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鹏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017-02
摘 要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武术教学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武术教学效果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探索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武术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虽然将技术动作完整讲解、示范完成组织教学,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究其原因,是因为信息传递与接收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并不是线性,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到传播效果。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影响武术教学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探索武术教学新方法、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一、武术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信息编码与译码的交互过程
武术教学所传递的是运动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过程来看,教师的“教”是通过肢体、图像、语言等符号进行编码以传递运动信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则是对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提取并实现动作还原和再现的过程。
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必须要通过各种符号载体才能实现信息传递,需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这个过程叫作“编码”[1]。通过编码可以建立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语言与音素之间的确定联系,其目的是要把信号变换成为便于在信息通道中传递的形式,否则信息便无法被识别,传递过程也无法完成。而学生在接受到信息通道传来的信号时,首先需要将其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从而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个过程就叫作“译码”或“解码”。
信息传递本质是编码和解码不断交互的过程,而武术教学的本质正是师生双方信息编码与译码的交互过程。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又难免会受到各种内在或者外在负面因素的干扰。因此,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完整而正确的被学生所提取并接收,即传播者所编码的信息不能被学生准确的解码提取,于是便会出现各种信息偏差,影响传播效果。因此,教师如何通过更合理的编码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解码提取信息并完成动作还原正是武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影响武术教学的传播学因素分析
从传播学上讲,传播与接受两个系统必须具有共同的编码和译码机制与程序,有共同使用的符码系统才能进行传播。举个简单的例子:虽然语言系统是人类共有的,但跟一个不会英语的人用英语完成交流显然是困难的,因为虽然双方拥有相同的语言系统,但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却是完全不同的。同样的道理,虽然运动系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运动技能却是人体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因此,武术的学习同样需要具备对特定运动符号进行编码和译码的机制与程序。
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平台的不对等正是影响武术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因为每个人对运动符码的解码机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学”本质上是建立体育符码解码机制与程序的过程。从信息传递的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实际就是信息编码的过程,教师如何更好地编码并充分利用与学生共通的其他符号系统帮助学生建立和健全其运动符号解码机制正是体育教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正如练习过武术后再去学习诸如跆拳道、拳击、泰拳等格斗类项目会很快掌握,就是因为虽为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却有着相同的运动规律,即练习者通过学习武术建立的解码机制同样适用于其他格斗类项目的信息解码。
除此之外,每一次传播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完成的,也就是传播活动进行的微观环境,即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和组成人员及其具体的背景等。它包括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场地、设备、时间、传播的氛围、传授双方的自然位置甚至社会地位等等。這个微观环境同样构成了制约传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武术教学是典型的人际传播活动,场地、器材、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其传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三、有效建立运动技能解码机制,提升武术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一)运动信息的“二次编码”是实现信息准确传播的首要因素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对动作解码与译码机制的差异造成了双方对相同动作认知的差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往往是具有普适性的纲领性指导和标准化呈现,而教学实际中往往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编码”,力求运动信息最大程度契合于学生认知范围,则成为了实现信息准确传播的首要环节。
