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毛星月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农村劳动力外流,我国耕地撂荒弃耕现象日益严重。据2021 年8 月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至2019 年末全国耕地面积1.28 亿公顷,较第二次国土调查相比减少了0.075 亿公顷,平均每年耕地流失超66.67万公顷,迅速逼近1.2 亿公顷耕地红线。和全国整体耕地流失相比,部分地区形势更为严峻,西南一些乡镇常年性耕地撂荒高达30%,季节性耕地撂荒更超过60%。耕地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耕地问题迫在眉睫。为了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和消除耕地撂荒现象,近年国家大力推动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但目前来看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地区撂荒、低效率耕作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由此引发两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什么原因影响了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的意愿?政府应当如何提升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回答这些问题并提出有用的见解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耕地经营权流转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提高耕作效率、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重要策略。早在1995 年,国务院就提出了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但真正大力推进则是在2014 年以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外虽然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国内一些研究成果也往往会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而与当前实际产生差异。对于政府来说,在大力推进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情况下,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性依然不高,找准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寻找有效的推进策略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不仅只是填补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方面的相关理论,还与政府推进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直接相关,有助于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寻找依据,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
Jin 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指出,宏观环境因素对农地流转具有明显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贷机会等,对农地流转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1]。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微观因素对耕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与Jin 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宏观环境因素更多的是造成耕地撂荒现象。Tesfaye Teklu 就埃塞俄比亚耕地流转进行研究发现,家庭可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资金等特征都影响了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2]。但由于我国国情的差异,本研究发现,农户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反而越低。Jeanson Lanjouw 提出,自由发展的耕地流转活动,往往会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对耕地流转造成阻塞作用,政府进行适当的调控有助于提升耕地流转效率,政府的支持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证明了这一机制在国内环境依然适用,政府出面构建耕地流转平台,能有效的提升农户耕地流转意愿。
近年来,随着我国耕地流转政策的改变,尤其是国家大力推动耕地流转工作后,关于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4-6],研究范围覆盖了耕地流转的作用[7]、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耕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在促进农户耕地流转的动因方面,游国勇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部分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耕地收益的提升是促进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动因,生态农业模式下提升了耕地的收益,同时也促使耕地规模化,推动了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行为[8]。与游国勇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发现耕地收益更高的地区,农户耕地转入与转出意愿都明显更高。叶剑平研究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对农户耕地流转有推动作用,由于不少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或者外地转移,造成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人地矛盾加重,不少农户将耕地流转给亲友或其它农户经营[9]。这一现象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由于样本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基本只有老人儿童留守农村,劳动力超过一定限值后由于农村务农劳动力较少,有劳动力的家庭基本已经通过自有耕地或承包耕地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出现持转入意愿的农户数量减少,大量耕地撂荒的现象,这时劳动力的转移并未推动耕地流转。韩星焕、田露对吉林省农户调查研究发现包括人口、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年龄等特征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都有极大影响,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直接影响了农户转入耕地的决策,受教育水平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有所影响,但影响力弱于农户劳动力数量[10]。本研究证实,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越多的家庭耕地转入意愿越高,但受教育水平与耕地转入转出意愿都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倾向于保持现有耕地。此外,部分学者就区域因素对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李秀彬等通过对重庆石柱县耕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发现,耕种条件、交通便捷度对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11]。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不同之处,交通便捷度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田块规模、耕地肥力、灌溉条件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有一定影响,但弱于农户主体因素。
