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红
(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日照 276500)
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多发病于中青年女性群体,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等,多数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状况,延误患者的诊疗进程,导致患者错失最佳诊疗时间,影响整体的诊疗效果,因此,需选择精准度较高的检查诊断方式,以有效检查患者病情[1-2]。对于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检查诊断,常规CT扫描检查方式,虽能检出受检者是否患此病症,但不能有效检出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具体特征,而双源增强CT扫描在血管瘤影像学特征方面的检出效果更好,便于医师对受检者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诊断。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双源增强CT扫描结果,并评价该检查方式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23 例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3)和对照组(n=10)。观察组男5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2.84±6.01岁)。对照组男4例,女6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2.95±6.0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21~70 岁。排除标准:①患者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②患者气管存在严重损害;③患者对检查过程中所用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④患者有不可控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⑤患者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行CT 平扫检查。利用CT 扫描仪[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型号SOMETIME Definition Flash]对受检者进行CT 平扫检查诊断,受检者保持仰卧体位,将仪器参数调整为层距3 mm、层厚3 mm,自子肋膈角处向胸腔处进行扫描检查,统计记录每位受检者的检查结果。
观察组行双源增强CT扫描检查。本组所用CT扫描仪同对照组。使受检者保持仰卧体位,自受检者肘静脉处注入碘海醇(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56),300 mg/ml,注射速度3.0 ml/s,通过双能量方式,将两组管电压设定为100 kV、149 kV,层距5 mm,层厚5 mm,后即可从注入碘海醇的25 s、90 s、120 s、180 s 向受检者进行胸部扫描检查,统计记录每位受检者的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CT 值检出结果,统计两组25、90、120、180 s 这4 个时间段CT 值,比较不同CT 检查方式对CT 值检出结果的影响。②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检出结果,统计CT 检出结果,包括贴边血管征、空气心悦征、尾征、点状钙化征,比较不同CT 检查方式对患者影像学特征检出情况的影响。③比较两组CT 检出结果的确诊率,包括两种CT 检查方式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其中确诊率是指患者的CT检查结果同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误诊、漏诊则是指患者的CT检查结果同病理学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CT值比较 25、90、120、180 s,观察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值检出结果比较(±s,HU)Table 1 Comparison of CT value detec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HU)
表1 两组CT值检出结果比较(±s,HU)Table 1 Comparison of CT value detec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HU)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3 10 25 s 63.23±5.43 20.43±2.64 22.847 0.001 90 s 80.03±6.84 20.85±2.74 25.708 0.001 120 s 102.43±7.64 22.54±2.89 31.253 0.001 180 s 70.03±6.22 20.84±2.71 23.271 0.001
2.2 两组影像学特征检出结果比较 观察组贴边血管征、空气心悦征、尾征、点状钙化征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影像学特征检出结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imaging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CT检出结果确诊率比较 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T检出结果确诊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is rate of CT detection results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目前,临床虽已明确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具体的形态特征,但具体的组织发展起源及相关病因则尚未明确,因此,易对其整体临床检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多数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即多数患者无阳性体征,仅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不能有效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诊断,且由于该病较为少见,在实际的检查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诊疗进程[4-5]。
双源增强CT 扫描顾名思义是由两个CT 扫描源共同组成,即在同一套CT 扫描仪上有两套X 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检查过程中,可同时发出X 射线对受检者的受检部位进行扫描检查[6-7]。且与传统CT扫描方式一致,双源增强CT扫描仪通过接收X 射线的折射、反射信息,重建受检者受检部位的影像学图像[8-9]。通过双源增强CT扫描检查方式,能对受检者进行更全面的扫描检查,且此检查方式所得结果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更高,能便于医师对受检者病情进行更有效的评估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时间段CT 值高于对照组,贴边血管征、空气心悦征、尾征、点状钙化征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即同双源增强CT 扫描检查方式相比,虽常规CT 平扫检查方式,也能检出受检者是否患肺内硬化性血管瘤,但此扫描检查方式存在一定误差,且不易检出体积较小的血管瘤,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状况,易致患者错失最佳诊疗时间,增加整体诊疗难度,影响临床疗效[10]。而双源增强CT扫描检查方式,经一次扫描检查能获得两组检出数据,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受检者的病情进行更有效的评估诊断,且能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提升其CT扫描检查结果的精准度。
综上所述,利用双源增强CT 扫描检查方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诊断,能有效检出受检者是否患肺内硬化性血管瘤,且医师可根据检出结果,进一步评估诊断病情,帮助患者获得及时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