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腺样囊性癌1例

2022-03-29 01:33:50冯桂英景香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前庭

冯桂英,景香香

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超声科,海南 海口 570311;*通信作者 景香香 ljjxx2000@126.com

1 病例简介

女,50岁,主诉:外阴癌术后1年余,外阴包块逐渐增大3个月余。2018年1月14日行左侧外阴肿物切除术,病理示:腺样囊性癌。于我院行广泛性外阴切除术+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切缘未见癌,淋巴结未见转移。2019年10月30日阴道镜检查见外阴5点处有局部隆起,病理组织活检示组织表面为鳞状上皮,未见恶性成分。专科检查:外阴见陈旧性手术瘢痕,会阴前庭5点处可触及肿块,大小约4 cm×3 cm,质韧、活动欠佳、有触痛。超声检查示:左侧外阴占位性病变,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图1)。盆腔+胸部增强CT示:左侧外阴软组织局部呈结节状增厚,肿瘤复发及肺部多发转移瘤可能性大。经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改善,于11月25日再次行外阴活检术,纵行切部分肿物,深达瘤腔,见肿物质脆、色暗。病理示:腺样囊性癌。临床诊断:外阴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肺转移瘤。后续行化疗+放疗。

2 讨论

外阴前庭大腺癌的发病率占外阴恶性肿瘤的0.1%~5.0%,其中腺样囊性癌是前庭大腺癌中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约占5%~15%[1]。外阴腺样囊性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为56岁[2],常见临床表现为外阴后半部无痛性肿块,可伴有瘙痒,随疾病进展或继发感染出现皮肤溃烂,易误诊为前庭大腺脓肿。本病病灶生长较缓慢,病程较长,多伴局部神经浸润,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肺转移率较高,但较少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2]。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化疗为辅。

本例为外阴腺样囊性癌术后再次出现外阴肿物,但复查首次行外阴肿物活检术未见癌成分。与李考[3]报道的外阴处实性富血供团块不同,本例超声示外阴皮下见3处富血供病变,其中1处囊实复合性团块,声像图与炎性包块类似,由于阻力指数高,结合病史仍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此外,会阴部CT提示肿瘤复发,胸部CT提示肺部多发转移瘤,再次切取部分肿物(深达瘤腔)送病理检查,最终诊断为外阴腺样囊性癌复发。由于本例病灶过大且出现肺部转移,因此放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法[4]。

本例在根治性手术且切缘干净的情况下,1年后出现复发及肺部转移。因此,对于本病的诊断与追踪随访,重点应该包括浅表组织超声检查及胸部CT。浅表组织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浅表组织层次和病变特征,以及腹股沟淋巴结情况;胸部CT是发现肺部病变的首选方法,对可疑肿块必要时行病理活检确诊。

猜你喜欢
腺样囊性癌前庭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7-22 07:45:32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50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外阴腺样囊性癌复发超声表现1例
294例老年人腺样囊性癌的统计学分析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