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码巴比肯谈博物馆展览沉浸感的营造

2022-03-30 01:13王惠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

王惠泽

摘 要:近年来,沉浸式展览在我国的艺术类活动中逐渐兴盛。来自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的“数字巴比肯”展览,呈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所推动的艺术转型。其针对性的引导服务,风格多样且紧扣主题的氛围营造,创新的展品陈列和互动体验,从多个层面令观者产生了沉浸的心流。此类展览模式能够有效激起观众的共情能力,从而传递深刻主题性认知。博物馆策展人士在重视并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亦需了解其潜在的问题。

关键词:沉浸式展览;主题营造;博物馆服务体系;展品陈列;互动体验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21

0 引言

在当下的数字新媒体时代,公众欣赏艺术品的途径趋于多样化、便捷化,而在博物馆中驻足观赏展品的人越来越少。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无奈,同时也赋予了策展人探索展览主题表达方式的契机。随着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快速推广,沉浸式展览近年来在国内风生水起,为艺术展览带来了新机遇。这种充满新鲜感和互动性的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公众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它既实现了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拉近了公众与艺术的距离,推动了抽象性展品的具象感知,也促进了观众对于展览主题的深入理解,发挥了艺术在促进思考、启迪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功用。

对于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活动空间而言,举办沉浸式展览在资源、空间和资金等方面有一定局限。尽管如此,策展人应该意识到,在博物馆现有的条件下借鉴沉浸式展览的理念,通过在展览的主题营造、陈列布局、服务导引、互动体验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良好的沉浸效果,从而使展览更易被观众理解和欣赏,是目前博物馆策展工作取得突破的法门。

1 沉浸式展览的概念

在近年来的沉浸式展览中,英国兰登国际创作的《雨屋》当属最受追捧、影响力最大的展览之一,于2015年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4个月展期内,其吸引了近20万名观众参观,继伦敦和纽约巡展后再次引起轰动。若仅以《雨屋》为观察对象对沉浸式展览下定义,其应指一种具有高参与度的数字媒体化艺术形式。它通过声、光、电的多维运用,在展厅中营造出与展览主题相契合的氛围,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令参观者与艺术家共情,甚至让观众成为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展品的价值创造,以达到有效传递展览思想的目的。在沉浸式艺术展览中,艺术家积极地将新技术应用到作品中,以期使其获得内涵的延展,实现与参观者之间更直接的互动与对话。

“沉浸”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34—2021)提出。其研究表明,当人们从事喜爱之事,都会因专注而使时间感消失,不会受到其他事物干扰。他将这种完全沉浸于活动中,达到最满意的经验称为沉浸体验①。米哈里之后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沉浸”一词下了定义,其观点大多以人们能够在这种体验中产生精神上的乐趣和满足为核心。由此可见,当前的沉浸式展览概念更多地呈现出以展览本身为核心的倾向,注重展览中装置设备的应用,而忽略了观众的其他体验感来源。

诸如《雨屋》或日本数位艺术团队Teamlab的系列作品,它们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现艺术作品的沉浸展览效果(准确地说是针对部分感官体验而言),强调观众自身参与对于作品内容构成的重要性。然而对于拥有类型更多样、且缺乏自主互动性展品的大多数博物馆来说,仅仅以展品本身的艺术沉浸特征为体验对象,沉浸效果将会难以呈现。

因此,实现沉浸效果的方式应该拓宽,不局限于展品本身带给观众的沉浸体验,而应以展品和观众为中心,在展览的主题营造、服务引导、展品陈列和互动体验等多方面,丰富观众的感受角度,有效传递展览思想,由此丰富沉浸式展览的定义,令其在国内的展览环境中不断发展。

2 “数码巴比肯”展览中的沉浸效果运用

“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数码巴比肯(Digital Barbican)”,充分利用了科技创新、导引服务与氛围营造,是一场实现了展品与观众互动的代表性沉浸式展览。它糅合了艺术、设计、电影、音乐与电子游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策划,2018年年初在北京完成了其亚洲首秀,随后又辗转至广州和法兰克福。

该展共利用140多件装置艺术作品,在“数字考古”“全民创造”“创意空间”“声音与视觉”“数字未来”“代码艺术”和“独立游戏空间”这七个单元中,展现出独特的沉浸效果实现方式。展覽不仅呈现了数字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而且与当代新媒体艺术家创作的电子作品相联结,同时向观众解释了新媒体和数字科技是如何影响、促成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思考数字与社会、科技与人智等互动合作带来的创意可能性,表现出艺术家使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其作品边界的可操作性。

