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彦宇
板栗: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猫呀?
魔镜:起司猫(《甜甜私房猫》角色)。
板栗: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第二好看的猫?
魔镜:哆啦美(《哆啦A梦》主角)。
板栗: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第三好看的猫?
魔镜:云母(《犬夜叉》角色)。
板栗:……你直接说我是第几好看的算了!
魔镜:第31415926……
板栗:……
蛋黄 : 这么执着于好不好看,你这是容貌焦虑吗?
板栗:你说的容貌焦虑,就是那个“聚光灯效应”?它的原理就是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对别人的重要程度,并因此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仿佛自己的头顶有一个聚光灯,别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尤其是青少年,由于身体快速发育,会过分关注自己身体和容貌上的变化,加上“聚光灯效应”的影响,便很容易由于担心其他人关注自己的瑕疵而感到焦虑。
蛋黄:哟,居然还懂得“聚光灯效应”!那你说说“聚光灯效应”导致的容貌焦虑要如何缓解呢?
板栗 : 啊這……这题让你来答吧,好好表现!
蛋黄:切!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换位思考意识到“聚光灯”其实不存在就行。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回忆下自己的好朋友或家人的长相,我们往往会发现,连具体的五官细节和发型可能都回忆不出来。同理,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容貌瑕疵,在别人那里也不会留下太多印象,毕竟别人的“聚光灯”也都是照着他们自己的,没太多心思研究你。
板栗:那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有容貌焦虑,有的人却不容易有呢?
蛋黄:一个人是否容易有容貌焦虑,关键在于自我认同的发展水平。
自我认同水平低的人,由于不够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会更相信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如今电影、电视、广告里出现的经过技术后期处理的完美帅哥美女,会拉高我们每个人对于理想自我形象的期望,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相当于这些内容一直在向每个人传递这么一种评价:“你的容貌有很多缺点”。
自我认同水平低的人,很容易因为意识到自己容貌有缺点而觉得自己不够好,便顺着商家的逻辑买各种让自己容貌变得完美的产品来缓解焦虑。可现实的人无论怎么努力,容貌一定是有瑕疵的,哪怕这类人花了很多钱和心思,但容貌焦虑却会一直存在。
而自我认同水平高的人,能够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定义自己。面对外界“你的容貌有很多缺点”的评价时,他们能够意识到容貌只是“自我”生理状态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比如知道自己虽然长痘痘,但志向远大、情绪稳定、爱好丰富,在班里很受同学喜欢和信任,也就不会因为容貌问题而完全否定自己,持续处于焦虑中。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而且答案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只要你开始思考,就开始建立自我认同了。越是思考,给自己越多定义,你的自我认同水平就会越高。
2. 理解自己:觉察当下行为、思维、情绪和“我”之间的关联——例:我当下的行为,跟前面的那些答案有什么关联。
答:现在我在看科普杂志,因为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对未知的东西都很好奇。
我们给“自我”下的定义,必须跟现实的自己相符合,所以需要通过分析当下行为、思维、情绪和前面定义的关联,加深和调整对自己的理解。
3. 接纳自己: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前面的那些优点有什么好处?
·前面的那些缺点有什么坏处?
·这些定义是不是跟当下情况并不符合?为什么不符合?要修改定义或者修改当下的自己吗?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会本能地区分出好坏,其实两者都共同存在,只有同时看到了好与坏,将“优点”和“缺点”都转变成“特点”,统一了对立的内在自我评价,我们才算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评价、认识自己,也才能构建出稳固的自我认同。
怎么样,和我聊完有没有感觉容貌焦虑得到缓解了?
板栗:嗯,确实是缓解了,因为我发现,阁下明明比我丑,还那么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