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锋 田治国
摘 要:日本坪庭造园是世界上最小的花园艺术表现,有着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坪庭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房屋空间进行园林造景,艺术设计思想富有哲学内涵,是日本京都地区独有的一种园林艺术设计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研究日本坪庭造园艺术的历史发展与表现形式,探究其美学价值与功能性,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坪庭;园林布局;艺术元素
日本坪庭起源于日本园林的一个分支。在古代,日本并不存在园林文化。坪庭的诞生背景与当时日本城市发展所形成的格局密不可分。古代日本京都的城市格局规整有秩,城市空间被街道划分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区域格子,仿若棋盘,各个街道南北延伸纵横。城市的建筑物都沿着街道而修建,所以在南北方向建筑之间存在着一个开阔的方形空间。在日本飞鸟时代(公元592年到公元710年),為了利用这块方形空间,便在南北相邻的房屋中间增加了一条道路,用房屋与道路填满了所有空地。连续的沿街房屋将地基相连,形成了一种狭长的独特住房结构,这些地基一直存续到近代,直至现代东京都区域内还保留着这样的地基。如今,东京都的老城区内还存在着一种窄小而狭长的住房结构。从外观来看,这种空间结构就像是中国城市里的弄堂小巷,一旦进入这种房屋,就会豁然开朗,好似《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山洞一般:“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种房屋,就叫作町屋。世界上最小的庭院造景——坪庭,就是依托町屋这一建筑格局所诞生的一种独特的造园形式。
町屋在17世纪以后发展至顶峰,它的形式和结构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过去和现代京都、奈良等地的城市布局,体现了当时关西地区特别的气候以及日本对木材独特的喜爱。不对称的布局的优势体现在町屋内部空间布置更加灵活自如上,内部的坪庭景观使町屋内部与外部景观相呼应,内部空间更加精致,使居民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情趣,更加贴近自然。
一、日本坪庭的布局
坪庭在古代多被称为壶,取自“壶中天”这一寓意。壶意味着“小”,用这一字称呼坪庭却不只是“小”的含义。“壶中天”指在小小的茶壶中却有着一方天地,用其称呼坪庭寓意坪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造景形式独特,造园手法精致细腻,一旦身临其境便会发现别有洞天。
传统的坪庭往往由町屋前、中、后的三个花园组成。三个部分的花园分别被称为通庭、中庭与奥庭。前、中部分的花园多为小型的枯山水构造,后部分的花园或多或少会配置植被、石景与水景。通过町屋前面的玄关,町屋的入口处是一个宽敞的空间。在这块空间之中,日本传统家庭的装潢会选择使用地板,并在地板上面铺上榻榻米垫子。在这个房间的后面会设置一个小型花园造景,这个花园被称为通庭。通庭往往会被设置在被改造成会客室的大型空间的侧面。经过精心打理,通庭与处于房屋中间的中庭会产生前后呼应的效果,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美化玄关、客厅与町屋店面的环境。在町屋的后部,被称为奥庭的花园作为坪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坪庭组合中最大的面积,同时其作为重要的景观,也承载了坪庭最主要的艺术内涵。奥庭一侧的缘侧不仅起着连接坪庭前后的功能,还能使人们在路过这里的时候全方位欣赏整个奥庭的景色,这一空间被称为“灰空间”。通庭、中庭与奥庭这些花园组成了町屋坪庭特殊的花园组合。坪庭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种庭院。对于町屋来说,坪庭,或者说坪庭花园,是京都大多数町屋装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町屋之中,坪庭的周围环绕着走廊、墙壁或建筑。町屋的空间长而狭窄,所以坪庭自然不像中国的园林建筑那样巧妙而宽敞。尽管空间略显紧凑,但是大多使用石材进行搭建的结构特点,让坪庭看起来更加宽敞。
二、日本坪庭的功能性