该展的每个单元都有与主题高度契合的沉浸效果,配合着针对性的引导讲解、独特的展品陈列和多样的互动体验,诉说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艺术和科技的故事。具体来说,其沉浸效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贴合展览主题和展品风格的氛围营造

切合主题的展览氛围营造,是塑造高质量展览的第一步,也是带给观众沉浸体验的开始。为营造科技感与艺术感并存的展厅氛围,“数码巴比肯”在色彩、灯光、音效等方面可谓独具匠心。

此展以数码科技蓝为整体色调,并根据展品的不同,进行具体区域的灯光控制和墙面设计。比如在“数字考古”展区,墙壁上分散悬挂着各种显示屏,播放着观众熟知的早期数字动画(图1)。每个显示屏在一定时间段内播放的都是同一动画的不同内容,离展区入口最近的屏幕为视频介绍。而在“数字未来”展区,由于有大量大型展品,为凸显作品,展区整体色调呈深蓝偏黑色,在部分空间甚至只有地面指示灯。浓厚的氛围不仅呼应了展览主题,而且使观者有意识地区分展品主次,对观众注意力的把控有的放矢,实现了突出展览主题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目的。

2.2 针对特定展览内容和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

在观众参观的过程中,导览有着指引观众参观、表达展品内涵、促进观众与展品互动的重要作用。该展实现了展览主题与讲解内容、讲解服务与观众体验的紧密联系。为促进观众理解展品背后的意义,有效利用辅助设备,使其沉浸于主题故事中,此展不满足于辅助文字、语音导引说明等设计,而是招募了大量热爱数字科技和装置艺术,且为艺术研究方向的青年志愿者引导观众进行学习、体验和互动,在每个展区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他们都在充分了解自己负责的展品基础上,为观众全面深入地讲解展品的基本信息和背后故事,逐步引导观众与展品互动,与占参观者主要比重的年轻人分享共同的时代回憶,充分体验时代发展中并未消失的人文关怀(图2)。

2.3 别出心裁的展品陈列

展品陈列是展览的核心内容之一,逻辑性强且易于理解的展陈顺序、多样化的陈列方式有助于观众理解展品间的联系。此展的陈列风格随单元变化,且根据不同的展品分类配套相应的展柜,很好地划分了展示空间,令观众保持新鲜感和强烈的探知欲。其具体表现如下:

①展品展示方式设计。整个展览只有三个区域使用了展柜,大部分的展品都直接挂于墙面或置于地面上的开放空间,以灵活利用相关元素烘托主题。例如,记录着17世纪电子产品的诞生和发展的“数字考古”单元,以历时性顺序,将大量电子设备平行分组于极具科技感和工业化的钢架构空间中,让观众在细节上感受展品的魅力(图3)。

②展示空间划分。该展陈风格灵活多变,预留给观众的体验、休息空间大于展示空间,使其保持积极状态(图4)。当前许多国内博物馆的展览中大量的展品都被放置于单一的展柜中,展陈空间布局也具有相似性,并非根据展览主题进行针对性设计。这样的距离感易使观众产生厌倦情绪,难以实现其与展品的对话。博物馆应在保证展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针对性的展陈形式,尽可能地拉近观众与展品的距离,激发其好奇心。

2.4 全方位的展览互动体验

传统博物馆的观展方式是单一的,基本上只涉及视觉和听觉,而其他感官的调动对于提升观众的展览体验,加深其对展品的理解也十分关键。在博物馆展览中,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观众作为展品的一部分存在,其行为是构成展品的关键因素。然而,这并不是大多数博物馆能够在布展时设计和控制的,所以适用范围较小。二是观众利用媒介间接感受展品,去了解作品与创作者。

有学者指出,当前的新兴媒介已经具有了独立的存在性,有了物理的生命或虚拟的形态②。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展览互动性的增强,观众需要借助这种“独立存在的生命”与展品相连。对于大部分自身不具有沉浸性特征的展品而言,要想在观众不参与自身创作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沉浸效果,博物馆需在辅助设备上进行设计。正如在“声音与视觉”单元中,每个电子音乐展品都连接着耳机,给观众提供独立的欣赏空间,匹配音乐与眼前的图像,令之产生对展品的综合认知(图4);在展览的前厅,有许多20世纪的经典电子游戏,电子显示屏连接着耳机和手柄,观众可在志愿者指引下自由使用,而非仅将电子游戏播放在显示屏中进行展示,从而改变单一的视觉观展模式(图5)。

3 沉浸式展览的意义与潜在问题

沉浸式展览目前在国内还是新兴领域,博物馆学界对此类展览的理解和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博物馆需要全面认识沉浸式展览的优、劣势,针对性地进行利用,最大化地实现展览的沉浸效果和后期效应。通过对“数码巴比肯”展览的分析,沉浸式展览显现出如下优、劣势。

