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李淑静 徐向东 杜兴兰 杨凯 翟红秀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检测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本文对食品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改进措施;策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Food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WANG Chunlei1, LI Shujing1, XU Xiangdong1, DU Xinglan1, YANG Kai1, ZHAI Hongxiu2
(1.Liaocheng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Center, Liaocheng 252000, China; 2.Guanxian NO.1 Senior High School, Liaocheng 2525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food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Inspectors should actively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sting technology and better maintain food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od insp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food inspec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improve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食品安全問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农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标及保健食品中存在违禁成分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监管不到位、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经营不规范、食品检验检测不到位等[1-2]。其中,食品检验是食品入市的最后一道关卡,为了有效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正视食品检验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改正,严把食品检验检测关,筑牢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 食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食品检验是反映食品质量的可视化监管手段,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食品安全检测中,从日常监督抽检到风险监测,再到评价性抽检,表明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食品检测数据不实,部分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未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随意删改实验操作步骤,更有甚者直接构造原始记录,出具虚假报告。以上问题说明执法人员和行业评审抽检专家在例行检查的过程中存在漏洞,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1.2 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低
21世纪,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迅速增加,同时也出现了各类问题,其中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3]。①人员学历水平低。检验检测机构虽多,但小而杂,很多机构的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仅为高中或大专,有的人员甚至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导致其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难以胜任食品检验工作,对实验过程的操作原理理解不到位,导致检验结果偏离、不准确。此外,对于一些先进的高精尖仪器而言,往往需要高学历、有专业背景和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来使用和操作,如果学历太低往往会出现不会使用而导致设备闲置的情况,或者出现胡乱使用而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都会导致检验数据不准确和检测资源的浪费。②基层检验机构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才“老龄化”“断层”现象。目前基层食品检验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很多年轻人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大城市和待遇优厚的工作单位,基层检验机构队伍建设不健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缺少新人员的加入,人员断层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由于一些县市和检测机构人员短缺,常常会出现检验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即一个人从事多个项目甚至是整个实验室的检验任务的情况,大部分实验室十几年没有引进过专业的检验人员。③检验人才存在着“区域集中化”的分布趋势。学历高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地级市及以上的检验机构,出于对工作待遇、工作资源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考虑,很少年轻人回基层单位工作,而这也导致了基层高素质检验人员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进而导致基层检测能力相对薄弱,不利于快速、准确地反映出基层食品安全现状。
1.3 检测方法复杂,技术发展滞后
由于食品样品基质复杂,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干扰,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制定检验检测方法时要尽量去除这些杂质的干扰,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检测前要进行烦琐的前处理,包括酶解、水解、衍生化、离心、过滤、萃取和固相萃取等。在去除杂质干扰的同时,复杂烦琐的前处理也会导致目标物的大量损失,使回收率难以满足要求,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检验效率的降低。
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范围已覆盖绝大部分食品检验项目,能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真实反映食品的安全状态,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食品检验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在痕量和超痕量分析、多组分多样品类型的测定、在线监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等方面,我国仍缺少相应的技术、设备和研发人员,制约了我国食品检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4]。
1.4 食品检测资源浪费严重
食品检验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如紫外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气质联用仪及液质联用仪等,这些仪器设备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设备购进之后,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开机使用时间短,甚至有些设备只是采购进来,并没有安装调试,无疑造成了检验设备的极大浪费。此外,很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专门的仪器负责人,导致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造成设备出现故障,导致设备快速老化和检验效率的下降。除了上述仪器设备等的硬件资源浪费以外,实验室还存在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因任务和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这会进一步造成实验进度缓慢,试验周期拉长,对于第三方检测公司而言,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2 食品检验中问题的应对策略及质量控制措施
2.1 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科学监管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环节监测和出厂检测、个人或法人的委托检查和政府部门的例行监督抽查(包括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执行效率低。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法律法规覆盖到食品安全的所有环节,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让违法分子不敢越位违法[5]。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在企业开办之初就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不达标的企业不予发证,同时加强事中监管,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要严查严办,依规取缔营业执照。③加强监管力度,实现科学监管,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污染问题,强化源头治理、源头监管,建立生产企业和安全负责人的约谈制度,健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保证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④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要加强监管,对于检测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严格查处,对于出具虚假报告的行为要依法取消其检验检测资质,并对相關负责人进行处理,切实保证食品检验检测报告的真实、可靠。
2.2 加强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不论政府性的食品检测机构,还是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都要严格执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的规定,即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应当不少于30%。食品检验人员应符合相关的学历(本科及以上)和专业要求(食品、化学和微生物等专业),熟悉食品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食品检验业务。这就要求单位和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6-7]。①加强食品安全和食品检验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培训。法律法规是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常识,企业和单位应每年都对人员进行相应培训,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检验和依规检验。②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做到实验室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对突发情况进行演练,以备不时之需。③加强业务培训。业务培训主要包括食品检验基本知识、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室认证认可及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每年、每季度、每月都按时、按质、按量进行培训,不可因为工作量大等理由不进行培训,同时还要通过考试等方式来检查培训效果。④鼓励检测人员外出培训,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借鉴别人的长处。外出培训人员可以将所学所得分享给同事,实现共同进步。
2.3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便捷高效的新方法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食品检验相关的技术和手段也需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保证检验技术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借鉴国内外科学精准的检验方法,当遇到突发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要采取准确恰当的方法手段予以解决,并要及时调整和改进检验手段,及时出具客观准确的报告。此外要加大研发力度,研究新的方法,以适应食品样品基质复杂的特点,同时能实现多种成分同时检测。对于一些特殊检验,需要发展现场快速检验技术,开发一批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检测快速的仪器设备来与实验室的大型仪器配套使用,更好地满足食品检验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2.4 合理配置检验资源,避免浪费
针对目前出现的食品检验资源浪费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①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之初要制定合理客观的检验计划,充分调动所有人员和仪器设备,避免闲置,提高检验效率;②在设备采购时进行充分调研,对于必须购进的仪器设备,要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厂家和型号;③对于能够重复利用的材料要多次利用,切实做到物尽其用;④大型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维护保养、期间核查和检验鉴定规程,实现设备的科学管理。
3 结语
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行业正日趋规范,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健全,但站在新的历史机遇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食品检验行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就要求食品检验从业者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业务能力,保证检验数据的客观公正,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锦杰.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现代食品,2021(13):149-152.
[2]丁淑华,徐晓旭.食品检验检测的常用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食品,2020(13):44-46.
[3]丁杰,张鑫,刘旸.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检验检测,2020,28(6):97-99.
[4]徐坤.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20(27):162-163.
[5]温清松.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与细节问题分析[J].食品界,2021(9):122.
[6]邓磊.食品检验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及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3):234.
[7]吕树军.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