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凤
金三水一早拿了扫帚准备到门外扫雪,开院门时,一个人顺着门板滚翻在脚下,他赶紧弯腰去扶,那人却自己麻利地站了起来,抱着两只胳膊,好像护着腰里的什么东西。金三水家是当地的富户,父亲那辈留下的规矩:院门楼子的外檐向外伸出三尺,门两侧各设一个木墩,一来给行路人歇脚,二来给外乡人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金三水看到眼前这人衣衫单薄,便赶紧把那人让到柴房,升起一盆火,又用一个粗瓷大碗盛了姜茶,递给他。雪下得不小,金三水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在院门口扫出一条小道。等他回到柴房,屋里已经没有了人,姜茶被喝光了,粗瓷碗里放着一个绿莹莹的东西。他捏起来一看,是一粒绿色的豆子,晶莹剔透,浑圆饱满,如同碧绿的美玉。
这种豆子金三水知道,是北方特有的,俗称大青豆,一亩地产不了多少,庄稼人一般不会种。金三水祖上也是有钱人,曾经种过一次,可惜,阴差阳错之下颗粒无收。他听父亲说过,大青豆经水浸泡后,会胀到鹌鹑蛋一样大,更加晶莹剔透,是大户人家过年过节上供时才用的珍品,故称“福禄豆”。
得了这宝贝豆子自然高兴,但金三水更担心那人,就一手攥着福禄豆,一手拿了一件旧棉袄追了出去,可是顺着雪地上的脚印追出村子,也没有看到那人的身影。
那人名叫杜元青,生在南方的武术之家,自幼习得一身好武功。当地有钱人看中他的好功夫,想聘他当护院,可杜元青一身正气,不愿给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的富户卖力气。
两年前,县里来了一位刘县令,为人正直,为百姓办案从来不收贿赂,很得人心。当地有个恶霸想用银子贿赂刘县令,结果被退回,恶霸哪肯罢休,总是趁刘县令出巡时找麻烦。杜元青听说了这件事,自荐到县衙当差,不让恶霸得逞。刘县令与他相见恨晚,自此,杜元青就做了一名衙役。
不想,刘县令遇上了一件难事。杜元青问是什么事情,有需要他杜元青的地方,他绝不含糊。刘县令告诉他,自己出身贫寒,是父亲把他养大,他为官二十多年,换了几个地方,越换地方越穷、离老家越远,一直还是个芝麻官。父亲老迈体弱,随他来到任上,这年秋后,老人受了凉,竟一病不起,什么都吃不下。刘县令守在床前许多天,眼看老人快不行了,就问老人想吃点什么,老人思忖许久,最后说出一样东西:福禄豆。
“福禄豆?”杜元青从未听说过这种豆子。
刘县令告诉他,这福禄豆他也没有见过,但是他父亲曾经见过。杜元青便请刘县令把来龙去脉说个清楚。
原来,刘县令小时候和父亲相依为命,有次父亲去镇上赶集两天未回,他在家里饿得都快晕过去了。到第三天清晨,睡梦中隐约听见父亲喊他,爬起来一看,父亲一身泥土草屑。父亲从褡裢里拿出半袋窝头碎饼,烧了一大锅开水,把东西煮了,等父子俩吃完了,才都活泛过来。
父亲告诉他,赶集回来路上,看到一户地里长着一种少见的植物,粗壮的茎秆上稀稀拉拉挂着刀型的绿荚,每个荚结实饱满。父亲起了好奇心,想走近看个仔细,不料,刚踩到田边,就被看护庄稼的人掀翻在地,硬说他是小偷,想偷主人家的福禄豆。他被捆绑在地头的柳树上,被人用柳条打,还差点把他送官。好在绳子绑得不结实,趁着深夜无人,他才跑了出来,可慌不择路,跑错了方向,但他记挂儿子,转了一大圈,终于回了家……
父亲想吃的,就是那种豆子。可那豆子对于刘县令来说,就像是个传说,他只知道老家附近可能会有。杜元青听了,自告奋勇要北上找福禄豆。
杜元青出发时正是白露时节,他算了一下,到了北方正好收豆子,弄上一大车不是难事。
