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劼
短短三个交易日,中概股总市值累计损失了约2 771亿美元,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打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创下的跌幅纪录。
多重利空之下,中概股正遭遇“血腥”时刻。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主要指标回归平稳但尾盘走低。截至收盘,三大指数中道琼斯指数止住连续两日收跌之势,微幅收涨1.05点,报32 945.24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2.04%,报12 581.22点;标普500指数收跌0.74%,报4 173.11点。
中概股则复写了前一天的颓败走势,继续跳水。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跌11.73%,打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创下的跌幅纪录,较2021年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达到惊人的75.2%。
英为财情数据显示,这已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而该指数历史上只有5次单日跌幅超过10%,另外两次均发生在金融危机时期。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最近三个交易日,中概股总市值累计损失了约2771亿美元(约合1.76万亿元人民币)。
热门中概股中,知乎、爱奇艺、叮咚买菜和拼多多等跌超20%,阿里巴巴、京东、贝壳、哔哩哔哩、新氧、百世和迅雷等跌超10%,网易、腾讯音乐跌逾9%,百度跌逾8%。最惨当属金山云暴,早盘两度触发熔断,收盘跌近48%,直接“腰斩”。
新能源汽车股也未能幸免。蔚来汽车跌12.26%,小鹏汽车跌13.79%,理想汽车跌20.61%。
压倒中概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俄乌局势未了、国内疫情局部多点发散、美联储加息在即……这些都被视为影响资本市场的“黑天鹅”事件,但事实上,上周美国证监会(SEC)公布的“预退市名单”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份“预退市名单”中,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和黄医药共计5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赫然在列。根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规定,如果名单内的公司连续3年没能提交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报告(要求无条件提供审计底稿),美国证监会有权将其摘牌退市。
尽管3月11日凌晨,中国证监会已经针对此事紧急回应,称正在会同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对话,将尽快做出符合两国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安排,但上述消息的流出已经在资本市场造成了大范围的恐慌情绪。
“中概股监管问题由来已久,本次事件只是美监管部门的正常程序。但短期内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下的情绪,放大了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担忧,他们担心所有中概股都会放到这个名单里,因此机构选择优先平掉了中概股的仓位。”证券行业相关人士解析道。
与此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概股此轮暴跌背后可能还有做空势力的推动。
回归港股是最佳选择吗?
随着中概股公司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中概股回归趋势将进一步增强。资料显示,自阿里巴巴2009年成功赴港二次上市之后,最近几年时间里,已经有网易、京东、百度和哔哩哔哩等近20家中概股公司先后回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其中就包括了此次在美股遭遇重创的蔚来、小鹏和理想。
2021年6月24日,小鹏汽车正式完成港交所上市聆讯,成为今年首个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双重上市中概股;2021年8 月 12 日,理想汽車正式登陆港交所,距离2020年7月3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仅过去1年时间;蔚来成为第三家实现美股、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2022年3月10日顺利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蔚来、小鹏和理想宁愿花费更多的成本也要选择在美股、港股双重上市,除了与其他打算赴港上市的新势力抢占资金渠道以外,防范在美国被摘牌的风险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华尔街日报》在3月14日刊登的报道中提到,中概股风波的最大赢家或将是香港证券交易所,目前,大多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都已经着手为回港上市做准备。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则预测,2022年5~6月将出现一股中概股回归港股的高峰,到2022年底,回流公司预计将超10家。对于中概股的回流,港交所无疑持欢迎态度。据知名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如果双重上市的中国公司全部回流,香港市场的日均成交额将增加约26亿美元,大大提升成交量。
为了给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提供腾挪空间,港交所也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2021年11月19日,港交所公布了针对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新规,不仅放宽了二次上市的市值门槛,还首次允许了同股不同权(WVR)、可变利益实体(VIE)等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直接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不过,由于香港市场的资金体量大概只有美国的1/20,且换手率较低,因此也有专家认为,A股市场同样也是承接中概股回归的优质选项。
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就表示,中国政府拥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民间财富充盈,加上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走出疫情阴霾,通货膨胀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最可控,A股并不缺少资金和长期资本迎接中概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