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郭紫君
潘晓辉展示她原创的草编手工包
玉米叶、稻草、藤条、松果这些物品,普通、廉价,很难和留守妇女、残疾人、就业、创业这些人和事关联在一起。然而,利川草编非遗传承人潘晓辉用一双巧手,将它们紧紧地编织在一起,并带领更多的人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对于草编,潘晓辉自幼就很喜欢,只因妈妈能经常编出一些小玩具给自己。渐渐地,她也慢慢承继了妈妈的“手巧”,能编出蜻蜓、蝴蝶、小狗等玩具。
让潘晓辉真正认识到草编的价值,是她在利川经营民宿期间,当她看到很多游客对自己随意摆放、悬挂墙上的草编饰品爱不释手,纷纷想购买时,她感到了这种传统手工艺在旅游开发和人们生活中的分量。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经营草编制品的想法。但她深知,仅凭小时候一点草编的小技是不够的,要想编织出更有价值的草编制品,满足“上帝”需求,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
于是,她拜利川草编非遗传承人谭立祥为师,系统学习草编技术。当时,谭立祥年岁已高,虽然他在草编上有很高的造诣,但苦于家中无人愿意学习传承,看着虔诚来拜师的潘晓辉,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倾心传授。两年后,谭老因病去世了,但潘晓辉已掌握“点草成金,编废为宝”的绝活,即使同一个物品,一经她的巧手,就可以用不同的手法“编”出来。于是潘晓辉决定,不仅要把草编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这项技能,还要想办法把草编转化成有价值的宝贝,让大家共同致富。
带着初心,潘晓辉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要想发展草编行业,首先得培养一批新人。2014年,潘晓辉组建的以农村精准扶贫户、留守妇女、残疾人为主的“利川巧姐”团队正式成立,并开始对外招收培训学员。开班的一、二期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顺利。当时村里没人想跟着试水,觉得手工既费时又没销路,思想顾虑重重。
必须想办法解决。潘晓辉用每天每人倒贴50元的方式来吸引村民学习,学员入学不仅不付学费还包吃包住。随着第一批学员手艺学到手,很快在家实现就业并且都有了收获,在外观望的人也开始犯嘀咕,“闲着也是闲着,试试兴许还能赚些钱。”就这样,从第三期开始时,培训班里多了一些自愿报名的新学员,学员数量逐步增加。
截至目前,“利川巧姐”团队成员从潘晓辉1人发展到如今600多人,带动了全恩施州2000多留守妇女、返乡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月收入平均达2000余元,形成当地名副其实的“妇女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个性化需求的提高,草编不仅仅是生活的点缀品,更应成为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文化产品。如何把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审美及实用价值相结合?潘晓辉开始了践行活动。
草编艾叶颈椎枕头便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实用价值有效结合的成果。用玉米叶编织,填充艾草,添加土家族元素制作而成,具有护颈椎、助睡眠、透气吸湿的功效,香味清香,令人身心放松,相比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更加健康环保。2021年,潘晓辉创作的草编艾叶颈椎枕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传承·时代新风”恩施州工艺美术非遗技艺主题创作展,深受游客喜爱。
2020年,潘晓辉牵头成立了利川飞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的方式致力于民间工艺品制作培训、开发、销售。她聘请20余名优秀民间工艺制作技师和讲师给村民讲课,开设以基础手法和实用物品为主的课程,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创作出融合本地的产品。此外,潘晓辉还与恩施各大旅游景区合作,把编好的产品送去展览售卖,达到各产业融合发展。如今,培训惠及恩施州50多个乡镇及社区,培训人次达2万余人。
为了更好拓展农村农业增收渠道,潘晓辉开启创业“1+2+N”模式,即在乡镇设立1个创作基地,每个乡镇重点培育2个领头人,带动N个家庭发展手编产业。目前,已在南坪乡、汪营镇等地创办“非遗手编产品创作基地”,免费为当地村民提供场所,传授技术,提供销售。
今年50岁的宋仕平和61岁的舒作香都是潘晓辉带出来的优秀学员,在“1+2+N”模式下,两人在利川柏杨坝镇网红街开了一家“非遗工作室”,把编织的颈椎枕、水果盘、车垫等草编作品放到店里试卖,带动了整条街的人前来学习。课后还利用“利川巧姐”微信群向群内学员提供编织技术指导,解答疑惑。
“一个月可以赚4000多元,做这个不用离家,收入也不比外面打工差,还可以在家照料三个孩子生活的活路我很满意。”宋仕平知足地说。
谈及加入草编行列后对自己生活的改变,舒作香言语间充满感激之情。之前和丈夫一直在江苏打工,2018年回利川带孙子。“讲课费、卖草编作品,每个月少则三千多元,多的时候有五六千的收入。到这个岁数了还能赚钱贴补家用,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潘晓辉在带领本地弱势群体致富的同时,也没忘记对其它困难群体的关爱。2020年,她与知名歌手陈瑞成立了“瑞声风华助学团”,帮扶28名贫困儿童上学。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潘妈妈”。
潘晓辉的成绩受到各界肯定。2017年至2021年,她多次被省、市妇联授予“致富带头人”“最佳公益传播奖”“巾帼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其草编产品在恩施州总工会“工友杯”大赛中取得第二名,在省人社厅“创立方”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让每位农村妇女都有一技之长,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村家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是潘晓辉创办“利川巧姐”的初心。沿着初心,“我将在传承非遗文化、带动更多人致富路上努力前行。”
【对话】
《工友》:关于“草编”事业,有什么打算?
潘晓辉:植根本土,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力争将“利川巧姐”的文创品牌打造成具有恩施土家特色的文化旅游伴手礼,让“利川巧姐”草编与“恩施大峡谷”一样出名。
《工友》:参加“工友杯”大赛对你有什么帮助?
潘晓辉:通过比赛扩大了“利川巧姐”的知名度,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让我们的项目目标更清晰,团队管理更规范,同时对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