坪庭所依托的町屋绝大部分为木制结构,整体设计上是一种不对称的房屋构造与制式。 传统的町屋除了承袭了以往狭长的房屋地基外,大部分都是双层楼房的结构。大多数町屋都是店面房,面向大街的一侧为店面,被称为店铺栋,同玄关、通庭与中庭相连。后面的房间供人们居住使用。处于房屋之中的坪庭,一侧多为走廊。走廊被称为廊下缘侧,走廊的另一侧为浴室与厕所。靠近坪庭一侧的墙壁并不起支撑房屋的作用,墙上安装有移动拉门或者卷帘,在打开拉门或揭开卷帘时人们就可以尽情观赏坪庭的景色。这样不仅可以使原本狭窄的町屋空间变得宽阔,还能使房屋内外空间在区分开的同时衔接得更加自然。另外,冬天与夏天对于隔断门也有着不同的材质要求。古代人们没有空调,夏天将这些作为隔断的拉门或卷帘换成用芦苇制作成的屏风或百叶竹帘,能使屋内保持通风,也不会受到阳光直射。
在现代,像町屋这些传统的建筑物很容易被高楼大厦遮挡住阳光或者平时空气无法顺畅流通。而坪庭在町屋之中便能起到通风的作用。设计师仅仅依靠一个小花园,便解决了町屋中段房屋采光与通风的问题。位于后方的奥庭中间会放置飞石与敷石用来踏脚,防止破坏植被或泥土污染衣物鞋子,实用且具有观赏性。三段式坪庭中的中段花园大多位于南面,在太阳升起时可以让阳光很好地照进房屋,而北面的町屋却建造得很高,以防止阳光照进房子。这样两个部位就会因光照不同而出现温度差,冷热空气对流,町屋中便形成了一个天然通风系统,使原本阴暗逼仄的町屋获得阳光、空气。町屋的两侧都是高楼,因此不可能存在窗户。在廊下缘侧的两侧,位于浴室与厕所正对面的坪庭是町屋引入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唯一途径。
三、日本坪庭的景观元素表现
日本坪庭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形成了极富个性的造景技巧与风格。坪庭的造景元素往往由适应日本气候且不喜阳光的本土植物、防滑但不粗糙的地面石材、手水钵与石制庭灯组成,若坪庭空间富裕则会放置日本传统的水装置。
(一)植被
植被在坪庭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然而在设计坪庭时选择使用的植物类型并不多。
处于町屋中部的坪庭光照不充足,十分适合青苔藓的生长。于是在坪庭中,苔藓便取代生长旺盛且需要一定光照的其他植物而成为使用最多的首选地被植物。同时,青苔藓有着美丽精巧的外观,生长也不需要特殊的护理,在日本的园林造景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将青苔藓放置在坪庭中,坪庭就会十分具有日式园林特色。日本人民更偏向欣赏形体外观纤弱优雅的植物,在设计坪庭时一般不会采用粗壮和过于茂盛的树木,而是选择更加矮小精致的灌木。在古代,日本的园林造景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作为拥有园林数量最多的人群——贵族阶层和寺院僧侣们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文化影响,在植物选择上多采用寓意纯洁高贵的鸢尾、象征长寿的松树和在日本武士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樱花,还会配上部分蕨类植物与常绿植物,如小叶女贞、九里香、南天竹和山茶等。
(二)铺装
在坪庭中,前后部分多采用枯山水的布置方式。枯山水庭院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白砂。白砂是日式庭院布景中最常用的地面铺装材料。在日本枯山水造园文化中,白砂往往用来表现一种有水又无水的哲学思想。同枯山水的制作方法相似,在坪庭的布景中,会用耙将白砂耙扫成波浪,随心所欲地对坪庭进行布置,并搭配上置石来表达山海波涛的意境。
(三)园路
在面积较大的坪庭中,有些设计师会增加一条狭而短的园路。园路多用日本传统的飞石与敷石构成。飞石多被铺装在室外供人通行,防止地面的泥土弄脏人的鞋子与裤子。飞石之间会保持不同的距离,以增加人们行走的趣味性,并且飞石的铺装更具自由度与节奏感。而敷石则是在规定的一条路面上进行铺装,敷石的铺装比起飞石更加规整,行走自由度也更高。
(四)水装置
坪庭由于面积很小,一般不会采用占地面积大的水景进行景观布置。在坪庭中,一般都会放置日本传统的手水缽。在日本,手水钵与中国的水缸功能相似。手水钵是日本人民在日常洗漱时使用的石盆,分为高的手水钵和矮的蹲踞。手水钵通常连接竹制的水龙头,象征荡涤人的心灵,同时潺潺的水流使庭院更富生趣。坪庭中放置的多为小型的由整块石头雕琢而成的手水钵,外观多为铜钱型和圆柱型。
在茶道之中,为了提醒品茶者与沏茶者体悟人生,淡泊名利,手水钵多采用古钱的形状。在雕刻手水钵的过程中,雕刻者巧妙地使用古文字艺术,在雕刻“吾唯知足”这四个字时特意去掉文字的“口”部首,将正中间的方形水池作为“口”部首的替代,寓意知足者常乐,反映了当时人民朴素的心愿、寄托和追求。手水钵是日式庭院中极具代表性的元素,日本人民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朴素物品,制造出使内心追求平静的效果,有着浓厚的和式风格与禅宗思想,提升了坪庭的哲学内涵。