为了政府在制定推动耕地流转工作时能有更切实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更集中于寻找影响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具体因素,为此将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分为转入、转出、保留三种意愿,并从农户主体因素、耕地因素、政策因素三大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因素是影响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主因,其中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总人口与流转意愿均呈负相关关系,劳动力数、总收入与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非农收入越高转入意愿越低、转出意愿越高。耕地因素方面,整体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明显,仅耕地肥力、田块规模、灌溉条件有微弱影响。政策金融因素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有较强影响,但弱于农户主体因素,其中金融扶持力度的影响最强,但在政策金融推动力度超过一定程度,即经营权交易价格过高时,会出现大量农户转出意愿增强,但由于过高的交易价格使得农户转入意愿削弱,供大于求同时大量农户持观望态度,由于耕地资源的生产特征,使得大量耕地闲置或低效率耕种,农户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会有所降低。可见,政府在制定相关推动政策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并尽可能多的引入区域外资本的介入,以消化本地耕地经营权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还未完全形成市场化机制,耕地经营权流转活动更多的是农民自主进行的双方协定活动,影响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因素多样化、复杂化,包括来自个人、家庭、社会、政策、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12]。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行为理论,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本研究基于农户理性选择进行,假设所有农户在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活动时都处于理性状态,为追求耕地经营权收益最大化进行。这种理性选择,受农户主观思维的影响,包括农户学历水平、能力特征等,是基于农户个体主观意识的理性选择,而非基于客观经济标准的理性选择。
假设二:影响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因素非常多,且作用机制极为复杂。本研究假设所选择的各项指标能较为全面的覆盖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户主体特征、区域地块特征、政策经济特征对农户耕地经营权转意愿有直接影响。
选取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构建出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k为自变量个数,本研究中自变量共14 个,j为因变量分类数,ln 为自然对数,i=1,2,3…14,j=转入(1),转出(2),不流转(0)[13]。
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拟重点研究农户主体因素、区域耕地特征因素、地区政策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从中归纳出与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具有直接关联的14 个指标作为影响因子,详见表1。
表1 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影响因子
1.农户主体因素。农户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其主体特征对流转意愿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归纳出农户主体因素中具有较显著影响的6 个指标,包括文化程度X11、家庭总人口数X12、家庭劳动力人数X13、家庭收入水平X14、非农收入比重X15、人均农作物收获量X16。各因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不同,同时还存在交叉性影响。例如学历越高,一方面其外出务工的能力越强,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低,耕地经营权转出的意愿可能越高,但同时学历越高,也可能由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拥有较强的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希望获得更多的耕地经营权用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2.区域耕地特征因素。区域耕地特征,对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同样有影响,本研究归纳了具有较显著影响的4 个因子,包括耕地肥力X21、田块规模X22、灌溉条件X23、交通条件X24。各因子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机制同样存在交叉性、复杂性的现象。以交通条件为例,交通条件越好的地区,农户接受信息越多,对外出务工积极性会有促进作用,从而提升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同时由于交通条件越好运输越方便,也会提升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
3.地区政治经济因素。地区政治经济因素属于宏观因素,对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归纳整理出具有较显著影响的4 个因子,分别为产权保障因子X31、交易价格因子X32、政府宣传因子X33、政策扶持因子X34。以政策扶持因子为例,由于农业规模化往往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收益期又往往较长,不少农户会由于资金限制降低耕地经营权转入的意愿,政府通过金融扶持政策为农户规模化生产,则可能会提升农户的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
为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建立了围绕农户主体特征、区域土地特征、政策经济特征三大方面的14 个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择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为样本。三台县是四川省人口超过百万的农业大县,属川中丘陵地区,人均耕地稀少、地块细碎分散,灌溉条件、地块规模、耕地肥力具有典型的丘陵地区代表性,由于大量劳动力外流,当地耕地撂荒现象较为普遍。在2021 年2~3 月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仅选取了三台县龙树镇、建中镇、北坝镇三个镇作为调研对象,每个镇随机选择两个村各发放100 份调查问卷,总计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问卷584 份,经过数据处理和筛选,排除未完全填答、规律性填答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37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5%。
利用SPSS19.0,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频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农户流转意愿
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调查,主要分为愿意转入、愿意转出、保持原状三类,分析结果如图1 所示。调查表明:农户有较高的流转意愿,有203 户愿意转入,占比37.8%,243 户愿意转出,占比45.3%,倾向保留耕地经营权的农户91户,占比16.9%。在具有流转意愿的农户中,愿意转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比愿意转入的更多。但在访谈中发现,愿意转入耕地经营权农户,倾向于地块较大、肥力好、灌溉条件好的耕地,对地块细碎分散、肥力弱、灌溉条件差的耕地则不愿意转入;而愿意转出的农户中,则普遍存在耕地细碎分散、肥力弱、灌溉条件差的现象。供需在形成严重矛盾,虽然表面上农户都有较高的耕地经营权转入、转出意愿,但由于这一矛盾的存在,成功交易的比例较少,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图1 农户流转意愿
2.农户主体特征
