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杨俊荣,魏谨
作者单位:1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211300;
2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211899
深在性囊性胃炎(GCP)临床罕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囊性扩张并向黏膜肌层以下生长[1]。国内外文献大多为个案报道,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常被误诊为其他胃病变,如平滑肌瘤,胃息肉、胃间质瘤、巨大肥厚性胃炎等[2]。目前,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GCP 的金标准[3]。GCP 常常因为早期胃癌治疗而被发现,两者之间有何种联系,目前研究尚未明确。我们收集GCP合并早期胃癌的病例13例,并对其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3 例GCP 合并早期胃癌病人来自2017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71±7)岁,范围为52~80岁。临床表现各异,其中上腹部胀痛不适7例,无症状者6例。实验室检查及查体未见异常。所有病例术前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e,ME-NBI)检查。病人或其近亲属对手术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器械 Olympus 高清放大内镜、NBI 系统主机,日本樱花染色封片一体机,Leica TP1020 脱水机,Leica RM2235 切片机,OLYMPUS BX41 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等。免疫组化试剂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2 诊断和辅助检查 本组13 例病人均行胃镜检查,内镜均表现为黏膜糜烂,ME-NBI 见不规则微血管MV 及微表面结构MS。贲门下病变9 例,体大弯、窦大弯、体小弯、胃角病变各1 例。Ⅱc 型病变6例,Ⅱa+Ⅱc型病变2例,Ⅱa型病变3例,Ⅱb型病变1 例,Ⅰ型病变1 例。肿瘤直径(1.9±0.9)cm,范围为1~4 cm。13 例均行胃镜下活检,活检病理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1.2.3 病理检查方法 标本常规3.7%中性甲醛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3 µm 厚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二步法,所有抗体均为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染色过程按说明书进行。肿瘤抑制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染色判断指标:p53,Ki-67 均为细胞核表达,阳性染色为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热点区域随机选取10 个高倍视野1 000 个肿瘤细胞,阳性细胞占计数细胞≤10%为阴性,>10%判读为阳性[4]。
13 例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整块切除病灶,术后病理8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 例为分化型癌累及黏膜肌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分化型癌均高表达p53及Ki-67。13 例病人均见到囊性扩张的腺体,向下延伸至黏膜下层,呈大小不等的囊腔。具体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术后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复发,预后良好。
表1 深在性囊性胃炎合并早期胃癌1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GCP于1981年由Franzin、Novelli[5]首次提出,是一类临床罕见的腺体增生性良性病变。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通常伴随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6],有学者认为慢性炎症、手术、缺血、黏膜缺损等原因导致的胃黏膜肌的破坏,引起腺体长入黏膜下层,导致GCP 的发生。既往研究认为GCP 多发生于接受胃部手术史的病人[7],原因可能为术后的十二指肠反流和黏膜脱垂可导致黏膜下腺体扩张。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缑向楠等[8]报道16 例、邓万银等[9]报道17例,以及本研究报告13例病人术前均未行胃部手术,不同于文献报道。
GCP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人,胃体多见,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因体检发现。普通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肿物、息肉样隆起,粗大的皱襞,有部分病例表面黏膜无特殊表现[2]。已经证明术前单靠症状几乎无法将GCP 与其他胃部病变鉴别。内镜活检取材一般表浅,不能发现黏膜下腺体的改变,所以内镜下诊断发现率较低。而超声内镜可发现黏膜下层大范围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囊性区,超声表现较为特异性,有助于GCP 的发现。随着超声内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多的GCP 被发现。ESD 可获得大块包括黏膜下层的组织标本,有助于病理明确诊断。本组研究病例多表现为贲门Ⅱ型病变,可能与其合并ECG 有关,临床GCP 的发现也均因ECG 的ESD 治疗而偶然发现。由于本院开展超声内镜较晚,只有1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提示GCP。
GCP 合并早期胃癌病理主要和浸润性腺癌鉴别。由于表面异型的腺体和黏膜下扩张的腺体同时存在,容易被误诊为浸润性腺癌。但GCP 合并早期胃癌,黏膜下扩张的腺体无异型,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GCP 因其可合并胃癌,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10]。该病大多属于良性病变,但亦有部分病例伴发恶性肿瘤[1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在性囊性胃炎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病变[12]。但GCP 与胃表面黏膜腺体异型增生及癌变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报道常合并早期胃癌[13]。临床病理工作中应警惕GCP 合并高分化腺癌的可能[14]。黄丹丹等[15]认为GCP 与早期胃癌可能存在相关性。Choi等[13]发现10728例胃癌病人中161例存在GCP,可能是长期慢性炎症示导致黏膜下异位腺体癌变。两者关系及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老年男性、贲门病变,内镜表现为Ⅱa+Ⅱc 为其高危因素[16]。本研究报告以老年男性为主。Ki-67、p53的高表达,对上皮的恶性发展有提示作用,本组研究13 例均存在Ki-67、p53 表达增高,与文献[17]报道一致,可能是肿瘤性的腺体基因水平发生改变导致。
过去早期胃癌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进步,对于淋巴结转移低风险的病人,内镜下切除已成为首选方式[18]。ESD 是治疗GCP 合并早期胃癌的较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段。刘晓等[19]研究发现术后生活质量和健康评分ESD 组病人均优于外科组病人。本研究13 例均行ESD 治疗得到完整切除,术后复查未见复发,因样本量太小,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