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 单炜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江南;当代建筑;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艺术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YJGX19007)的阶段性成果。
一、江南地域文化的内涵
(一)地理区位环境
江南广义上指长江之南,多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下,江南的范围和定义各不相同。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长江以南的地区;狭义的江南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以太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江南多丘陵,多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江南是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围绕着完整的太湖水系,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江南温润的气候,交错纵横的河道,呈现出美丽的水乡景象。
(二)经济结构
中国的经济重心从东汉末年开始向南转移,到宋代完成。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后来随着宋室南迁,许多百姓来到江南一带,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该地粮食产量明显提升。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到达了新高度,这一时期粮食产量丰富,且品种繁多。之后,江南地区的农作物逐渐被棉、麻、桑等经济作物取代,粮食退出经济主导地位,以经济作物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江南逐渐繁荣。丝织业与棉织业的兴起使江南地区的手工业逐渐壮大,同时手工制品也逐渐发展起来。经济作物的手工化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兴起,增强了商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的流通。江南的街区、城镇与河流交织,形成沿河街区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江南的城市面貌。
(三)文化发展
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使该地区文明不断进步。史前时期,江南就出现了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这为之后吴越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吴越文化形成于春秋时期,自然条件优越且常与外来文化交流,具有开放、融合、前沿的特征,同时也具备敬贤尊礼、重文尚古的文化精神。中国自隋唐设立科举制之后,实行了考试选才任官职的制度,科举成为平民入仕的主要途径。宋代耕读文化形成,兴办学堂,书院蓬勃发展,科举中试者增多,其中不乏江南一带人。自宋之后,江南地区无论是文学、书法、绘画、科学都有着较大的成就,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也较高。江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诸多文化世家,保留至今的传统建筑住宅也多在此处。
二、建筑的审美与功能的关系
孔子提出“文质彬彬”,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胜文”会使设计变得粗陋,没有华彩,而“文胜质”则使设计过于浮华。好的設计应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文质彬彬”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造物文化以用为本、注重人性、尊重情感的美,是美与功能之争的论断。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新阶段,工厂普遍注重产量,产品注重功能而忽略设计。为了唤醒人们对形式的关注,威廉·莫里斯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倡导“美与技术结合”;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理论,再次强调功能的重要性;现代主义设计兴起,米斯提出了“少即是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包豪斯风格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一阶段出现简洁、明快、具有时代性的新风格;文丘里提出的“少就是乏味”,打破功能主义设计观念的束缚,强调人文关怀与装饰性。
人们一直在美与功能之间徘徊,而建筑旨在发挥其效用,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形式不仅是建筑表达的外在形式,也是功能外部化的逻辑外壳。建筑设计是不同时期的时代产物,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规律影响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形式与功能密不可分,是骨与肉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功能需求的变化导致其与旧形式不匹配,与此同时设计容易跟随国际主义潮流,摒弃地域性特征,而走向千城一面。现如今,传统建筑需要被保护并赋予新的功能,当代建筑的设计也应更多地考虑其所处的地域文脉。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差异逐渐显现,将二者进行合理过渡,能使其相互兼容,形成体现城市独特文化的视觉形式,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城市辨识度。
三、湖州市小西街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江南浙北地区北临太湖,东南是钱塘江和杭州湾,地势低平,多为水乡平原,河道密度较大。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的经济联系;唐宋年间,该地区出现许多小镇;明清时期,丝织和棉织商品盛行,经济发达。小西街位于浙江北部湖州市,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湖州的温氏、钮氏、许氏、莫氏、冯氏等都曾居于此地,创造了小西街的繁荣景象。对小西街进行考察调研,对当代建筑的审美与功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西街建筑的功能属性
小西街(图1)片区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历经沧桑,但仍较为完整,街道格局整齐,水街风貌浓郁。小西街拥有多条巷弄,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气息。街区内建有钮氏状元厅、杨宅、许宅、温宅、二军师招待所等5处省、市级文保单位,沈宅、莫宅、沈氏晓荫山庄等文保点5处,徐宅、邱宅等历史建筑10处。建筑分布在河两岸,形成“街河一体”(图2)的空间形态,临河的建筑多为住宅和商业建筑。仪凤桥和永安桥连接两岸,实现了便捷的交通,加强了建筑与河流的联系。