等到了刘县令的老家一打听,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根本没人见过福禄豆。一位老者告诉他,这豆子因为稀少更显珍贵,只有大户人家给孩子过满月、给老人过大寿、在祠堂祭祀祖先时才用,寻常人家用不起,自然没见过。
杜元青这才知道弄到福禄豆的难度,可他想到刘县令清白为官,老父亲临终就只有这一个愿望,便发誓:就是搭上性命,也要弄一粒回去。
说来也巧,这天杜元青刚搭上马背,远远看到一户门楼高耸的人家,门上挂了两个大红灯笼,门前停了几乘轿子,院里正丝竹管弦齐奏。听路人说,这户人家的主人在京城做大官,今天给孙子过周岁。
杜元青心里一动,把马拴到路边的树上,趁着人多,混进人群,进了人家的厨房,却没有见到什么了不得的大豆子。又去人家的祠堂,只见桌上的供品水陆杂陈,还是没有福禄豆。这时,祠堂外三声炮响,唢呐锣鼓响成一片,他赶紧躲到一面屏风后头。只见一乘轿子落在祠堂门外,从里面走出一位穿官服的人,来到祠堂的供桌前,先朝祖宗牌位磕了三个头,然后一招手,只见一个下人端來一个掐丝的大瓷盘。
待那人掀起瓷盘的盖子,里面的东西一下把杜元青看直了眼:满满一盘如鹌鹑蛋大小,碧绿如玉、晶莹剔透的福禄豆。只见那人拿起一粒,捧在手上,向着祖宗牌位念叨一番,再将豆子放到一碗供品上面。反复几次,直到所有供品上面都放了一粒,这才罢了。将剩下的福禄豆放好,那人便带着下人离开了祠堂。
杜元青喜出望外,一大盘福禄豆近在咫尺。一听到祠堂门关上的声音,他便迫不及待地向供桌跑去……
可怜一身武功的杜元青,双拳难敌四手,被一帮闻声进来的家丁团团围住,捆了个结结实实。
被押到正厅,那官员就坐在上面,杜元青一时情急,说自己过去没见过福禄豆,非常好奇,这才办了蠢事。那官员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开口说:“听你是南方口音,这东西只有北地才有,也难怪你好奇。今天我家办喜事,不想为难你,只要你说出偷这东西的用处,如果有你的道理,我便把这盘豆子全送给你;如果说不出道理,我只能把你送官。”
杜元青哪儿肯说出刘县令,到时候恐怕他一世清明毁于一旦,便只好隐去姓名,把来龙去脉给官员讲了一遍。
故事说罢,官员长叹一口气,说:“原来你就是杜元青。”
杜元青见官员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大惊失色。官员让人给杜元青松绑,让他坐好,又命人给他倒了碗茶,这才说,刘县令与他有同年科考之谊,昨天他听说有人上了一封弹劾刘县令的奏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刘县令为给父亲过七十岁大寿,借机敛财,派专人到北方高价购买福禄豆。
“何人竟如此胡说?”杜元青闻言从椅子上跳起来。官员接着说:“唉,刘同年一向清廉,百姓有口皆碑。”他看着摆在面前的那盘福禄豆,“如果为人不正,为官不清,别说几粒豆子,任你摆放什么物件,有什么用处?人在做,天在看呀。”说完,他让下人找来一个布袋子,把福禄豆全部装进去,又将布袋子递给杜元青:“你将这个带回去给刘同年,我俩是老乡,也算是我对刘老爷子的一点敬意。”
杜元青给官员磕了一个头,接过袋子,把袋子结结实实地紧束在腰间,然后打马远去。不料,走到下半夜时,天上竟飘起雪花,冰冷寒凉的风雪很快把他冻透了。走到一个村庄,他再也不敢骑在马上,便找到一户有长檐的人家,想坐在门槛上暖暖身子,结果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这才遇上了金三水。金三水心善,杜元青自然感激,可他急着赶路,等不到再见金三水,就拿出一粒福禄豆来,放在了粗瓷碗里,算是答谢。
杜元青不知道,那一粒豆子对于金三水来说,胜过黄金万两。
