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随着信息化全面普及覆盖,“汉字危机”已成为一个令全社会忧虑的话题。能认不会写、提笔忘字、书写质量差、书写习惯差等诸多问题在小学生身上已日趋凸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書写能力是文化基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青少年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养。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的桥梁、是纽带、是钥匙,是文化和文明的象征和标志,是文化和文明的基因和根脉,语言文字工作是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写好一手规范美观的中国汉字。
在生活中,汉字书写现状和青少年学习汉字书写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当代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为何退化?书写质量为何下降?结合笔者的实际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电脑的输入日益取代识文写字的过程。智能打字不要求完整的汉字音节输入,根据数字或汉字首个字母的组合即可提供词汇选择,输入者不仅无须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就连汉字的正确发音都不必充分掌握。久而久之,输入者只能识字而不能写字,只认字型而不管笔画和书写顺序,一旦遇到手写,忘字或写错字的情况就会频频出现。二是电子文本的普遍应用减少了写字的训练机会。教师的教案基本都是电脑打印,就连给学生的练习题目大多都是以打印为主,师生均缺乏书写训练的机会。三是对学生的评价中忽视了书写水平的要求。青少年在多元化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中,汉字的书写教育越来越不被重视。学校和家长在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时,很少把书法视为重要的和长期的训练项目。四是学校缺乏专业性的书法教师。要培养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升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书写水平。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教师的书写水平不尽如人意,汉字书写水平较高的教师仅占一小部分。五是学生缺乏汉字书写的兴趣与动力,练字的过程枯燥乏味。基于以上原因,要改变汉字书写弱化的这一现象,我们将新媒体巧妙地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它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解决学生书写汉字时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基础核心素养。
一、巧用新媒体,激发学生汉字书写兴趣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从甲骨文、金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多少学者与书法家在研究传承。这些名传千古的作品,有的被拍成照片,有的被制作成视频,被人们竞相传诵。因此可在网络上搜集书法名家的作品,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观看欣赏,真切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汉字书法的热爱。同时搜集当代硬笔书法家田英章、庞中华、司马彦等硬笔书写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看到真人书写的过程,缩短与书法作品的心理差距,让学生主动乐意去模仿学习。另外,让书写水平较高的教师录制汉字书写微视频,直观真实地演示汉字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观看每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让他们了解字的结构及笔画的书写方法,激发学生产生书写兴趣。
二、巧用新媒体,演示常见汉字书写方法
视频、抖音以它直观的影像、清晰的声音、动感的画面、巧妙的配乐、便捷的制作深受青少年喜欢。因此,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聘请优秀书法教师,利用手机或录像机,从握笔姿势、提笔、运笔、笔画书写开始,结合教材录制生字的书写过程,并配合细致地讲解。如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微视频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下笔哪里该轻哪里该重,行笔哪里该直哪里该弯,收笔哪里该顿哪里该挑,学生通过仔细地观看,心领神会,掌握了基本笔画的写法,比看纸质成型的作品效果自然要好很多。
指导写字过程时,微视频更能发挥超乎寻常的作用。它可以做到整体播放或细节特写,或重点部分反复播放。如写“三”字时,首先让学生整体观看该字的写法,再突出重点,看每一横的形态与长短,让学生懂得“横要稍斜竖要畅,三横间距要等距”;如写“中”时重点强调悬针的写法,画面定格在悬针部位,让学生比较“悬针”与“垂露”的区别,懂得“竖的写法要流畅,上部出锋用悬针”;再如写“来”时,要做到“撇短捺长角适度,下有撇捺上横短”等。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该字的书写特点,并总结出口诀或规则,便于学生识记掌握。一个教师录制,全校师生均可观看,让优质师资发挥最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小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做到了分层教学,个别书写水平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还可以拷贝回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也解决了“课堂有示范书写好,课后无范例书写差”的现象。同时,书写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练习过程,学生通过逐字观看视频中的书写方法,掌握写字技巧,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长此以往,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会内化为自觉行为,为学生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三、巧用新媒体,及时展示学生书写作品
有比较就会有动力,有反思才会有提升。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展示欲望和竞争欲望。在教学时,我们巧妙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对书写优秀的作品及时进行展示,既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又有利于让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同伴书写的优秀之处和自己书写的不足之处,形成“赶比帮超”的良好书写氛围。在书法练习过程中,让教师及时拍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尤其对于优秀作品,可以在教室智慧黑板上、在学校教学楼前的LED大屏上、在校园网站上、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中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肯定、被欣赏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汉字书写的内驱力,让其主动乐意地去书写。同时,家长也可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随时观看孩子的书写作品和书写状态,这样更有利于家校协作交流和学生书写能力的提升。
四、巧用新媒体,记录学生书写练习过程
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既影响着学生的书写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虽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离纸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严格做到,有的开始能做到,但时间长了离本子距离就近了;有的孩子书写时头歪着;有的孩子将本子推得歪歪扭扭;还有孩子写字时把脚踩在凳子上,甚至有的翘着二郎腿,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在教学时我们要随时录制学生书写过程,投放在智慧黑板上,学生便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写字姿势,从而纠正自己不良的书写姿势。同时,通过拍照或录制视频,我们可以记录学生练字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回过头来将照片或视频进行比对,让学生看看自己的长进和努力的成果。人常说:“习惯成自然。”只有盯紧平时的书写练习过程,注重写字的细节,一丝不苟地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才能将它们全部内化为学生的书写素养。
五、巧用新媒体,多元评价学生书写作品
只有及时评价学习效果,学生才會学得更有兴趣和动力。在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通过手机拍摄学生书写作品、录制书写视频,组织书法作品网络展示、学校公众号推送展示、组织“我是小小书法家”网络评选点赞、班级QQ群“作品秀”展示、“我的进步看得见”等多种新媒体态势下的网络化展示活动,既丰富了评价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丰富了评价方法,还能让更多的家长与社会人士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既有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还有父母、亲属以及社会人士的评价,评价形式的灵活性、及时性、多样性、直观性扩大了书写展示、书法比赛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与家长从思想上重视汉字书写,点燃孩子们的书写热情。在展示过程中,学生的书写自信心得到培养,书写兴趣得以激发,书写动力得以调动,书写水平得以提升。
六、巧用新媒体,保存推介优秀书写作品
网络媒体的又一优势就是它独具的传播速度与广度,是纸媒无法比拟的。在书写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要及时用手机、实物投影等新媒体设备拍照或录制,这样既可以进行永久保存,成为记录学生成长的资料,还可以制作成美篇、抖音、小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这样就打破了县域、区域、省域甚至国际边界,让更多的人观看、欣赏、学习,相互切磋书法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升汉字书写水平。在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提升因练习书法而获得的荣誉感和价值感,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以此作品为范例学习书法,同时还可以让中国的书法得到传承,让中国书法发扬光大,提升中国书法的影响力,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字载体,具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深远意义。汉字作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在造型审美、寓意能力和情感表达方面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是独树一帜的,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记录语言、传播知识的工具,还凝聚了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所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作为中国人必须写好中国汉字,将中国古老的书法文化传承下去。作为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该从小写好汉字,提升基础文化素养,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将中国文明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