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萍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能否成功迈开写作第一步,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有着极大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词语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笔者认为教师要从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着手,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精选优美语段,进行仿写训练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篇目,其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都可供学生去仿写,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1.仿写词句入手
叶圣陶老先生谈到课文要细细品时曾说:“阅读最要紧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轻地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涵,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可见,揣摩词句,体会用词用句的准确性、生动性,是仿写的基础。比如教学了《葡萄沟》一课,我们在教学后可以利用课后练习: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通过这样的模仿自觉运用到自己重点句式的仿写,孩子们能将重点的词语、优美词句和语句运用到写话训练中。经常进行这样有目的的练习,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写话时充满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
2.仿写段篇结构
学生往往认为无内容可写,这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文本为练笔提供了类似课文内容为素材,因为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在学习了《找春天》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仿照课文第4到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发现课文的句式是什么,再进行讨论、交流春天是怎样的。经过指导后,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式:
桃花笑红了脸,那是春天的小脸吧?
小草绿油油的,那是春天的衣服吧?
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笑声吧?
树木长出枝条,那是春天摇摆的小手吧?
这样的仿写往往几分钟就能完成,即使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有据可依,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教材就是榜样,学生们可以通过读读说说、学学用用,这样内化了文本,也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二、展开想象世界,续写阅读文本
低年级的学生爱幻想,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开展写话训练。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就是一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的成语故事。在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于是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假如青蛙听从了小鸟的话,它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景象?在路上,它会遇到哪些动物,它会说些什么?
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接着,就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续编故事。仅仅半节课时间,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便诞生了。
因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续写故事的形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使其能够无限制地展现自己的思想。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跃思维能力
小学低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他们不会对生活有更多哲理性的思考,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那就需要找到文本与生活之间联系的点,以此为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语言学习的乐趣。文本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学生讲述生活的基点。例如在教学二上《风娃娃》一课,利用课后习题: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同学们,各种风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呀?”学生们被问愣了,然后都摇头。于是我就出示了各种各样的风吹的画面来唤醒学生的记忆。学生一看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了,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联系生活,积极思考,发现写作的乐趣,从而不再认为写作是枯燥乏味的,便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地学习,进而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使自身语言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开展语文活动,丰富写话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的写话具有真情实感。可是,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低年级的写话训练需要丰富的素材储备,這些素材在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可以找到。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写话的时候有素材可利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也可以节日为契机来开展,还可以比赛的形式开展。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仿写、续写、联系生活、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促学生写话,力求学生在写话中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在写话中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体验到习作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