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慧 付雯雯
摘要:当今时代,多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得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融媒体传播也已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的趋势。融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在读者和新闻的编辑者之间架起了新的桥梁。新华社作为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在新闻界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的旗帜。同时,它也是国内较早实施媒体融合发展的传媒集团。新华体的一些创新之处也不断引领着其他报刊、新闻界的发展。如今,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已达3000 万,多项传播力指标稳居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阵营。我們可以以微信公众号“现场云”栏目为例,通过“现场云”这个个体对象折射出新华体的发展趋势,从题材处理上的创新、版面上的创新、“售后”上的创新三个主要方面来论证融媒体视角下的新华体的创新。
关键字:新华体;融媒体;创新;现场云
“新华社建立的新闻文体,尤其是消息体例,被称为‘新华体’,可以说在国内自成一派,而且是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消息写作范式,影响甚大。”[1]新华体就是新华社主要的撰写新闻文字的方式,是新华社所运用的所有撰写新闻文字方式的复合体,体现了新华社的独特个性。新华体具有部分党性特征。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与部分微信体一样只以娱乐大众为主,放弃传统纸媒引导读者的义务。但同时,当前时代,互联网、融媒体的高速发展,一味地坚持传统、忽视时代发展要求是不可取的。融媒体视角是传统纸媒迎合当前时代的要求、进行自我改造的必须的视角。因此,新华社在融媒体的基础上,对新华体进行了创新。本文以“现场云”栏目为例,以融媒体为视角,探究新华体的创新。
一、题材处理上的创新
新华体的题材大体分为四类:全民关注性话题,节日、节气,好人好事,重大历史和国际新闻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新华体在通俗化、网络化的前提下,坚持深度报告、人文情怀。新华体以轻柔的方式去呈现题材,辅以极具文学性和人文性的标题,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发布。新华体分为的四类题材彼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例如,《苏州外卖小哥因清滞留小区后当起志愿者》既是描写疫情的全民关注性话题,同时也是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这些题材不能孤立地分属于某个类别。
笔者整理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3日的“现场云”栏目的报告,发现其题材大部分为全民关注性话题,节日、节气和好人好事。在好人好事题材上,新华体延续了传统纸媒的报道方式。因此,我们就全民关注性话题,节日、节气先进行探讨。
(一)全民关注性话题:表明编辑部的态度
对于全民关注性的话题,该时段主要以新学期开学、疫情情况和冬奥的情况为题材。这类题材将着眼点聚焦到全民关注的话题,往往具有较高的点击量,受到用户追捧。相比传统纸媒偏向的宏观报道,“现场云”选择了更小的切入面,更多地是从人或事入手,表现出编辑部对该话题的态度。比如,在冬奥的报道中,编辑部则选择了冰墩墩这样的“顶流”。以冰墩墩为切入点,从侧面进一步表现冬奥的成功,是编辑部对本次冬奥举办的赞美。
(二)节日、节气类的话题:散文化
对节日、节气类的话题,新华体则更倾向用散文化的笔触表现其优美性、实用性和情感性。每一个节日或节气都是国人精神文化的表达,因而表现节日节气背后的美好情感成为新华体的一大任务。对此,新华体抛弃了传统的议论性文字,选择以散文化的优美来描绘节日、节气。前新华社社长穆青是新闻散文化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1982年,他便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应规格化,不应当为新闻报道设置清规戒律。”[2]以散文的写法写节日、节气,可以提醒人们节日、节气的到来,唤醒节日、节气背后的情感。例如,《极美南京:梅花报春早 梅花山风景正好》中,新华体写梅花山“花海如潮、云蒸霞蔚”,梅花更是“花白如雪”“粉如黛”,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样的散文化描写更能表现梅花山的风景秀丽。《22222!被爱包围,爱就大声说出来》《2022.02.22,在最有“爱”的一天携手》将视野聚焦到“2022.02.22”这个有爱的一天,新华体先向观众普及“2022.02.22”背后的含义,描绘新人们热衷于在当天领证的现象,呼唤人们去拥抱爱。
(三)重大历史和国际新闻事件:硬题材软处理
重大历史和国际新闻事件题材在“现场云”中较少出现,但却是极为重要的题材之一。近日,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发生了战争。对此国际大事,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特意开辟了“乌克兰局势”话题,方便读者了解。在这些话题的报告中,除了《乌克兰决定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乌克兰局势发展时间线》《乌克兰实施国家紧急状态!》等普及性的报道,还有《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现在怎么样?》《中国拟包机接在乌公民回国》这类彰显人文色彩的报道。对这类硬题材的新闻,新华体选择性地做到了硬题材软处理,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上,寻找题材背后的人文精神,触摸在硬性题材背后的情感温度。
二、排版上的创新
(一)融媒体化的呈现方式
相比传统纸媒,一篇微信稿件除了常规的文字外,往往还有丰富的图片穿插其中。这些图片辅助性地帮助读者理解稿件,让文章少些刻板、更显生动,拉近媒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新华社充分吸收微信体图文并行的排版方式。“图标新闻”这种文体也在这种情况下初具规模。除了基础的图片、文字外,音频、视频、卫星、动漫、H5、VR、AR等越来越多成为新华体的构成要素,新华体的呈现方式越来越轻量化、交互化。通过融媒体化的方式,新华体不断探索数据的深层价值,实现新闻报道的空间的多维性。《六面一体,稳转有“方”!》运用H5 形式,人们可以翻动魔方的六面来了解中国经济,以魔方来表现中国经济的稳。同时,报道辅以数据、音乐、图片,多层次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新媒体是一种思维,不是传统思维能看得到的。我们要用新媒体的方式去发现新闻。”[3]面对融媒体的发展趋势,新闻从业者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集百家之长,实现合作共赢。
(二)标题的改进