农历八月十五是金三水的五十岁寿辰。自惊蛰他将福禄豆埋进土里,到秋天福禄豆挂满豆荚,一切都很顺利。他想,待到自己过生日的那天,摆上一盘福禄豆,也算是了了他爷爷的心愿。
金三水生在八月十五,有句谚语说“初一娘娘十五官”,他爷爷乐得嘴都合不上,男孩生在十五,那就是说命有官运,福禄同享。金三水满月那天,金家办了三天的流水席,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请到了,只可惜一个在朝为官的都没有。这让金三水的爷爷很窝心,后来他听人家议论,喜宴上没有福禄豆,不能天遂人愿。后来,几经周折,终于用十两银子换回二十粒福禄豆的种子,种下地后,又雇了一名村民日夜看守,就盼着能在孙子周岁宴上讨个吉利。哪想到,后来抓到一个偷福禄豆的贼,金三水的爷爷气急了,让人先把那贼绑在地头的柳树上晒三天,再用鞭子抽烂他的腿。还没等用鞭子,那贼半夜里就挣脱了绳子,跑了。
说来奇怪,那年秋分刚过,一天冷过一天,头天还是葱绿的大青豆叶,一夜就落得一干二净,福禄豆也没有一粒成熟。孙子的周岁宴没摆上,金三水的爷爷一病不起,临死前把家人叫到床前,说这地方风水不好,出不了当官的,等他死后,举家南迁三百里,寻个好风水落地生根。
杜元青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福禄豆交到了刘县令的手上。刘县令亲自下厨蒸煮,端到老父亲跟前。老爷子尝了一粒,刘县令问他是什么味道,他摇了摇头,喃喃地说:“还以为是什么人间美味,不过就是大豆。当年我差一点因为它送了性命,想起来惭愧呀。”言罢,闭上了眼睛。
刘县令向朝廷报了丁忧,杜元青陪着他一起扶灵柩回乡。这一天,遠远看到有户人家,高墙大院,院门檐头长伸,两侧各摆了一个供路人歇脚的木墩。赶车的杜元青对刘县令说:“回来路上遭遇大雪,差点没冻死,就是这户人家的一碗姜汤救了命,把福禄豆平安带了回去。”
因有重孝在身,刘县令便让杜元青带上礼品去那户人家代自己答谢。不一会儿,就见杜元青跟着一位老者走出来,老者先在刘县令老父亲的灵柩前拜了一拜,接着向刘县令一拜到地。
刘县令见老者行如此大的礼,不敢承受,只好拱手还礼。老者说自己叫金三水,是这家的主人,亲朋正在家里给他过五十大寿,既然与刘县令有如此缘分,便想请刘县令和杜元青到家,一同庆祝。
刘县令不敢怠慢,先将灵柩安顿好,换上官服,跟随金三水来到家中,一进堂屋,就看到一小碟福禄豆赫然摆在当中,晶莹剔透十分显眼,便多看了几眼。金三水向刘县令敬过茶后,便把自家与福禄豆的故事讲了一遍,还说幸好得了杜元青赠送的一粒福禄豆,这才将五十岁寿辰过圆满了。
听着故事,刘县令脸色是变了又变:金家第一次种福禄豆时所抓到的贼,不正是自己已经故去的父亲吗!还有杜元青并没有告诉他,为报答金三水救命之恩留下一粒福禄豆的事。真是机缘巧合,涌泉报恩。刘县令一时百感交集,站起身来,拿起桌上的毛笔,在金三水的记账本上写下两句话:“德积百年,胜似家产万贯;书读三代,功名福禄自来。”
此时,金三水也隐约猜出了刘县令的身份,当年他的爷爷因为想要福禄豆,不问青红皂白做下恶行,这才使得金家举家南下,他扑通一声跪在刘县令面前,连声说:“金三水知罪!”刘县令赶忙把他扶起,说:“您是大善人,如果不是您救了元青,家父只能抱憾终生,不能瞑目九泉了。”
这一年,一入冬就下起冷雨,到腊月里又是大雪不断。金三水舍出自家的二十间大屋,开仓放粮,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刘县令则返乡丁忧,在家乡开办义学,金三水特意把两个孙子送回老家拜刘县令为师,后来两个孙子都中了秀才,高兴得金三水逢人就讲:“我爷爷偏信什么福禄豆,我终于明白了,最大的福禄就是行善积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