对农户主体特征的调查主要包括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年收入、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家庭人均年粮人收获量六个方面,调查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农户主体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方面,小学学历与大学学历比重相对较小,合计共占19.9%,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占比最高,分别为29.4%和50.7%,呈现出高学历和低学历占比较低的现象。(2)家庭总人口数方面,2 人和5 人以上总人口数的家庭占比相对较小,家庭总人口数集中在3 人、4 人和5 人。(3)家庭劳动力人口数方面,集中在2 人和3 人,占比分别为38.4%、34.1%,与绵阳市农村地区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分布情况相符。(4)家庭年总收入方面,2 万元以下占比较少,总计占比为21.6%,占比较高的为2 万~10 万元的三个类别,分别为25%、30.9%和22.5%,与三台县相关统计数据相符。(5)农业收入比重方面,仅有8.6%的家庭有80%以上的收入来自农业生产,40%~60%、20%~40%和20%以下三个区间占比分别为28.1%,26.8%和18.1%,三台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有超过7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数家庭都有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6)人均粮食方面,仅有13.2%的家庭人均粮食产量在300 千克以下,大部分集中于300~500 千克这一区间,占分析样本户数的70%,结合三台县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与实际相符。
3.地区耕地特征
本研究中,对地区耕地特征的调查包括耕地肥力、田块规模、灌溉条件、交通条件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区域耕地特征
调查表明:(1)区域耕地肥力方面,调查样本的耕地肥力处于中等水平,一般和较好的耕地占比83.6%,表明调查地区的耕地拥有较好的肥力,适合于农业耕种。(2)田块规模方面,调查样本的田块规模以较小、中等为主,两者占比为62.6%,很大和巨大的田块占比相对较少,表明调查地区的田块规模呈现细碎化、分散化特征,与三台县处于丘陵地区的田块特征相符。(3)灌溉条件方面,调查样本的灌溉条件处于一般和较好水平两者占比较高,达到74.8%,很差和较差的占比为16.6%,表明样本地区拥有相对较好的灌溉条件,与三台县农村地区的水文特征相符。(4)交通条件方面,调查样本中一般和较好选项的占比达到73.5%,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改造的推进,三台县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条件得到巨大提升,仅有少数边远地区、高山地区距离村级公路较远,样本很差和较差的选项占比为21.1%,与三台县农村地区交通现状大致相符。
4.政策金融扶持特征
本研究中,对地区政策经济特征的调查主要包括产权保障、耕地经营权交易价格、政府宣传力度、政府金融支持力度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政策经济特征调查统计
调查表明:(1)产权保障方面,调查样本地区农户有较高的产权保障意识,有43.4%的农户选择了必须签合同,有43.4%的农户选择了视情况签合同,仅有12.5%的农户选择不用签合同。整体上来看,样本地区在耕地经营权流转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权保障机制,但还未能完全覆盖。(2)交易价格方面,样本地区每亩耕地经营权的交易价格集中在300~900 元区间,占比达62%,300 元以下和不要承包费占比为26.5%,整体价格与我国多数地区农村耕地经营权的交易价格相当。(3)政府宣传方面,对耕地经营权流转经常宣传的选项占比仅33.7%,多数为偶尔宣传和从来没有宣传,表明政府在耕地经营权流转方面的宣传力度还有所不足。(4)金融支持方面,大多数农户都能从银行获得金融支持,仅有13.4%的样本农户无法从银行获得金融支持,有一定的金融扶持力度。不过农户能从银行获得金融支持多数集中于2 万元以下,2 万元以上的占比仅5.2%,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金融扶持力度还有明显不足。
本项研究使用SPSS19.0 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对所调查的537 户农户样本数据进行无序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采用不愿进行耕地经营权转出和转入的农户为参照组,分别检验愿意转入和愿意转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在各因素上与不愿流转的农户的关系。
1.显著性检验
根据模型拟合信息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只选入常数项”和“自变量纳入模型”两种模型拟合对比可以看出,后者的-2 倍对数似然值为249.524,明显小于前者的1103.396,表明加入自变量后的模型比只有常数项的模型拥有更好的拟合度。对于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 的检验结果显示,p=0.000<0.05,说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纳入的自变量具有有效性,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2 模型拟合信息
2.模型似然比检验
根据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自变量的似然比,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中,农户主体特征指标、区域耕地特征指标、政策经济支撑指标,共14 个指标p 值均小于0.05,达到0.05 的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对模型均有显著性贡献,研究这些指标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均有意义。
3.模型回归参数估计结果
以不愿流转为参照项,运用SPSS19.0 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 所示。流转类型以“不愿流转”为参考类别,系数均为0。模型回归结果中,β 值的正负反应了相关自变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其正负值反应了相关自变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程度。β 值为正,表明自变量与相应的流转类型呈正相关关系,β 值为负,表明自变量与相应的流转类型呈负相关关系。
表3 流转意愿Logistic 回归参数估计结果
1.农户主体因素对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
根据逐步回归和筛选结果,农户主体因素中,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影响方面,家庭年人均粮食产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537,远大于0.05,表明与农户耕地转入意愿无显著性关系,其余因子与农户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影响方面,家庭年人均粮食产量同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472,远大于0.05,表明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无显著性关系,其余因子与农户经营权转入意愿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分析结果如下。
(1)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影响方面。转入意愿的偏回归系数为-0.439,表明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水平与转入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每提升一个单位,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降低0.439 个单位。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灵敏系数为-0.184,表明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水平与转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成员最高学历每提升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降低0.184 个单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成员最高学历的升高,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呈下降趋势,更倾向于保持现有耕地经营权。分析其原因,由于家庭成员学历越高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对耕地的依赖性越低,因此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调查问卷均由样本区域农户填写,表明不论学历水平高低,该家庭均有人口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农村的人口或是为消磨时间、或是获取基本粮食,都需要一定的耕地用于耕种,而由于其学历高的家庭经济来源更多的关系,对耕地经营权转出获取的收益并不看重,更侧重于保留家庭的耕地经营权,因此耕地转出意愿同样降低[14]。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家庭成员学历较高的家庭,往往由于更好的收入来源,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又希望保有耕地,因此不愿意转出耕地经营权,但由于劳动力较少,同样也不愿意转入耕地。此外还发现,这部分家庭更倾向保有优质耕地,而对于劣质耕地往往采取撂荒的方式处理。