“好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个栏目来说,标题是重中之重。读者对一篇稿件的第一印象便是标题。微信稿件面向的是微信上的普罗大众,因此更倾向口语化、可传播性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表达适合微信上读者的阅读水平。但是,新闻的客观性决定了标题要实事求是,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事件的事实,不能如“标题党”般以歪曲事实的方式去谋求流量。
一般的通讯标题往往忌讳标点,但“现场云”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标题里面有标点”作为突出特色。《退运!南昌海关截获违规入境土壤》中的“!”起到对“退运”这件事情的强调态度和编辑对南昌海关的肯定。小小的标点传达出背后的情感。除了新闻的大标题外,新华体还有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往往出现在段落之间,引领着段落。这些小标题将段落内容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整合,使读者能快速获取信息段落信息。在《新!飞!跃!》中,编辑运用四个小标题让读者在7600多字的新闻中迅速把握住重点,了解文章的思路。
(三)“刚刚体”的短小精悍
“刚刚体”起源于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正文总共40多字,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微信推出十分钟后即点击量突破10万,发布仅36个小时便收获了800万点击量,转发量近50万。微信粉丝第一天增长46万,三天保守估计有 70 万左右的增粉量……”[4]《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这篇新闻篇幅短小,却精准地涵盖了时间、事件等新闻要素,达到消息简洁、文字精炼的效果。此外,“刚刚”表明新闻的时效性,在亲近读者时,又不失新闻的严肃性。“同样的事情,用“刚刚”比用其他的词,点击量会增加 20%-30%。”[5]可以说,“刚刚体”很好地满足了网络宣传的轻松氛围,实现了读者与编辑之间的友好交流。
(四)“面面觀”组合式稿件
“面面观”组合式稿件都有同一个主题,一个稿件可能只讲这一主题的某个方面或者侧重于讲某个角度。但它们合在一起就使得读者对该主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面面观”组合式稿件是以关乎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等为中心的重要主题,以一定地域和部门发生的事实作素材,进行综合报道。新华社希望通过这样的新闻报道体现新闻的权威性和实现引导读者的任务。例如,“乌克兰局势”话题中,《最新最全!一文看懂乌克兰局势发展全程!》是对乌克兰局势的整体梳理; 《乌克兰决定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是对最新情况的报道;《中国拟包机接在乌公民回国》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许多报道组合在一起,让读者对乌克兰局势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
三、“售后”上的创新
(一)积极的互动机制
“新闻的传播有两种路径,一是创作者自身通过公共关系,打通媒体平台,实现渠道覆盖;二是由于自身的品质与影响力,引发全网媒体关注。”[6]新华体吸收了微信体的点赞、评论机制,加强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新华社团队及时关注后台动向,选择有意思、有营养、有价值的回复与网友进行互动。在《刚上天这颗卫星,对中国意义非凡!》中,留言区有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如“探测面积超过5000平方厘米?好像也不是特别厉害”。对于这些问题,新华社微信团体的工作人员自然不能解答。工作人员这样回答:“仙女这就飞上天去找慧眼同志请教一番……中午吃多了飞得有点慢,等我。”新华社以“仙女”自称,既大气又有辨识度。“仙女”是新华体顺应网络流行趋势的接地气的操作,这一举动顺利地拉近了编辑和读者的距离,成为圈粉利器。编辑以这样幽默的口吻化解了问题,并且通过咨询专业人士,实现了“一人解答、万人科普”,潜移默化地打造了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博文广识”“知识分享”的新标签。
(二)写作问题的及时改正
新华社微信团队只有几个人却承担着每天至少6到7组的发稿任务。组织、编辑、推送的每一个系列环节都要快捷流畅,每一篇新闻内容都要准确无误。虽然新华社有“三审一校”的发稿流程,但凡事都有“万一”。出现错字、涉及专业知识错误等问题确实是编辑的失误。对于新闻中的错误必须以严格的态度认真对待。新华社不逃避、不忽视新闻中的错误,而是选择直面问题。当粉丝在留言中指出新闻的错误时,新华社微信团队让纠错的留言登上精选留言并进行公开的道歉。这样的处理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态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印象扣分。
综上所述,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读者的准入门槛变低,新闻普及大众化。无论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高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新闻获取信息,实现“足不出户天下知”。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纸媒已经不能适应形势,新华社迎合时代趋势,对新华体进行了题材处理创新、版面创新、“售后”上的创新。虽然创新卓有成效,但离实现新华体的成熟仍然道阻且长。所以,新华体的进一步改革是必要的。新华体必须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新闻报道的艺术,不仅要坚守初心,还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宏.媒介理念质疑[J].新闻记者,2001(11):41-44.
[2]穆青著.《新闻工作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365-366.
[3]王朝.突击+跨界+集成:新华社新媒体品牌栏目是这样创新的[J].青年记者,2020(16):35-36.DOI:10.15997/j.cnki.qnjz.2020.16.012.
[4][5]“刚刚体”爆款微信带来这些启示[DB/OL].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http ://www.chinaxwcb.com/2017/11/28/content_364349.htm.
[6]臧海萍,邓博.融媒体时代MV的运用与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基于新华社MV《七子新歌》的启示[J].传媒,2021(01):48-49+51
[7]贺俊浩.新华社数据新闻的实践与创新[J].青年记者,2018,(28):20-21.
[8]李仁虎,毛伟.从“AI合成主播”和“媒体大脑”看新华社融合创新发展[J].中国记者,2019,(8):36-39.
作者简介:
徐佳慧(2001-),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第20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C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