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平
【内容摘要】在全媒體时代,新闻宣传的阵地在转移,方式在创新,习惯在变化,湖南教育电视台在新闻栏目创设“焦育平”版块,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旨在抢占教育电视新闻舆论制高点,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关键词】教育电视;舆论引导;“焦育平”
网络信息的及时发布、传递,有利于公民快速了解最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信息,但其中也不乏哗众取宠、不辨是非、造谣生事等负面信息,或存在争议的话题,这些话题不利于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新闻宣传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①“要将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措施”,这也是新发展阶段教育电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新闻评论是媒体引导舆论的有力方式。从2020年5月开始,湖南教育电视台在《湖南教育新闻》栏目开设了“焦育平”评论版块。“焦育平”取自“教育评”的谐音,截至2021年6月,已在电视栏目《湖南教育新闻》和湖南教育电视台官网、官微、抖音等新媒体矩阵播发署名“焦育平”的各类评论近百条,从教育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新闻信息的解读者和点评者,引导舆论,答疑解惑,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新闻》栏目发出了教育电视媒体自己的声音。
一、在内容上,聚焦舆情热点,凝聚人心有温度
当今社会,社会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重大事件背景下,舆论引导必须迅速有力。2020年寒假,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湖南各地明确要求寒假期间师生员工不得出境或跨省域探亲、旅游、聚会等。学生若有特殊情况要跨省或出境,家长须手写申请表并到校递交,校长还需要与其进行谈话,审核通过了才能出行。这个举措引起了少数家长不满,纷纷打新闻热线进行投诉。在这种背景下,“焦育平”迅速撰写播出《师生出省须“面谈”这个可以有》,介绍了“面谈”不是“为难”,而是要面对面介绍教育系统的防疫政策,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更希望家长克服困难,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该视频很快在各学校家长群广泛传播,阅读量迅速突破10W+,成为了湖南各地解释政策、稳定家长情绪的重要工具。
团结稳定鼓劲、凝聚人心、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重大时间节点,湖南教育台“焦育平”及时推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前进吧,少年!》《让“尊师重教”成为湖南之光》等评论,弘扬正气,凝聚团结向上的人心。2021年湖南迎来了首次新高考。2021年1月,全国八省市举行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学生和家长难免担心和议论。考试期间,“焦育平”又推出《以最认真的态度、最周密的准备迎接新高考》,评论指出“组织适应性考试,体现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高考改革的高度重视,传递了确保新高考公平公正顺利实施的坚定决心!此次举行的适应性考试,是新高考前的一次‘全仿真演习’,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也是组考工作的提前‘彩排’,为保障新高考首考平稳实施积累宝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广大考生可以放下包袱,疏解焦虑,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高考的挑战。”
随着融媒体的快速普及发展,网络上的舆情和教育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各种观点更是五花八门,人云亦云,教育热点的反转事件也屡现报端。聚焦舆情热点,湖南教育电视台利用“焦育平”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出《因学生未送花发飙 本质是师德的缺失》《小学生研究癌症基因获奖 考验谁的智商?》《霹雳舞跳出教育本色》《熟鸡蛋返生孵小鸡 别让学术成笑柄》《视力防控的关键是落实“减负”》等一大批酣畅淋漓的评论。
二、在形式上,融合立体传播,持续发展有制度
湖南教育电视台“焦育平”充分把握融媒体时代的观众收视习惯,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分30秒,短小精悍。节目充分发挥短视频优势和特性,以主播在新闻演播室出镜形式为主,从新闻事件切入,娓娓道来,既说事更说理,态度鲜明。画面穿插相关新闻事件视频或者当事人的同期采访,大大提高了可视性。在传播方面,“焦育平”特别注重新媒体的推广和传播,利用官微、官网、抖音等立体传播,方便观众在移动端收看、转发和互动。一年多来,“焦育平”的撰写、编辑制作和融媒体推送已形成工作机制,视频传播面较广,影响力较大,在引导舆论、凝心聚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也是湖南教育电视新闻的“短、实、新”文风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实践。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铺天盖地,但只有思想深刻、权威准确、对用户具有“定心丸”价值的思想观点才能起到“一捶定音”的作用,立足教育,服务教育,深耕教育,教育电视新闻同样可以在舆论引导上大显身手。
注释:
①《人民网评:“48字”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航标”》,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2/c1003-28140059.html,2016年2月22日。
(作者系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