那么,回过头来看,虽然同样是肢体运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武术的技术动作显然与平时生活中的肢体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虽然可以通过合理的编码最大程度保证信息源在传播中的可接受性,但毕竟新的解码体系在这一阶段尚未形成,信息的接受难免会有偏差。因此,在学生对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对信息进行二次编码实施再传授。那么,这时除了教师准确传递技术信息外,还需要通过其他编码方式,如借助外力、器械或其他符号系统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解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共同共通的编码和解码机制。而体育教学中使用的各种辅助练习或器械正是帮助学生解码信息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的“教”实质是教师以熟悉的解码体系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运动信息解码体系的过程。而“学”是学生主动去解码信息,更是教师对学生所解码的信息正确与否进行甄别,并对信息再传播以求让学生正确解码的过程。
(二)以存量解码体系为基础的编码方式有利于增量解码体系的形成
如果说如何将运动信息合理编码传授反映了武术教学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解码运动信息则反映了武术教学的另一个方面。一套新的运动解码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会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当我们在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术时会不自觉地用我们已有最熟悉、最习惯的运动技能解码体系去解码接收新的运动技术信息。那么,如果传授者能够力求将运动信息以更接近学生原有运动解码系统的方式进行编码传授的话,学生将会更容易、更准确、跟高效的接受其所传播的信息,传播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在武术教学中更接近于生活的描述和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动作信息,而且还恰到好处地突出完成动作的技术要领。例如,八卦掌中的趟泥步是其一大特点,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脚步教学描述是这样的:以左侧为例,右腿支撑,左腿提起,微屈膝,左脚水平微离地,左脚平行向前进步,脚水平落地,脚面绷平向前搓步。相信要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段描述对于初学者来说显然并不容易,那么如果我们将趟泥步形象的描述为“端着盘子穿拖鞋”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动作是不是会更容易理解?再比如:侧踹腿的起腿是大腿向躯干“屈”的动作,“踹”则是通过小腿保持向前进攻的方向,大腿的“前伸”而产生的。在教学实践中,“踹”这个动作的发力方向往往是最难掌握的。学生往往在做“踹”的动作时习惯性的形成“弹”小腿的错误动作,从而使整个技术动作错误和变形。那么,如果在正式学习前先让学生体会“直立提腿跺地”这一个动作,再过渡到“侧身提腿跺墙”,然后再练习侧踹腿学生就更容易掌握“踹”发力要领。因为,“跺地”动作是常人日常生活中本能能够完成的常规动作,但却能反映出来“踹腿”的所有动作要领。
新的运动解码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教师在传授动作时对信息编码能够尽可能贴近学生原有的、最习惯、最本能的运动解码体系,将更有利于其有效地接受运动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运动信息解码体系。而如何对将要传授的运动信息进行合理地编码恰好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把握身体素质发展的“窗口期”是建立武术教学解码机制、准确实现动作还原的基础
教师的“教”是通过肢体、图像、语言等符号进行编码以传递运动信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则是对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提取并实现动作还原的过程。武术动作的展现需要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协调配合来实现,而武术教学的成果最终需要学生通过技术动作再现的方式来呈现。而这个再现的过程同样需要以上述身体素质为基础来实现动作呈现,一旦这些基本身体素质不足以支撑完成动作信息再现便会出现“知道怎么做却就是做不出来”的尴尬情况。
因此,人体身体成分、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成为了建立运动技能解码机制、准确实现动作还原的基础身体条件,这也是影响动作还原效果的重要个体因素。从人体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看,这些基本素质会在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窗口期”。例如,从青少年运动训练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运动启蒙阶段(6—10岁)、运动能力形成阶段(11—14岁)、专项化阶段(15—18岁)[2]。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与年齡段的对应性是柔韧素质敏感期为5—12岁;灵敏素质敏感期为7—14岁;速度素质敏感期为7—17岁;力量素质敏感期为10—16岁;耐力素质敏感期为12—16岁[3]。所以,把握这些“窗口期”,注重其发展与强化的关键节点,将能为今后的运动技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成为今后个体有效提取运动信息、构建运动信息解码机制,实现动作还原的重要个体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来看,教师的“教”是通过肢体、图像、语言等符号系统对运动信息编码传播的过程;学生的“学”则是对教师所传递的运动信息进行解码提取并实现动作还原的过程。要实现运动信息的准确传播首先需要对运动信息进行精确地“二次编码”,而通过以存量解码体系为基础的编码方式有利于增量解码体系的形成,同时把握身体素质发展的“窗口期”构建解码运动技能、实现动作还原的基础身体条件,从而实现“编码→译码→动作还原”的武术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杜泽·邦帕[美],迈克尔·卡雷拉[加].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M].尹晓峰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
[3]王伟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变化特点[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基金项目:2020年湖北经济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20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