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128-0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体育健身和外出旅游产生了更为丰富的需求。因此,随着大众体育和旅游事业的结合,我国的体育旅游领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群落,体育旅游有着比传统旅游更为专业化的性质,该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但同时该领域对工作人员的参业标准的设定也更为严格,要求其具备丰富的体育素养和人文知识,从而满足体育旅游游客全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对体育旅游市场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结合现有理论和实际,对体育旅游市场和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体育旅游 人才培养 策略
一、引言
区别于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体育旅游是一种将旅游和体育相结合起来的活动,即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锻炼、竞赛及文化活动。该模式目前已在发达国家中广泛发展,如英国的高尔夫旅游和美国的NBA赛事等活动。而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迅猛,每年的增长速度在30%左右,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事、五岳的登山等体育旅游项目,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
体育旅游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参与性旅游,即游客欣赏风景的同时参加体育运动,如登山、徒步旅行、漂流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游客具有双重身份,即兼具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和风景的观光者,在体育旅游的过程中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二是非参与性旅游,即游客因某项体育赛事而进行的旅游活动,这类体育赛事的观众即使不会参与体育活动,但仍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
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旅行社组织的悉尼奥运会活动,这是我国旅游业第一次大规模的宣传“体育旅游”概念。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国民对这种兼具观光与体育的休闲方式逐渐产生兴趣。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为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国家和地方的旅游局开始陆续推出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活动,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运动。而随着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驻我国,国内外的贸易交流愈发频繁,这也为国内带来了更多的外国游客,这在加快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带来了丰富的经营理念。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项目开发和品牌定位,我国相关领域的产业进一步升级,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市场模式。
市场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体育旅游开展的时间较晚,因此我国的旅游市场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产品层次较低,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市场缺乏相关体育专业领域的人才带动市场升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要求。二是没有建立全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否能紧跟市场的发展,如滑雪、攀岩、跳伞等极限运动领域迫切需要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加入。海南省以环海南岛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国际马拉松、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海南亲水运动季等为代表的赛事(活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以高尔夫球场、海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游泳馆、排球馆、武术馆等为代表的体育场地(馆)类型丰富多样,这些为海南省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多样的设施类型。三是没有打造出独有的高端体育旅游品牌。一个产业走向高层次的发展,离不开专属于自己的品牌定位,只有加快培养高端体育旅游人才,设计出相应的高端体育旅游产品,才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体育旅游品牌。
三、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发展多元化,各国之间对于高层次市场的竞争激烈。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但我国现有的专业人才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我国专门从事体育旅游的企业数量较少,多数为综合性旅游社开展的营销部门,但其数量仍难以满足国民对于该领域的需求,现有的市场营销人员也欠缺相应的体育旅游知识,也导致该市场难以被大众熟知。
(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占比在居民支出的不斷增长,城乡居民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增长,如何更好地开发国内的体育旅游市场,关键在于培养兼具体育、旅游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高端体育旅游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
一是没有完善体育旅游专有的评价方式和考核体系。现有的体育旅游专业的教学通常是以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考核,而我国大部分专业的考核机制均为理论考试占七成,课上的出勤和课堂综合表现占三成。这种考核在其余专业可以着重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但在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专业中则是忽略了实践在该专业的重要性,体育旅游领域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严谨的实践能力。因此,我国教学单位应适当参考国外的培养模式,加大对户外实践的考察比重,从而通过全方面实践测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输入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二是国内知识体系的更新较为滞后。由于我国的体育旅游业产业刚刚兴起,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仍较为薄弱,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其余专业转化而来,缺乏长期、丰富的理论实践学习。因此,多数教师对于体育旅游市场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其无法灵活、与时俱进地传授知识。
三是没有突出展现体育旅游专业的定位特色。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应紧跟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兼具旅游服务、体育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化人才,体现出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特色定位。但由于相应教师资源的缺乏,我国高校的体育旅游培养方案多是照搬国外的培养模式,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高校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创建特色鲜明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校开设了旅游类专业,但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院校却仍然较少,导致专业培养期间的针对性较弱,知识体系较为笼统,各地高校的培养方向也出现重叠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策略
为了加快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运行,国家旅游局和体育总局于2016年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达到迅猛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国对相应产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更为严格。
体育旅游的高级人才,更要同时具备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旅游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能在各个领域进行管理、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向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旅游业、体育业和经济管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实行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二是掌握体育旅游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解决市场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三是具备专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在产业联合部门中进行沟通,解决体育旅游市场中的各种突发现象;四是熟知国内外有关体育旅游市场的法律法规,从而合理合法的进行相关产业的管理与发展;五是要具备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善于在工作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运用文献知识解决实际市场中的问题,并且通过前沿的理论研究了解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人才培养的主要践行者来看,则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大高校对于体育旅游专业的开设,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来培养学生全方面,尤其是实践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导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的体育知识,设计各种体育旅游活动和户外项目,使其具备在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里的联合指导下协调沟通的合作能力;二是加强对体育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与校外的体育产业和旅游部门进行联合,增强教师队伍对于当今体育旅游市场的了解,使其能在传授专业和实践知识的同时,结合各地高校的地域和资源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三是加强体育院校和旅游与旅游院校的合作交流,使得双方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实现资源互补,从而全方位培养具有旅游和体育双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对学生市场营销、行业管理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指导,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培养高级创新研究型人才。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蓬勃运行,人们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之余,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休闲娱乐领域,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市场应运而生。作为我國的一个新兴的市场群落,体育旅游市场有着既区别于国际市场,又与其有着相同运转原理的特点,其发展总体呈现多元化、合作化的趋势。在政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和完善相应的体育旅游业法律法规的同时,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使得我国在体育旅游的国际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力求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居海.基于游客特征的体育旅游市场分析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6):88-91.
[2]张丽玫.体育旅游市场分析和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西部旅游,2020(05):58-60.
[3]朱亚成,季浏.西藏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PEST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6):2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