逐鹿装置最早是在庭院中使用的水装置,利用杠杆原理,上方水渠流水,水竹盛水,水满则倾,而后再翘头,水竹尾部就会击打在撞石上,发出清脆声响,以此驱赶鸟兽,后来由于其间断的清脆声响可以使人内心宁静而逐渐被用于庭院的布景之中,以此增添庭院的趣味与禅思。
此外,部分坪庭中还保留着名为“水琴窟”的装置。早期造园者会使用原本用来装粮食或水的陶缶、陶罐等器具,将其倒置,浅埋在脚踏石和手水钵之间的地下,底端使用泥土或者砂石进行封闭,并在朝上的顶部挖出一个直径几厘米的小洞,然后使用数块较大的石头进行遮盖,以用作排水系统。后来人们发现,在洗手时溅出的水通过周围的水门石流入这些用陶缶、陶罐制作成的小型排水系统中会相互碰撞产生清脆的响声,就像琴和铃铛一般。于是人们便在这些埋于地底的陶器边上增加一个连接排水系统的排水管,使内部水位不会过高而影响其产生清脆的溅水声,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所使用的陶器材质也在不断改进,“水琴窟”由此诞生。
(五)置石
置石是坪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坪庭的置石原则上同日本园林置石差别不大,都是将单数石块布置成组合。在坪庭布景中不会使用过大的石块,但仍会配置主石、客石与伏石。石块的布置通常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的排列方式,伏石与客石不会高于主石。这样的布置方式极具一种秩序上的视觉美感。前后的石块布局使得前后景观错落有致。
在坪庭组合之中,置石的特色多体现在前部花园与后部花园这两个多为小型枯山水配置的地方。前部的花园大多放置象征吉祥如意和招财进宝的象形石头、石雕或小型枯山水,以祈求家族平安健康、生意蒸蒸日上,表达美好祝愿。并且这份幸运会传递给刚入玄关的客人,表达町屋主人对到来客人的美好祝愿。中段的花园面积一般不超过二十平方米。再往后就会看到坪庭最大的主花园,这种花园坐落在客厅的边上,在大城市极为少见。从各处采集来的形状各异的圆石被放置在用灰白色鹅卵石铺装的坪庭中,周围大多种植有苔藓和蕨类植物。点缀着石灯笼、竹篱笆、奇石、小池塘和高大枫树的庭院,在小小的空间里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千变万化,植物竹石与轻悄滴水构成了一种光、影、声音的微妙平衡,给人以放松与安稳的感觉。坪庭中的置石通过与植物、水景的互相搭配,能够使人漫步其间时体验到一种回归自然、身处山林谷壑的感觉。
(六)石灯笼
石灯笼起初是放置于室内的照明,后来在安土桃山时代用于茶室外景的装饰,使用广泛。日本房屋矮小,且多为木制结构,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后来石灯笼便不再用于室内照明。这种石灯笼经过改良之后被引入民间小型庭院,是日本由礼器转向民用的代表性物品。将石灯笼放置于坪庭之中,晚上点亮的烛火不仅可以用于照明,也可以增添坪庭的观赏性与趣味性。
(七)竹篱
坪庭之中的竹篱通常由竹篾条编织而成,其分类和传统庭院中的竹篱分类相似,用于围合坪庭空间并分割植物和步道、石景区域。竹篱在较小的坪庭之中也可以作为背景使用,使造景元素更加丰富。
四、结语
通过对日本坪庭的历史形成与造园布置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虽然坪庭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理念且面积极小,但是依然承袭了日本传统造园的美学与哲学理念。将大型的园林造景根据房屋主人的意愿缩小布置进房屋内部,使其具有了更高的可塑性。并且比起大型庭院,坪庭更容易建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十分适合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空间的园林布置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劲韬.浅析日本传统町屋的空间和装饰特色[J].华中建筑,2006(11):193-195.
[2]朱文韬.浅析日本造园文化与中国园林思想的渊源:以坪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29-30.
[3]常俊丽,孔德艳,苗淑杏.日本庭院造园要素解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6(2):75-79.
作者简介:
徐益锋,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田治国(指导老师),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