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燕 郭丽萍
摘 要:中国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面对城市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处理好生态保护修复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以城市绿道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居民活动需求和城市绿道空间类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绿道空间设计策略。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化;绿道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生态性保护策略研究”(135409335300863)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面对城市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处理好城市绿道空间与城市发展利用需求之间的关系,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绿道是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态环境维护的重要一环。城市绿道设计是城市核心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重视城市绿道空间设计,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绿色景观建设。
一、城市绿道空间设计概述
(一)绿道的定义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可以起到一定的连接、隔断、缓冲作用,通过连接或者分割用地作缓冲区,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空间的目的。
城市绿道(图1)是指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主要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社区绿道主要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二)国外城市绿道空间设计现状
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奥姆斯特德1867年完成的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如今波士顿公园这片区域(图2)已建成兼具休闲、旅游、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绿道网络。1932年成立的东京绿地规划协会提出“行乐道路”的概念,而且在1956年颁布的《都市公园法》中把“行乐道路”修改成了綠道。1991年,新加坡规划建立一个串联全国绿地和水体的绿色网络,力求改善人口密集的情况和缺少休闲娱乐空间的状况。同时,新加坡践行低碳出行的理念,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国内城市绿道空间设计现状
我国的绿道空间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绿道规划和布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绿道规划设计不合理,未考虑到使用人群的需求,植物配置协调性差,施工不规范。这些问题使得部分城市绿道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各个城市要重视绿道空间设计,充分发挥绿道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生态景观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景观的含义同汉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1939年,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特罗尔,在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次提出了景观生态学一词,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景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1995年Н.Л.别鲁恰什维利撰写、李世玢译的《论景观学的若干新概念》一文里可以看出,人们对景观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把自然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与景观学相联系。2019年,学者刘子瑜在《浅析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一文中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了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原则,认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能维护本土生物多样性,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部分,城市生态景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维生态网络,包括自然景观(地理格局、水文过程、气候条件等)、经济景观(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人文景观(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的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多维耦合。在进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应结合当地景观的特点,使生态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道空间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城市绿道空间时,需要基于生态角度从不同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利用城市绿道的连接功能,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三、城市居民活动需求
(一)日常活动需求
一些居民喜欢跑步、跳广场舞,所以在设计绿道的时候,应思考居民的具体活动类型,做到从整体布局出发,增强绿道空间的协调性与连接性,在各种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休闲活动需求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例如散步遛弯、遛狗等,因此,在设计绿道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不同的人群,使设计满足人们的休闲活动需求,提高绿道的利用率。在设计绿道时,要保证绿道的安全性,对于城市中心的人流聚集区的绿道空间和车行空间,可以考虑分隔化设计,利用半公共空间的诸多要素,如或高或低的灌木丛、水景、路灯及其他城市设施,增强绿道空间的层次感,使绿道给人一种舒适、雅致之感,充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三)特殊群体的活动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等特殊群体也要有相应的活动空间。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城市公园绿道景观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从根本上关爱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增强居民幸福感,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四、城市绿道空间类型
(一)健身运动空间
健身运动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绿道空间,健身运动空间中的运动器材多以小而多的方式布置在休闲步道两侧。健身运动空间包括跑道(图3)、健身器材区域(图4)、硬质铺砖广场。人们可以在硬质铺砖广场上进行群体类运动健身活动,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还可以在跑道进行跑步、骑行、快走等健身活动。健身运动空间内一般设有健身器材区,人们可以利用多功能的健身器械锻炼身体。
(二)休闲空间
休闲空间是绿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图5)。人们可以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在休闲型绿道上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例如观赏四周的风景、散散步等。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绿道设计,可以为人们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
五、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绿道空间设计策略
(一)硬质铺装设计
绿道的铺装方面,应基于经济环保理念,考虑到雨水的影响,尽量采用透水防滑的路面砖进行铺装,在满足硬度条件的前提下,整体风格应该与周围相互协调。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李小兰在《城市绿道建设反思》一文中指出现代绿道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多角度出发反思当前绿道建设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在绿道空间的硬质铺装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监管,慎重挑选铺装材质、颜色。生态型铺装具有减少热传导、收集雨水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吸收日常灰尘、安全防护和减少噪音的作用,能进一步提升人们在绿道慢行空间的体验。
(二)植物配置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護区管理处的王凯红在《探讨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一文中指出要以生态修复理念为基础,从社会文化生态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修复、湿地生物修复以及湿地生境修复等角度出发进行湿地公园修复,以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在设计城市绿道空间时,设计师必须对空间内部的植被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基于美学、植物学、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植物配置,使绿道空间中的植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配置城市绿道空间中的植被时,尽可能挑选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提升其成活率,进一步控制景观设计成本,从而增强城市绿道空间设计经济性与合理性。
(三)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节点设计是指生态绿道、游乐场的交叉口或者出入口的景观雕塑和其他景观小品设计。在设计绿道空间中的景观小品时,需要使景观小品具有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使景观小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四)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展现城市特色文化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缩影,展现了城市形象。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谢于松指出在景观营造中,不仅需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还需要结合城市的人文、地理等因素,对城市文化、城市形象进行展示,使景观能充分反映城市特色,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城市文化。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注重城市特色文化的展现,可以设置文化展示平台、特色文化展示窗口等,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促进城市文化传播。
六、结语
现阶段,中国部分城市绿道项目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应明确城市绿道空间设计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对城市绿道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对城市绿道空间内的植被进行科学搭配,注重景观小品设计,融入当地特色文化,给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推动中国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兰.城市绿道建设反思[J].现代园艺,2020(23):132-133,136.
[2]王凯红.探讨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J].农业与技术,2021(9):88-90.
作者简介:
王林燕,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郭丽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环艺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