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舆论”

2016-11-28 06:47陈慧
中国市场 2016年41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舆论

陈慧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舆情”等词变体繁多且大有泛滥之势。虽然众多研究者都论及“舆论”,但对于“舆论”一词本身的内涵却不甚明了。文章重新梳理了“舆论”的内涵、定义,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对“舆论”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

[关键词]舆论的概念;舆论主体;舆论引导;重新审视“舆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1.198

互联网时代,旧有的观念、传统在不断地消解,也在不断地组合再生。网络中各种舆论、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在笔者看来,“舆论”在新时代也需要被重新认识;尤其是在中国网络舆情纷杂、繁多的情况下,舆论的内涵让人越来越琢磨不透。似乎网络每一个热点事件的呈现都可以简单地用“舆论”“舆情”等来分析总结,并加以引导。舆论,真的可以被引导吗?网络时代,该如何认识舆论?

1 “舆论”的相关概念梳理

首先,追本溯源,对于概念的理解是必要的。“舆论”一词,定义繁多,但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梳理,关于舆论的定义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舆论是一种单纯的意见。例如,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参见刘建明:《基础舆论学》)。

第二,舆论是信念、态度。经典的定义是李普曼在舆论学的奠基之作《Public Opinion》中所下的定义: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

第三,舆论是意见、信念、态度的集合体。国内比较公认的是李良荣老师的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其次,从具体的案例来看“舆论”的概念。以2014年10月份云南晋江冲突事件为例,根据一天一堂的《云南晋宁冲突事件舆情分析》文章,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网络时代的“舆论”。这起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晋宁县的一个项目施工方和村民的冲突,但真正引起网络热议的是始于这起冲突所造成的重大伤亡情况——8人死亡,18人受伤。为什么施工方和村民的冲突会酿成这样的惨剧?这也许是大部分人参与网络评论转发的最初心理。但随着媒体对事件真相的不断挖掘,网民从探究真相的最初心理演变为民间“舆论”对官方“舆论”的反感和谩骂。最后,随着媒体报道挖掘的资料以及官方通报等,不少网民心中已经给这场冲突下了判断,舆情也逐渐平息。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艾利艾咨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中午12时,晋宁“10·14”事件共引发相关新闻报道1447篇,网民跟帖评论数42万条,涉及网站486家。除此之外,论坛发帖642篇,博客432篇,微博3485条。从这起事件的波及范围来看,很多人都会这样说,“舆论”是真实存在。

从李良荣的舆论概念出发来看这起事件,态度和意见都是广泛存在的,“舆论”似乎是可以定义的。事实上,存在的态度和意见不是基本一致的,“公众”也不是确定的。在这起事件中,一直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掌握着信息最多的官方及其媒体构建的舆论场,另一个是网络和部分媒体共同构建的舆论场。在各自的舆论场中,呈现的是基本一致的态度和意见,在每一个舆论场中,“沉默的螺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舆论场中意见必须统一,尤其是在网络和部分媒体构建的舆论场中,支持官方的网民总是受到攻击而转向沉默。此外,在这起事件中,“公众”是无法确切被了解的,媒体或者网络的部分舆论有可能绑架了公众;而且,对于“公众”本身这个概念又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很难从李老师的定义出发来理解。

2 理解舆论的真实情况

至于第一种类型,舆论是一种单纯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它只是概括了舆论的部分情况,并不能反映真实存在的舆论。

从李普曼对舆论的理解来看,每个人都有“舆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但只有他说的“大写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才和我们常常说的舆论一致。在笔者来,也只有李普曼对“舆论”的定义接近网络时代舆论的真实情况,因为网络也是一种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景象。无论云南晋宁事件的舆情到底是怎样的,它都是对人类群体或者一部分群体产生着影响的图像。

3 舆论能否被引导

厘清了概念问题后,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舆论可以被引导吗?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早已经认为舆论是可以被引导的,不然政府从何而来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呢?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舆论的论述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和列宁。马克思指出,舆论在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其普遍性是指舆论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隐蔽性是指舆论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它通过穿透人们心灵的方式悄悄地起作用。强制性意味着舆论的力量无形而又强大。列宁认为,党和人民报刊必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用生活中的生动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而这正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所以在中国政府看来,舆论能被引导而且必须被正面引导。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更多的是含有意识形态的特点,与舆论本身的特性是有差距的。政府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很少从学术的角度来考量。所以,在笔者看来,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回避了这个问题,一切关于引导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

4 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舆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能否被引导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舆论”。

首先,从舆论的主体——网民来探讨。对于网民,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你永远不知道坐在电脑前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网民是我们无法了解的,我们不能知晓他在发表这些观点、看法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更不能知晓他到底属不属于李良荣老师所说“大众”的一分子。我们只能根据他在网络上呈现出的文本对其进行归类,但往往这种分类法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其合理性。

其次,网络是否是大多数人能够表达意见或态度的场所?这个答案是否定的。《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有13.5亿人口,其中互联网网民比例为44%,达5.9亿人。在这些网民中,又有多少人能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态度呢?就云南晋宁冲突事件来说,大部分跟帖和留言的网民是和这一事件没有丝毫关系的人,他们大多数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刻板成见的惯性思维下把原本对事件本身的态度或意见转移到对政府、大企业以及官和商等对象的批评和谩骂上来。这种情况下,网民所呈现的不是意见的表达而是变成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的发泄与攻击。在热点事件中,网民不针对事件而是针对特定的群体或组织(例如富二代、官二代、国企、政府等)的宣泄能称为舆论吗?把这类人划分到舆论主体是值得商榷的。

最后,我们所谓的引导舆论引导的是“舆论”吗?从目前的引导舆论的各种论文、著述中可以看出来所谓的引导舆论更像是一种信息控制权的斗争。各位学者积极地出谋划策是为了更好地夺取“舆论”这种权力,罗素曾说“舆论是一种权力的来源”。学者们的目的主要是“舆论”这种权力怎么更好地为己所用,但他们的前提是“舆论”能被引导。如果从引导舆论是一种信息控制权的斗争这个角度来说,政府和机构所谓的引导舆论只是一种自我欺骗。因为舆论来自于个人,来自于李普曼所说的“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而这些是和信息控制权毫无关系的。

此外,如果说引导舆论是通过影响人们对事件或公共事务的认知来改变人们的态度或意见进而形成符合机构或组织利益的合意的话,那么也就是要构筑新的拟态环境以达到影响人们头脑中的图像。从构筑新的拟态环境这一点来说,除非在所有媒体口径一致和其他信息通道封闭的情况下(例如,今天的朝鲜),否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那还谈什么引导舆论?

5 结 论

所以,我们现在所谈的引导舆论往往是个幌子,引导的不是舆论,而是为了形成一种表面的和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或机构本身的利益。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内涵都需要重新审视,更别说要引导所谓的“舆论”了。

“舆论”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更别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来讨论怎么引导舆论,而应该是对“舆论”本身进行重新的审视。学者们应对目前复杂的舆论场认真地审视,从而为舆论学本身的建构添砖加瓦。以后的舆论学研究应该重新从理论出发,认真审视“舆论”这一概念,这样也许“舆论”的概念会消解和重组,但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中这一现象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普曼,阎克文,江红.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中商情报网.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EB/OL].http://www.askci.com.

[4]褚亚玲.对舆论定义及舆论引导理论的述评[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2).

[5]一天一堂舆情课.云南晋宁冲突事件舆情分析[EB/OL]http://mp.weixin.qq.com/s?-biz=MzA3MjI2NTYwMQ[FY=]&mid=201905123&idx=1&sn=337f036b4ccafec9908ecd08c1721729#rd.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