(2)家庭总人口数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分别为-0.442、-0.114,家庭成员总人口数与转入意愿、转出意愿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家庭总人口数的增加,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与转出意愿都随之降低,家庭总人口数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降低0.442 个单位,转出意愿降低0.114 个单位。整体显示随着家庭总人口数的增加,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均降低,更希望保有现有耕地,家庭人口总数对转出意愿的影响强于对转入意愿的影响。分析其原因,由于家庭总人口数越多,所分配的耕地资源越多,而由于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参与农业生产人口数相对较少,现有耕地资源已经足够留守农村的家庭成员耕种,但由于有一定劳动力留守农村需要耕地,因此转出意愿和转入意愿都随着家庭总人口数的增加而降低。
(3)家庭劳动力人数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分别为0.31 和0.301,家庭劳动力人数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家庭劳动力人口数的增加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与转出意愿随之提升。家庭劳动力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增加0.31 个单位,转出意愿增加0.301 个单位。分析其原因,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能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因此有更大的耕地转入意愿,但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人数越多,参与外出务工家庭成员也越多,在有大量外出务工收入的情况下,家庭对耕地依赖性越低,尤其是在由于家庭成员多分配大量耕地资源,而留守农村的老人只有一位或两位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转出耕地[15]。
(4)家庭总收入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分别为0.084 和0.04,家庭总收入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家庭总收入的提升,家庭耕地经营权的转入与转出意愿随之提升。家庭总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增加0.084 个单位,转出意愿增加0.04 个单位。分析其原因,对于想转入耕地经营权的农户来说,家庭总收入越高有越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农业生产,提升生产规模,因此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更高。对于想转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来说,其家庭总收入越高,对耕地的依赖性更低,甚至完全不需要依赖耕地,因此转出意愿更高。
(5)非农收入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29 和0.144,非农收入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与转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降低0.129 个单位,转出意愿提升0.144 个单位。分析其原因,家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农户对耕地的依赖性就越低,同时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家庭,其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更少甚至仅有老人和儿童,当非农收入越高越能满足生活所需时,越倾向于转出耕地经营权。
(6)家庭年人均粮食产量方面。这一因素对耕地转入与转出意愿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 值分别为0.537 和0.472,表明家庭年人均粮食产量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分析其原因,样本地区农村经济状况整体较好,农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获取更多的收入是为了提升生活水平,因此在耕地流转方面的考量大多不是以获取口粮为出发点。交叉分析和走访发现,年人均粮食收获量较低的家庭往往有较多的非农收入,倾向于保留现有优质耕地;而粮食收入越高的家庭,则已经承包了一定的耕地,无法转入更多耕地用于经营,转入意愿降低,同时这些家庭又需要目前持有的耕地用于农业生产,转出意愿也降低。因此,整体上表现为家庭年人均粮食产量对耕地经营权的转入和转出没有显著性影响。
2.耕地因素对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
根据逐步回归和筛选结果,地区耕地特征因素中,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影响方面,耕地肥力、田块规模、灌溉条件、交通条件均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影响方面,灌溉条件、交通条件两项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379、0.698,均大于0.05。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与耕地灌溉条件、交通条件没有显著性相关的关系,耕地肥力、田块规模与转出意愿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分析结果如下。
(1)耕地肥力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分别为-0.874 和0.139,耕地肥力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成负相关关系,与转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家庭所拥有的耕地肥力越高,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越低,转出意愿越高。耕地肥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降低0.847 个单位,转出意愿提升0.139 个单位。分析其原因,家庭所拥有的耕地肥力越好,越能满足基本粮食生产需要,再加上大量劳动力外流,因此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降低。而在转出意愿影响方面,由于耕地肥力好,农户不愿意优质耕地荒废,希望能保持耕地肥力以便自己回归农业生产时,耕地能有较好的肥力,因此转出意愿提升。
(2)田块规模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分别为0.296 和0.494,田块规模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农户拥有的田块规模越大,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都越高。田块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提升0.296 个单位,转出意愿提升0.494 个单位。走访结果显示,田块规模越大往往表明更适宜生产,留守农村劳动力较少的农户由于无力耕种,因此倾向于田块规模较大的耕地转出,但由于样本地区大量劳动力外流,耕地闲置现象较普遍,因此田块规模大小对转入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小。
(3)灌溉条件影响方面。转入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为0.634,灌溉条件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田块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提升0.634 个单位。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37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灌溉条件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无显著性相关。走访结果显示,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农业生产成本、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生产收益较高,因此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相对较多,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更强烈。
