣阶段,2013年之后“清华简”知识节点研究在数量上大幅跳水、在路径趋势上迅速回落。具体而言,2011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清华简”第一辑、第二辑的整理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促使“清华简”研究以火山爆发式的速度向外发展蔓延。2012年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同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8]。鉴于“清华简”蕴涵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关研究者在十八大报告精神指引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的思想感召下,自觉加强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刻性,涉及“清华简”的研究在2013年达到了新的高潮,之后由于前期围绕部分研究主题发力过大,导致后续研究步伐缓慢、发展势头减弱。同时随着“清华简”整理出版成果的陆续更新,研究者所面对的研究材料愈发广泛,学术研究所关注的知识节点也趋于全面均衡,“清华简”研究步入了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图6 国内“清华简”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2011—2020年)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清华简”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清华简”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年度发文量波动增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出土文献研究”“清华简整体研究”“清华简个体研究”等主题领域。第二,从核心作者角度看,发文量居前的作者对“清华简”研究贡献较大,但学者之间合作意识较差,没有较好地汇合集体智慧;从学术中心方面看,相关研究机构基本垄断了“清华简”研究的学术资源,且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合作,导致相关研究的社会参与度和集体贡献率偏低。因此应打破学术研究壁垒、加强合作,破解现有研究的碎片化、内卷化困境。第三,“清华简”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爆发期,相关研究爆发式增长,以量取胜;二是平缓期,相关研究趋于全面均衡发展,以质为优。因此,学术界今后应更加关注“清华简”研究的质量,促使其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未来,“清华简”研究应当主动拓展研究方向,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推动形成开放、合作、全面、综合的研究氛围,破解学术科研壁垒和内卷化倾向,从而为“清华简”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相关作者和机构应为人员、机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便利,促进综合性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加速形成。社会各界要并肩携手,积极探索“清华简”研究更加繁荣发展的实施路径,在实践中摸索有效方案并积极转化为理论体系,切实促进“清华简”研究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