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政策对小洋山产业发展布局影响研究

2022-04-01 03:08张瑜照徐鹏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洋临港保税区

张瑜照,徐鹏飞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1 上海自贸区发展情况

从范围来看,上海自贸区划片区域逐步扩大:2013年,上海自贸区面积28.78km2,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15 年,上海自贸区面积扩大至120.72km2,新增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区、张江高科技片区3 个片区。2019 年,上海自贸区新增临港新片区,包括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总面积873km2。2020 年,区内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面积25.31km2,包括芦潮港、小洋山岛以及浦东机场南部3 个区域。

2 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分布

2.1 上海自贸区

截至2020 年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6.9 万户(其中新设外资企业1.2 万户),是2000 年同一区域的1.7 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905.78 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分别增长37.6%、9.5%、2.1%;328 项制度创新成果从上海推广至全国。

2016 年至2020 年,上海自贸区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除2018 年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均正增长,2020 年较上年增长约1 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9 年探底后反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商品销售总额以及期末监管类金融机构数稳步逐年上升。外贸进出口总额2016 年7836.8 亿元,逐年增长至2019 年14841.8 亿元,2017 年增幅高达72%。从贸易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可以提升转口贸易运作速度,为传统保税仓储物流贸易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银行带来新业务并有助于跨境人民币直接融资与投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交易、定价清算与创新服务等,有利于上海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2016—2020 年上海自贸区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2016 年至2020 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

2.2 临港新片区

2020 年,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703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2 亿元;签约重大项目365 个,涉及投资额超过2542.38 亿元。从临港产业区主要发展来看,2013 年上海自贸区设立后,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同比增长6.14 倍,新增内资企业注册户数同比增长14.7 倍,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0.2 倍,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1]。

截至2021 年5 月,临港新片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 亿元)企业共51 家,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12 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9 家,海洋工程设备制造2 家,大型工程机械制造10 家,船舶关键制造8 家,其他行业10 家。

根据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到2025 年,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将在2018 年基础上翻2 番,年均增速达到25%左右,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节点。临港新片区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正在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

2.3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累计新增登记注册企业超550 家,合计注册资本金近400 亿元。2021 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枢纽能级不断提升,上半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115.6 万标箱,同比增长20%;国际中转185.8 万标箱,同比增长18.9%。2010 年至2019 年,洋山保税区进出口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年进口额大于出口额,2019 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10 年增加8.32 亿元。受土地资源有限性影响,洋山保税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新增内资企业注册户数和注册资本呈正态分布,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具体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洋山保税区进出口额情况

图2 洋山保税区新增内资企业注册户数及资本情况

3 自贸区政策对小洋山产业发展布局研究

3.1 政策导向下产业选择

对《中国制造202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在政策导向下的小洋山区域可重点发展以下产业:转口贸易、新型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跨境数字贸易;国际分拨、配送;国际中转集拼;国际高端智能制造及相关服务;保税维修、保税检测、保税展销、保税研发、保税商贸等综合保税服务;国际船舶登记管理;航运融资、保险等。

3.2 产业发展体系及重点产业类别

除政策导向外,还需考虑港区发展、资源节约、效益优先、优势利用、环境友好等原则,从而进行小洋山产业发展选择。港区发展,是指产业定位需满足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侧港区整体发展需要,应优先考虑集装箱相关的港口仓储、堆存及配套服务,以及外贸集装箱保税服务(转口贸易、国际中转集拼等);资源节约,是指小洋山地块开发成本高,配套道路、供电、供水等设施容量有限,应重点考虑占用土地面积小,对道路(特别是东海大桥)、水电等资源需求少的产业,如国际商贸服务、跨境电商、绿色再制造等;效益优先,是指考虑能带动区域经济、就业率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如保税加工、制造等临港增值服务、高端智能绿色再制造及相关服务、LNG 综合利用业等;优势利用,是指充分考虑小洋山地块离岛型的特殊性,利用洋山深水港区国际航线聚集优势,考虑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船舶登记管理服务等贸易物流及配套服务产业;环境友好,是指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比较敏感,尽量避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进驻,考虑港口文旅开发、绿色再制造、综合配套服务等产业。

综上所述,依托于优越的地理区位、岸线资源、集疏运条件,以及上海自贸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及空间布局,小洋山地块产业发展的重点仍然应该集中在临港产业门类。根据区域细分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结合产业影响要素及选择原则,经初步筛选和评估,小洋山地块可发展的重点产业主要分5 类:航运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综合保税服务业、LNG 综合利用业、配套服务业。

3.3 产业布局建议

在全球化、区域化大趋势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小洋山未来产业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各区域间合作分工,释放政策红利,让“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实现高质量发展[2,3]。综合小洋山重点产业发展定位、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做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对小洋山地块范围内进行初步空间布局规划,共形成南侧特保区产业组团、北侧港区产业组团、LNG 产业组团和综合配套区组团四大产业组团(见图3)。

图3 小洋山区域产业布局图

1)南侧特保区产业组团。主要利用特殊综合保税区相关政策开展相关业务。用地分为港口装卸、外贸集装箱保税服务(国际中转集拼、转口贸易等)、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及研发及远期工作船基地服务六大功能。

2)北侧港区产业组团。主要包括国际分拨配送、中转集拼、临港增值服务等功能。

3)LNG 产业组团。用地分为油品仓储区、LNG 燃气发电厂、LNG 冷能利用作业区(冷链分拨中心、空气分离、低温破碎等)等功能。

4)综合配套区组团。主要包括国际船舶登记及相关服务、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服务、文体中心、游客服务等功能。

小洋山区域未来拟通过“四大”产业组团,形成产业集群环境,构建形成区域要素市场网络,具备整体协调优势,帮助区域内企业及时掌握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行情、技术动态并做出快速反应,加快集聚企业间技术的传递并形成溢出标杆效应。

猜你喜欢
小洋临港保税区
上海临港的海
当13岁的他成了事实孤儿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窍门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隐形药水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