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影响

2022-03-31 09:19:00张军杨何雪霞欧阳滢
循证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稳定型例数心绞痛

张军杨,何雪霞,欧阳滢

惠安县医院,福建362100

在临床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十分常见,病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闭塞,进而出现心肌缺氧及缺血症状[1]。一些病人因存在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冠心病逐渐恶化,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4]。常规护理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整体效果欠佳。因此,对病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帮助病人改善不良状况,提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纳入6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析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66~75(70.51±1.51)岁。研究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67~76(71.53±1.5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要求引导病人用药,告知病人有关注意事项,指导其注意个人卫生,若病人出现异常问题及时为其进行处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在为病人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积极与病人沟通,让他们了解不良情绪对身体康复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指导其利用大喊、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宣泄自己所存在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另外,根据病人个人兴趣爱好鼓励其参加相关活动,如棋艺、音乐、书法等,以确保其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况下接受治疗,同时为病人列举治疗成功病例,增强其生活与治疗的信心。

1.2.2 认知护理

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同时文化水平较低的病人,可利用多媒体将发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因、护理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相关视频播放给病人观看,以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病人,可以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为其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因老年病人记忆力相对较差,护理人员可以将保健知识、用药相关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在护理服务卡上详细做好记录,便于病人查看。

1.2.3 运动及用药指导

根据病人身体情况为其开展针对性运动指导,在病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其定期进行打太极、慢走等一些有氧运动,增强病人身体素质,提高其自身免疫力[5]。对于病人所用药物,护理人员可以将药物的使用方法记录到药物的包装盒上,并为病人认真讲解药物的效果以及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告知病人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1.2.4 饮食指导

依照病人饮食爱好,制定饮食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告知病人日常饮食多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尽量不吃或者少吃含盐高的食物,并确保营养摄入充足,保证机体正常代谢,提升其身体免疫力。因茶多酚内儿茶素能够促进抗血栓及纤溶形成,护理人员可以告知病人日常中可以多喝茶,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凝聚,起到预防血栓的效果。针对便秘的病人,告知其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等,以促进胃肠道蠕动。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

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5~85分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2 护理效果

病人病情稳定,80%以上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次数下降明显为显效;50%~80%病人的不稳定心绞痛次数下降,病情相对稳定为有效;病情稳定性差,反复性发作,发作次数增多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1.3.3 焦虑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病人焦虑情况,SAS量表由Zung[7]于1971年编写,用于测量成人焦虑状态。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3.4 抑郁自评量表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病人抑郁情况,SDS量表由Zung[8]于1965年编写,用于测量成人抑郁症状。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护理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3 负性情绪(见表3)

表3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当前,因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到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递增的趋势[9]。冠心病具有预后差、病程长等特点,当前已成为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常见病症[10-12]。心绞痛是冠心病主要的临床特点,不稳定性的心绞痛主要介于心肌梗死及稳定型心绞痛间,病人极易发展成心肌梗死。因此,应尽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3-15]。但此病病情复杂、病程较久,应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针对性护理属于一种常见护理干预方案,其主要从病人性格特征、心理特征、文化水平等角度出发,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以帮助改善病人预后[1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为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帮助病人改变错误认知,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病人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可帮助病人减轻躯体症状,提升睡眠质量,从而提升病人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17]。护理人员将药物具体使用方法记录到药物的包装盒上面,并对药效进行讲解,能够确保病人根据医嘱合理用药。开展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确保病人可以养成较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从而提升病人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4 小结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帮助病人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稳定型例数心绞痛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