3.1 优势

①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拉近其与展品的距离。沉浸式展览由于更具参与性,涉及的感官更多,能够有效触发观者的想象,开拓思维,并且可能因此与观众自身的经历相联系,形成强烈的心流,从而形成更加深刻持久的记忆,达到有效传播展览信息和主题的目的。通过辅助技术媒介以及志愿者的专业引导,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体验展区项目并与展品互动,促进其对展品的认知,挖掘展品深层次的内涵。

②激发观众的创新意识。沉浸式展览相比于传统展览,带给观众的收获更易理解且更具实践性。沉浸式展览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环节,可令观众获得更多灵感,从而达到指导其实践的教育目的。

③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当前的公众除了注重体验之外,对展览也有社交功能上的期待和获得社会认同感的需要。其中包括与同行好友之间的互动,或是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从而实现跟随社会热点、提升自身形象等目的。沉浸式展览凭借其互动性高、时效性强和受众性广等特点,近年来深受大众喜爱。鉴于此优势,博物馆应将其应用于特定展览中,以实现观众对展览的宣传,从而快速有效地吸引公众参观,扩大博物馆知名度。

3.2 劣势

①纯粹性感官体验的过度与展品内涵的曲解。沉浸式展览对艺术的纯粹性有所挑战,特别是对于艺术类展览而言,展品内涵若要通过媒介才能感知,就会失去自身的表现力。过度依赖辅助设备实现的沉浸效果,容易使展览陷入过于强调纯粹感官体验和内涵表面化的误区。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已然可以制造出许多假象。策展人需要注意作者透过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以及展览整体的意义与价值是决定展览水平的要素。相关人员应以客观科学的态度策划展览,适当利用科技手段展示展品,以保证其原真性,尽可能地减少观众的曲解或误读。

②疲惫感与麻木感的产生。许多展评人和观众认为“数码巴比肯”带给他们这样一种感受:首先会因各种装置抢夺注意力而感到麻木,接着会因所有展品都能勾起回忆而兴奋,最后则是对机器过度依赖的担忧和害怕。虽然不同的观者在与展品互动时产生理解共鸣的时间和效率存在差异,但注意力的集中性消耗会令人疲惫。米哈里也曾提出,专注力可以让我们完全投入去做一件事。在此状态下,其他感知会变得迟钝无感,只有大脑中所有与之有关的神经网络才会被激活。沉浸是一种暂时的状态。③所以,应用大量的装置会充分调动观众的某一感官,但很快会使其陷入疲惫和麻木。即过度的科技手段运用对观众的感官冲击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导致观众体验感欠佳。

③大量的技术与资金投入。沉浸式展览需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传感、电波捕捉等相关技术支撑,涉及费用较高。因此,博物馆如何合理分配现有经费,找到符合展览需求的技术团队就成了举办此类展览的关键。其实对于目前相关技术而言,许多高新技术已经可以使部分概念性创意落地。博物馆相关部门进行策展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与预算,综合分析制定出最佳展览主题以及能实现最大效益的沉浸技术应用方案。

4 沉浸式展览带来的思考

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的“数码巴比肯”展览带给整个艺术界的不仅是震撼,还有对未来博物馆展览发展的思考。当下的时代,经历了从以博物馆为主体到以观众为主体的转变,但要真正达到博物馆展览所力求实现的展示艺术、传递知识、增进情感等目的,离不开公众和博物馆双方的共同努力。

博物馆展品与观众之间长久以来的距离感,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丧失了主动走近文化、了解文化的欲望。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当下的观众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新鲜感,缺乏耐心,单一的展示形式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精神和文化体验的需求。近年来兴起的沉浸式展览所带来的新鲜体验和情感共鸣,有助于打破观众和展品的隔阂,发展势头强劲。

然而,博物館作为观众获得感性认知的场所,以及启发灵感的绝佳空间,其展览不应沦为一种文化快餐。博物馆应该积极做出改变和提升,将技术媒介与展品相结合,在主题营造、讲解导引、展品陈列和互动体验方面进行提升,留住观众的脚步和求知的心。对于我国的博物馆而言,在守住对展览的科学呈现精神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拥抱新的发展趋势,适应新需求,寻求进步与突破,办好一场场高水平展览。

注释

①③Mihaly Csikszentmihalyi.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1990:72-73,106-107.

②李沁.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国际新闻界,2017(8):116-117.

参考文献

[1]郑欣.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研究[J].中外建筑,2021(4):123-126.

[2]王思怡.沉浸在博物馆观众体验中的运用及认知效果探析[J].博物院,2018(4):121-129.

[3]张娟.沉浸式体验在博物馆展示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9(10):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