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研究

2022-03-29 02:43梁援何雨蓓卢世姗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采骨髓瘤血液病

梁援,何雨蓓,卢世姗

(广西省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广西 来宾 545900)

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移植时发生的血小板减少或经化疗后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致命性出血,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止血为血小板的主要功能,血小板功能丧失或下降均可致使机体出血。血小板输注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项有效治疗措施,临床疗效显著,可用于预防与治疗出血[2]。然而,随着近年来血小板输注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血液病治疗中,部分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可能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状况。重复输注血小板无效的发生率高达30%~70%[3]。基于此,本研究对40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的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6~68岁,平均(48.75±4.57)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急性白血病21例,恶性淋巴瘤5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恶性血液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无传染性疾病;采血小板输注指征参照美国血库协会技术手册。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严重病变者;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处于骨髓抑制期时,若血小板计数<30×109/L 并发出血症状或血小板计数<20×109/L 时,恶性血液病患者应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后1 h 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7.5,输注血小板后24 h CCI<4.5,则判断为无效输注。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骨髓抑制期不同疾病类型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状况,恶性血液病类型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或淋巴瘤等;②记录不同输注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有效率,输注血小板次数包括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1 次、2~3 次、4~5 次)与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6~8次、9~11次、≥12次);③分析不同输注机采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无效输注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髓抑制期不同疾病类型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状况分析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输注血小板,骨髓抑制期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11 例,占27.50%。其中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出现无效输注2例,占20.00%;21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7例,占33.3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无效输注1例,占25.00%;5例淋巴瘤患者出现无效输注1例,占20.00%。

2.2 不同输注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有效率分析 40例输注血小板制品的患者中,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1例,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19例,相较于输注次数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患者的有效输注率更低(P<0.05),相较于输注次数6~8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有效输注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输注机采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有效输注情况比较[n(%)]

2.3 不同输注机采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无效输注发生情况比较 与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患者比较,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输注机采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无效输注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为延长恶性血液病患者缓解期,争取长期无病生存,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较强烈的化疗治疗方法[5]。但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化疗后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致命性出血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6]。目前,医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输注全血的缺陷及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的产生和发展是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7]。

近年来,血小板输注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项有效治疗措施,国内外血小板输注用量显著增加[8-9]。而随着血小板输注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血液病治疗,血小板输注后,许多由血小板减少导致致命性出血死亡的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10]。但随着反复输注血小板,部分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可能无法达到止血目的,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在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患者比例较高,不仅造成了血制品的浪费,还可引起致命性出血[11-12]。本研究中,40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需输注血小板,骨髓抑制期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患者11 例,占27.50%。其中10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出现无效输注2 例,21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无效输注5例,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无效输注2例,15例淋巴瘤患者出现无效输注2例。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疾病类型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发生率最高,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发生率较低。这多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患者需多次、反复输注血小板密切相关,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程度相对较轻。

输注血小板制品的患者中,输注血小板≤5次的患者21例,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19例。相较于输注次数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的有效输注率更低(P<0.05),相较于输注次数6~8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的有效输注率更高(P<0.05),21例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的患者中,有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19 例,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2 例,其中骨髓抑制期有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10 例,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9 例。相较于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 次的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更高,提示多次输注血液制品,易出现同种免疫,且免疫的产生和输注次数呈正比。且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多,有效输注率明显降低,无效输注率升高。免疫因素是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造成无效输注的主要因素,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抗体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占90%[13]。因血小板膜的人白细胞抗原原性较强,血小板输注后,大部分患者可产生白细胞抗原抗体,多次进行血小板输注,可造成白细胞抗原抗体阳性率增高。

综上所述,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最高,同时骨髓抑制期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越易出现同种免疫,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机采骨髓瘤血液病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MICM分型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