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2022-03-29 10:47孙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骨折康复疼痛

孙玲玲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骨病因素与外部冲击是造成骨科患者骨折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此类患者予以治疗,但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此外,在恢复过程患者疼痛难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予以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的快速康复[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康复护理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22±3.45)岁;7例四肢伤,6例颅骨伤,5例脊柱伤,2例骨盆伤。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22±2.33)岁;8例四肢伤,5例颅骨伤,5例脊柱伤,2例骨盆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到医院骨科开展治疗的骨折患者,无论外伤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的创伤史,经过影像学检查均确诊存在骨折;患者均适用于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治疗的标准和指征;所有患者均具备进行康复的条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详细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等。

1.2.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的机体其他创伤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多脏器损害或功能性病变者;精神类疾病、存在严重的沟通与交流障碍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服用过阿司匹林等相类似药物者;康复护理禁忌或不存在康复护理条件者;需要截肢或存在肢体残疾者;同期参与其他研究或存在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行为和体征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观察组行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所存在的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有良好平静的心态。在交流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尽量通过鼓励和安慰的言语对患者进行沟通,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沟通当中的温暖,以便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能够自理,提高患者的肢体和心理康复水平。还要对患者及患者的家属进行宣教,使他们认识到相关病情出现的主要原因和症状表现,同时将治疗和护理措施等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坚持训练的重要性,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转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理解,可陪同患者完成肢体训练,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②饮食护理:维持患者康复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尽量在饮食上多安排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热量和低脂肪的饮食。引导患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在烹饪的过程中减少动物油的使用,促使患者多摄入一些高蛋白和高钙物质,这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③体位护理。由于骨科患者术后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休养会引发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反应缓慢等症状,因此需对患者及时的予以体位变化护理,在考虑患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的调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3-4]。④并发症护理。骨科术后易导致患者引发静脉血栓、压疮、感染等并发症,或皮肤缺乏清洁干燥形成溃烂等。因此,需有预防性的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洗,对患者创口进行定期的清洁与消毒,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⑤疼痛护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的等级等选择相对应的疼痛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于轻度或中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或按摩等方式进行干预。如果患者的疼痛难以忍受,可以遵医嘱适当对患者应用镇痛药物,这能够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⑥卧床早期训练:根据需求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需要按摩患者的关节部位,被动性的促进血液循环。当感觉患者肿胀和疼痛消失以后,可以坚持从近到远的离心方式对患者开始按摩,这可以增加肢体的功能康复质量,每日3次,每次15~20 min。结束按摩以后,可以对患者进行被动式的关节活动,主要包括在床上进行自主运动等。还要指导患者练习健侧位的放置和患侧下肢的运动,可以使健侧上肢放置在患侧的膝盖之上,沿着患侧下肢逐渐的滑动到踝部,或者通过健侧的手臂拉动患侧的上臂,循序渐进的学习,通过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活动的能力,这也能够促进其肢体血液的循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在康复得到一定的进展后,可以引导患者举哑铃训练,每日3~5次即可,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20 min,以自觉、不感觉疲劳为适度。⑦训练站立及行走:依据患者病情特点及自身情况,对患者实施坐卧、站立以及行走训练。坐卧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床边坐位,慢慢让患者从床上向轮椅移动。利用轮椅进行站坐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2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站立行走,待患者可自行站立后,逐渐锻炼原地踏步,并过渡至行走,必要时可使用器材辅助行走,每次锻炼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调整,并在护理人员的监护下行走。

1.4 观察指标 ①康复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②疼痛、心理和睡眠:统计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疼痛、心理和睡眠。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通过1条带有0~10个刻度的尺子,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并选择适当的刻度,1个刻度代表1级疼痛,记为1分,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如果评分达到7分以上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情绪,评分达到14分以上则说明患者肯定存在焦虑情绪,而且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如果评分达到8分以上,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抑郁情绪,评分达到17分以上则说明患者肯定存在抑郁情绪,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主要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8个项目,其中前7个项目的评分为0~3分,总分为0~21分,评分越高则说明睡眠质量越糟糕。③生活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功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4个角度进行评价,每个角度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④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出现切口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⑤满意度:利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量表共计分为10个条目,每个条目设置为5个等级,最低分为2分,最高分为10分,条目评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好。将最终的满意度评分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应的分值分别为>90分、80~89分、60~79分、<60分。

1.5 统计学方法 以IBM 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满意度经[n(%)]表示,实施秩和检验,统计U(Z)值;切口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经过[n(%)] 表示,实施χ2检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SF-36评分等计量资料经(±s)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康复指标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康复指标比较(d,±s)

2.2 疼痛、心理和睡眠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HAMA、HAMD、PSQI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HAMA、HAMD、PSQI评分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转变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心理和睡眠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心理和睡眠比较(分,±s)

2.3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2.4 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2例,占10.00%)经过康复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比经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1例,占5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满意度 经过康复护理的观察组(19例,占95.00%)所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经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4例,占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年因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不断提高。骨折对机体产生的创伤十分严重,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紧急治疗。但因为骨折病情比较严重,且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恢复时间较长,所以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需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目前,针对骨科患者的护理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术后疼痛等方面,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常规护理以患者的基础需求为目的,不具备主观能动性,护理内容与措施缺乏针对性,不能主动应对与解决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而且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多的护理需求,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相比之下,康复护理能够充分解决上述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在临床护理经验基础上,采用主动的方式去了解、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通过以往临床护理资料的综合分析,为患者制定预防性的护理内容,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护理效率,而且能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与思想,使其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流程不断更新与完善,进而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5]。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提前。②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HAMA、HAMD、PSQI评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HAMA、HAMD、PSQI评分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转变效果更为显著。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④观察组(2例,占10.00%)经过康复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比经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1例,占55.00%)更低。⑤经过康复护理的观察组(19例,占95.00%)所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经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4例,占70.00%)。康复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能够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综合性的利用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可靠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有效解决多种问题,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6]。这种护理理念可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多措并举,以此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7]。通过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护理中被动式干预的模式和特点,通过主动出击来使患者的功能得到完善,同时采用量化镇痛的方法来干预疼痛,减轻疼痛产生的应激刺激,为患者的恢复创造优良的条件[8]。康复护理可针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指导,全方面的满足患者机体恢复所需要的各类营养需求,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9]。该护理模式可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干预,加速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进度。护士通过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护理措施,使各项护理内容连贯在一起,充分的对患者展开具有实际价值的、针对性的全面康复锻炼[10]。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开展功能锻炼来保证锻炼效果,满足其实际需求,促进患者整体恢复时间缩短,达到满意的康复目标。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中通过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康复,缩短恢复所需的时间,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负面情绪,提高整体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概率大大降低,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度,使护理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骨折康复疼痛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