(4)交通条件影响方面。转入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为-0.27,交通条件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交通条件每提升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降低0.276 个单位。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698,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交通条件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无显著性相关。分析其原因,交通条件越好的地区,农户往往有越高的经济收入,对耕地的依赖性越低,因此转入意愿越低。
3.政策金融因素对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
本调查分析中,主要覆盖了政策金融中的四个因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包括产权保障体系、交易价格、政府宣传、金融扶持四个因素[16]。根据逐步回归和筛选结果,产权保障和交易价格两项因素在转入意愿影响方面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904 和0.571,均大于0.05,表明产权保障、交易价格两项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转入意愿无显著性相关的关系,政策宣传、金融扶持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29 和0.000,通过显著性检验;在转出意愿方面,产权保障、交易价格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880、0.35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产权保障和交易价格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无显著性相关。
(1)产权保障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方面。由于转入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904,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两者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880,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两者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表明产权保障体系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包括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都没有显著性影响。分析其原因,与农户长期在耕地经营权的流转上主要集中于村内农户间的流转为主,缺乏对正规合法的产权保障体系的认知有关,在耕地经营权的流转上对产权保障的关注度不足[17]。
(2)交易价格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方面。转入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571 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两者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为0.353 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两者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表明交易价格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包括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都没有显著性影响。分析其原因,样本地区当前耕地经营权的交易价格处于较低的区间水平,集中在每公顷4500~9000 元和每公顷9000~13500 元两个区间,而根据三台县农村经济统计报告,样本地区的人均耕地为0.054 公顷,耕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益较低,而当地大多数家庭都有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较高的务工收益,对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并不看重,因此交易价格对耕地经营权的转入与转出意愿都没有显著性影响。
(3)政府宣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方面。转入意愿与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29、0.011 均大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政府宣传与农户耕地经营权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转入意愿的偏回归系数β 为-0.53,政府宣传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政府宣传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随之降低,宣传力度每提升一个单位转入意愿降低0.53 个单位;转出意愿的偏回归系数为-0.577,政府宣传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宣传力度每提升一个单位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降低0.577 个单位。整体表明,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提升,农户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与转出意愿都随之降低。这一分析结果明显存在问题,理论上政府宣传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应当越高,但调查分析结果与之相反。就此,笔者对部分农户进行了走访,并结合问卷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在政府宣传力度高的地方,耕地经营权的交易价格往往较高,耕地经营权转入成本较高,农户的耕地转入意愿降低;而同时,政府宣传力度高的地方,由于不少耕地已经集约化,分散于农户手中的耕地相对较少,这些持有耕地的农户之所以保留耕地,是希望拥有自己的耕地用于种植,有更浓厚的耕地情缘,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降低。
(4)金融扶持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影响方面。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 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金融扶持与农户耕地经营权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转入意愿偏回归系数为1.125,金融扶持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金融扶持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越高,金融扶持力度每提升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入意愿提升1.125 个单位;转出意愿偏回归系数为0.686,金融扶持力度与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金融扶持力度每提升一个单位,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提升0.686 个单位。
利用SPSS19.0 对数据进行多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综合样本地区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家庭特征、耕地特征和政策金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1.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普遍较高,从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地区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方面,既不希望转入耕地经营权也不希望转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在537 名有效样本中,只有91名农户选择不流转,占整体的16.9%,表明样本地区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普遍较高,同时愿意转出耕地的农户占比为45.3%,希望转入耕地的农户占比为37.8%,转出意愿比率高于转入意愿比率。
