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说起饕餮,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到古代传说中凶恶贪食的野兽,它和混沌、穷奇、梼杌一起被当作四大凶兽。
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最后蚩尤战败被斩,他的头落到地上就幻化成了饕餮。饕餮凶恶无比,特别贪吃,把能吃的都吃了,最后只能吃自己,吃得自己也只剩下一个脑袋。
这毕竟只是传说,实际上,在《山海经》里确有关于饕餮的记载。
《山海经北山经》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是说,钩吾山上遍布着各色美玉,山下则蕴藏着丰富的铜礦。在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子像羊,但是却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又长在腋窝下面,牙齿像老虎的牙齿一样,脚上的爪子却又像人的手一样,叫声像婴儿一般,名字叫狍鸮,以人为食。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狍鸮就是饕餮。
饕餮贪吃成性,都能把自己吃得只剩下一个脑袋,它的这个特性逐渐演化为贪婪,这在古代书籍中都有记载。例如《韩非子亡征篇》这样形容饕餮:“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以饕餮比作如贪婪之徒,这个说法便逐渐流传开来。
饕餮的形象凶猛可怕,什么都吃,所以古代时人们认为它能辟邪,一般的魑魅魍魉不是它的对手,便把饕餮的形象刻在青铜器上。
可以说,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有的有躯干和兽足,但有的仅有兽面,倒是很符合饕餮吃得只剩脑袋的传说。兽面巨大而夸张,很有装饰性,不难看出饕餮融合了自然界多种猛兽的特征,饕餮纹自然体现了古人的强大想象力和创造力。
《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意思就是说,周朝的青铜鼎上铸有饕餮,饕餮有头而没有身子,嘴里吃着人,还没等咽下去,自己就要被撑死了,这里面蕴含着报应循环的道理。其实就是告诫后人要多做好事,否则就和贪婪的饕餮一样,会遭到报应。
更有传说,说饕餮是龙的儿子,说龙生九子,饕餮就是其中之一,但这种说法颇为牵强附会,只是人们想象力的一种延伸。
后来,人们常把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合称为四大凶兽,在现代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它们,饕餮也保持着它一贯的凶残形象。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饕餮”一词也经历了转化,苏东坡在《老饕赋》里写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老饕”便是由“饕餮”演变而来的,指对美食的热爱,也指那些特别会吃,对美食文化和传统很了解的食客,也算是给饕餮赋予了另一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