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珠
摘 要:培养初中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学习、热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对生活和劳动充满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人对于本土音乐的热爱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了解、学习培养而来。因此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热爱,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劳动、音乐、家乡的热爱,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基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如何通过学习本土音乐提高培养學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建议。
关键词:本土音乐;中小学音乐课堂;音乐课程
广州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声乐品种,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并享有盛誉,拥有众多的听众。它以广州民间曲调和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一、广州本土音乐
(一)广州方言民歌的发展
属广州方言区的歌调有成水歌、高棠歌、木鱼(摸鱼歌)、龙舟、南音等,在清代已十分盛行。清代文人沈复(1763—1807),于乾隆五十七年(1793)南游广州,在靖海门外(今靖海路)码头下艇游河。他在后来所著的《浮生六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珠江河面:“更有小艇梳织往来,笙歌弦索之声条。以长潮之沸,令人情之为移。”那时广州民歌乐事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清嘉庆年间,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已有不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八音锣鼓柜、坐堂吹和十番锣鼓等锣鼓吹打乐。每逢酬神祭祀、民间喜庆都少不了这些异常热烈的吹打乐的演奏。清同治年间(19世纪中晚期),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又逐渐形成了彪炳中国音乐史册的广东音乐。
西洋音乐文化早在明代即已通过传教士带到广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经广州到达肇庆,建起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并给教堂带来一台古钢琴。利玛窦还译述了他带来的天主教圣诗的歌词,名之《西琴曲意》,献予清廷。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更运过一批钢琴来广州。道光二十六年(1946),广州出现第一个基督教堂——东石浸信会堂(在今八旗二马路附近的东古角),开始传出圣咏和琴声。宗教音乐的传入是西方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交流的开端。
在19世纪中末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政变”的影响下,西方音乐文化在广州逐渐有广泛影响。前期的主要途径是学堂乐歌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铜管乐队在军队和学校的建立,尤其是后来专业音乐院校的兴办,更加促进西洋音乐文化在广州的传播。继20年代在北平、上海建立起音乐院校(广东籍音乐家肯友梅博士是创办人之一)之后,1931年,陈洪、马惠能、何安东等在广州创办了私立广州音乐院,并出版学报《广州音乐》。
广州方言民歌主要有歌谣、劳动号子、叫买卖调、咸水歌、民间小调和革命民歌等。歌谣包括童谣和民谣;劳动号子包括起重号子、扛抬号子、大板车号子等;叫买卖调有水果叫卖调、饭菜叫卖调和废品收买调等;咸水歌包括短句咸水歌、担伞调、姑妹腔、高堂歌等。历史悠久,传唱市井及珠江三角洲,大行其道。番禺本土音乐有咸水歌、劳动号子等音调。
(二)劳动号子的相关概念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浮肿的压力,劳动者常常打出吆喝或呼号声。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成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成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一些体力劳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关于番禺本土劳动号子的文献并不多,但也可从现有的文献中发现劳动对番禺本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早期的《收买废品文档调》《收买废品武档调》等。
二、番禺本土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基本要素
1. 学生要认真学习番禺本土音乐的历史和发展,通过学习了解番禺本土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才能更欣赏这些音乐。
2. 学生还要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并且要有足够的音乐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增加了音乐课程的学时,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音乐教学工具,这也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制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番禺本土音乐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理论基础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在进行关于本土音乐的课堂研究,但是实践课堂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尤其是番禺当地的本土音乐加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的相关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弥补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的空白,完善本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实战的经验。
1. 本校开展了劳动教育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番禺本土音乐,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会来创作自己的劳动号子。
2. 在创作之前,学生需具备足够的音乐理论支撑,学好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番禺本土音乐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积极作用
首先,番禺本土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前提是大家都接受或者想尝试了解并学习番禺本土音乐。在调查报告中显示:超过85%的学生和家长对番禺区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表示支持,这意味着家长和学生都非常期待番禺区本土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其次,在学习番禺本土音乐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本土音乐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并热爱番禺本土的音乐。
最后,在劳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律动并对先辈们的劳动号子进行改编,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种进步。
让更多学生了解番禺本土音乐文化的起源,培养学生对番禺本土音乐文化的热爱,本课题正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学习番禺本土音乐文化,并热爱番禺本土音乐文化。
五、启发
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番禺本土音乐的记载和文献资料非常少,因而笔者借此机会让学生学习本土音乐。学习好音乐的基础知识,通过劳动这个过程,让学生把辛苦的劳动和美好的音乐结合在一起,体会先辈的勤劳、智慧等美德,从而提高自身对于劳动、音乐和美德的认识,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热爱劳动,提高自己对本土音乐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卢庆文.粤韵论丛[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何滋浦.韵寻源随想——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音乐环境[M].广州:番禺市沙湾镇文化站,1998.
[3]何滋浦.粤乐寻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