2.农户家庭因素对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对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形成负向影响,对转入意愿的负向影响较大,转出意愿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整体分析发现,农户家庭成员学历越高、总人口数越多,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较低,更倾向于保留现有耕地不希望流转。
3.政策金融扶持方面对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扶持力度与农户耕地转入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扶持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转入意愿越高。同时金融扶持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的转出意愿也越高。表明地区对农业生产有更大的金融扶持力度,整体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更高[18]。
4.样本地区在耕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支持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存在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农户对耕地经营权流转认识存在偏差、耕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化不够、政策宣传不够通畅几个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得回归分析中各因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影响上出现偏差,如宣传力度越大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就当越高,但实际上却出现负相关关系的现象。
根据文章对三台县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基于各因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机制,就推动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水平。从研究结果来看,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非农收入占比几项农户主体因素,对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并非呈完全正相关性,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越高、总收入水平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在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上更倾向于保持现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家庭对耕地的依赖性较低,同时也不在意转出耕地经营权获取的费用,此外还顾虑耕地经营权流转可能存在的一些纠纷问题[19]。这类家庭的耕地,往往处于低效率耕种,甚至抛荒弃耕等状态。对此,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来引导农户,运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多种手段,就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和相关政策进行宣传推广,以便让更多的农户深入了解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避免思想误区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升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改变农村产业结构。
2.完善耕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建立规范化流转市场。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是一种交易行为,但就三台县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实例来看,规范化的耕地经营权流转活动占比相对较低,口头约定占比达到近半水平,这种流转活动缺乏法律保障,极容易造成后续纠纷,同时也降低了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性。一方面,政府应当建立起更为完善的耕地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体系,帮助农户学会用法律来保障经营权流转,促进耕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序、合法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当承担起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导作用,如建立耕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通过流转市场来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等多种服务,以促进耕地经营权流转活动的信息流通能力。第三方面,目前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在交易价格上还存在问题,多数农户往往无法准确判定交易价格,部分农户采用无偿流转给邻居、朋友的方法,政府应当建立耕地交易价格测评机制,使耕地经营权流转拥有更规范的市场价格体系,以保护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农户双方的利益。
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激励耕地经营权流转。在研究中发现,政府扶持力度对农户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意愿有着正向的刺激作用。文章研究,仅对农户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进行研究,这一指示下农户获取贷款能力越强,转入转出耕地的意愿都明显提升。农户能通过政策扶持获取更多的资金,能更好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必然会提升农户转入耕地经营权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带动其它农户转出耕地的积极性。以此为例,其它政策扶持措施,如利用网络帮助农户进行产品宣传销售、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为农户流转耕地提供补贴等,同样能起类似的作用,政府应当围绕农户所需,从多个方面建立政策扶持措施,以此推动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所选择的样本地区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农村留守劳动力较少、耕地质量较差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研究结果不能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的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实际情况。其次,尽管在调查中尽可能的扩大了样本数量,但研究过程中发现仅对3 个村共6 个组收集600 份问卷,排除无效问卷后所获得的调查数据在某些因子上会存在样本不组的现象,例如学历方面,大学以上学历的仅有18 户农户,由此造成大学以上学历家庭的流转意愿样本数量不足,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失真问题。第三,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对问卷会出现理解偏差,例如灌溉条件中的很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农户往往理解模糊,较差与一般混淆、非常好与较好混淆,也容易使得调查结果失真,无法真正反应灌溉条件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第四,样本地区虽然政府着力开展耕地流转工作,但耕地资源主要还是在内部流转,乡镇、县域外资本介入较少,其耕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局限性,未来将近一步扩大样本量,对问卷进行完善并对模型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同时针对地区经济特点、农业生产环境等诸多具备地区特征的因素,对不同经济特点、生产环境的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定量研究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定性研究,以使研究结果更真实可靠,能为政府推动耕地流转工作带来更有效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