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乱象频出,如何掌握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方案已成为“两会”汽车大佬建言献策最集中的话题之一。
芯片告急给中国汽车产业敲响了警钟,一枚看似小小的芯片竟然成为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最大“黑天鹅”事件,停产、减产、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延迟交付和减配交付和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乱象频出,让各大车企饱受缺芯之苦。
一方面,由于新能源與智能网联汽车通常配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及信息娱乐功能,芯片需求是传统汽车的数倍,尤其是大算力、高性能汽车芯片市场缺口仍然巨大。
另一方面,由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国内芯片供应商制造车规级芯片的意愿仍然较低,未能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因芯片原因减产约1 000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因芯片原因减产约200万辆汽车。在此背景下,提高车规级芯片供给迫在眉睫、实现车规芯片自主可控时不我待。
眼下,虽然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成立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搭建芯片供需交流平台、编制芯片技术手册和惩处芯片囤货抬价行为等,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芯片供需矛盾。
为此,如何掌握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方案,已成为今年“两会”汽车大佬们建言献策最集中的话题之一。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着眼于汽车芯片产业链补链强链,建议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并由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和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建立芯片和原材料应急机制,引导外来企业投资;通过调控等方式稳定市场,避免原材料价格无序上涨;强化政策引导,在研发、制造、封测等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三步走”建议: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保证产能;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长期构建汽车芯片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强调,单纯利用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调节汽车芯片断供问题,需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
他建议,不仅要从国家部委层面下设汽车芯片主管部门,制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还要从政府层面出台研发补贴、税收减免和金融贴息等政策,加快实现芯片上车;同时还要引进国际领先汽车芯片制造商来华投资建厂,从政策、资金和配套等方面推动外资芯片产线建设项目快速落地。
另在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看来,优质民营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芯片国产化与自主可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建议在出台“稳链强链”扶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制造企业的特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到国家级重大芯片战略工程中来。
而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看来,国内在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行业标准缺失,二是缺乏测试应用认证。
因此,邵志清对于芯片材料研发予以高度关注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速建设集成电路材料表征测试和应用研究平台,为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材料表征测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二是建立集成电路材料相关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三是建设集成电路材料行业数据库和基因组技术创新平台。
除此之外,在芯片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保险方面,“两会”代表们也相继建言献策。如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由国家牵头搭建全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针对文创IP、芯片和数字影音等重点知识产权领域,形成明码标价、按需收费、公平合理和售后完善的全球知识产权定价和交易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要加大对科技保险的扶持引导力度,积极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更全面、更丰富和更系统的风险保障。最为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去年10月,由18家财险公司和再保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正式在上海自贸实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8家继承电路企业提供了4 743亿元的风险保障。
近年来,我国芯片每年进口额高达2 000多亿美元,芯片安全关系着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的建议再次聚焦后摩尔时代,并坚信中国有赶超的机遇。
“我们不仅要比照美、日、韩等国的超常规举措,出台更有力的政策;还要继续发挥新型聚过体质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快科创板对后摩尔时代核心芯片及垂直域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邓中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