过去,小西街主要是传统的居住区,如今,小西街致力于打造湖州“城市新客厅”。小西街在保留街区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同时,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设置艺术人文、创意研发、文化创意产业、休闲生活这四大功能区。此外,小西街还开展文化创意公园、创意市场等项目,创造了历史保护与艺术文化融合的城市发展新道路。小西街秉承“老街当代化、创意产业化、酒店艺术化、资源综合化”的原则,发展历史保护与艺术文化时尚结合的城市新业态。
(二)小西街建筑的审美特点
小西街建筑为黑瓦白墙,这和江南山清水秀的基调、道家质朴自然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以黑白灰为主调,以翠柳、河畔为背景,建筑不需要更多色彩,而是以粉墙黛瓦为呈现主体,突出质朴淡雅之美。黑瓦由土质烧制而成,本是灰色,但历经风吹雨打变为黑色,墙体由白色石灰粉刷而成,利于散热且起到反光于室内的作用。墙面整体没有多余的装饰,朴素淡雅。层层叠叠的黑瓦与白色墙面组合,低调、优雅且别致,尽显内敛、古朴的风格。
小西街的建筑多以木质梁架承重,梁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二者的混合式。建筑普遍屋脊高,进深长,具有良好的隔热通风效果。建筑选材因地制宜,例如采用木、石、砖、土、瓦等材料。屋面构造是在檩上架椽,椽上铺瓦,这样不仅美观而且简单实用。小西街的民居多为“四水归堂”式,布局与北方的四合院十分相似,院子面积窄小,称为“天井”,作用为排水和采光。在古人的眼中,水意味着财。建筑中四面屋顶呈斜坡状,下雨时屋前脊的雨水顺势纳入天井之中,这种建筑风格理念来源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寓意水聚天心。天井的庭院是家庭公共空间,是养殖花草、亲友叙谈的场所,是联系楼梯、过道、通廊和各个房间的交通枢纽。
(三)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启示
小西街在时代的变迁中并没有被遗弃,它在保留传统建筑造型的同时具备当代适应性功能,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湖州市重要的城市印象名片之一。当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基于地域文化内涵,展现地域特征与独特魅力。
从审美上来看,传统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对人们的意识和情感具有一定的牵引力,能够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也会使游客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设计当代建筑时,设计者通常需要对地域性建筑的空间符号进行转译,建立与现代建筑要求相契合的视觉体系。设计者要对传统建筑的原型进行抽象转换,之后再运用于新的建筑设计,体现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在抽象转换时设计者要对传统原型的地域性要素加以抽取,再对抽取的要素进行分类解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形成新的建筑形态。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利用木折廊、传统几何形格栅、合院式教学楼、承载历史记忆的旧石砖瓦、模仿自然的山形屋顶、太湖石等,将传统元素与自然元素以抽象重构形式融入当代建筑,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
从功能上来看,传统历史街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功能与意义,当代建筑也应具备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功能。不同的功能空间设计建立在文脉基础上,而文化促使设计理念产生,因此地域文化与建筑的功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湖州市爱山广场的设计,以“复兴、共生、本土、生长”为理念。复兴,开展以爱山台、爱山书院、钱业会館等历史遗迹或历史保护建筑为主题的深化设计,古为今用;共生,打造江南文化与城市商业功能共生的和谐空间;本土,以湖州传统建筑为灵感,结合现代技术和材料,设计承载历史文脉的当代建筑;生长,爱山广场是市民交流、活动的场所,建筑需要与人共融,实现可持续生长。当代建筑在空间功能上可从地域文化背景中获得极具生命力的灵感。设计者在设计当代建筑的过程中可构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技术体系。用本土、原始的生产技术建设现代建筑显然不符合时代要求,设计者可以以传统手法为建造逻辑,用现代建筑的技术表现,使建筑既具有现代感的形式逻辑又具有本土精神。在局部的建造工艺中融合传统材料,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在本土技术、材料与经济合理配合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最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渗透力,为当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灵感源泉。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是通过不断发展和长期孕育而生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具有显著的地域审美特色,形成了一种质朴、清新、和谐的地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文化中,把握传统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反馈和理念。人们应正确理解建筑文化传统的价值和理念,把握建筑文化传统的时代性和现代性。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定要界定一方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二者同等重要。设计者在处理设计灵感和理念在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时,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斟酌取舍,有理有据,以满意适度为原则,促进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三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永.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内涵、方法与话语[J].江海学刊,2006(1):51-54.
[4]马国馨.创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责任[J].建筑学报,2002(1):10-13.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薛恩伦,李道增.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8]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李砚祖,王明旨.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指导老师:
单炜,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