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军 吴蕊 曹储
摘 要:在众多降低电动自行车事故伤亡的措施中,倡导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成为有效的突破口,但我国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的形势不甚乐观。本文基于我国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的现状,探究影响坚持佩戴头盔的因素,包括政策、认知、交通事故、媒体宣传等。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在全国范围内回收的61392份民众关于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问卷进行分析,评估了坚持佩戴和形成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发现,通过立法强制佩戴头盔,对佩戴头盔提高出行安全性的认知、民众电動自行车出行佩戴头盔习惯的养成以及降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率具有正向影响。在立法和强化执法的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提升民众的法治认识和守法意识也必不可少。在佩戴头盔的宣传中,报纸杂志、交管媒体发挥着主导作用。法律法规、头盔的正确佩戴方法、头盔的选购方法等内容关注度较高。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Legislation and publicity: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afety helmet wearing behavior of electric bicycle
SUN Daojun1,WU Rui1,CAO Chu2(1.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24,China; 2.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
Abstract: Among the man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asualties of electric bicycle accidents, advocating the correct wearing of safety helmets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breakthrough.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wearing helmets for riding electric bicycles in China is not very optimistic.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lmet-wearing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sistence of wearing helmets, including policy, cognition, traffic accidents, media publicity and so on. Through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61392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nationwide about wearing safety helmets on electric bicycle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gree of persistence and cognition.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mandatory wearing of helmets through legisl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wareness of wearing helmets to improve travel safety,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s habit of wearing helmets when traveling on electric bicycles,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traffic accident rate of electric bicycles. While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are strengthened,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law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lawabiding consciousnes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media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paganda of wearing helmets.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correct wearing method of helmets, and the purchase method of helmets are of high concern.
Keywords:Electric bicycle;wearing helmet;influencing factors;logistic regression
电动自行车具有环保、轻捷、简便、灵活机动的特点[1],与传统自行车相比,有更大的加速能力和更高的运行速度,而且有潜力取代传统的机动模式[2]。自行车与友好型城市技术的快速结合,导致了电动自行车购买和使用数量的急剧增加[3]。根据工信部统计,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到3亿。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交通工具”。道路交通伤害(RTIs)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造成约124万人死亡[4]。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自行车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一大隐患。根据公安部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交通事故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达8639人,电动自行车伤亡人数接近非机动车伤亡人数的70%[5]。
关于治理电动自行车出行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电动自行车使用量的持续增长,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研究者提供必要数据的需求也在增加[2]。在诸多降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的举措中,倡导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成为有效的突破口。据统计,颅脑损伤是电动自行车事故首要致死原因,占比超过80%[6]。研究表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时,骑乘者多是头部首先受到撞击或者接触地面[7],因此,正确佩戴头盔可以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降低幅度可以达到2到4倍[8][9]。2020年4月21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无盔出行”的情况得到改善,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国民习惯的养成任重道远。
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规模巨大,事关国民日常生活、生命与财产安全,如何有效提升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头盔佩戴水平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开放话题。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探究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坚持佩戴头盔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
1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研究进展
我国学者对于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治理、安全头盔质量、电动自行车头盔立法等问题上。宋昀农等[10]通过将强制佩戴头盔与未强制佩戴头盔两组的颅脑损伤人数和死亡人数进行对比发现,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可以降低死亡人数和颅脑损伤的程度。肖向良[11]认为影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骑乘者的年龄和违法行为有关。卢骋等[12]对市面上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质量安全研究后,发现安全头盔存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现象。王涛等[5]认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安全态度与交通规则、安全责任、从众心理有关。李功理、李丽萍等[13]通过观察与随机抽样的方法研究发现,电动自行车乘坐人员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率明显低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正确佩戴率,头盔的正确佩戴率与道路类型、时间、性别、头盔佩戴方式有关。
国外学者更早的关注到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是关于头盔使用频率和有效性的研究,Oxley研究发现在发生撞车事故时,不受约束和不戴头盔的骑乘者遭受严重伤害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中低收入国家儿童的头盔佩戴的比例较低,有40%的骑乘者没有正确系紧头盔[15]。更多的学者关注影响头盔佩戴的因素,Michael等从1990年到2005年的各州纵向数据进行了分析,证明头盔立法对非致命和致命伤害都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使非致命伤害率降低约20%[14]。避免交通警察的罚单、继续教育项目和加强执法,特别是在夜间,会有效地增加头盔的使用[16]。以及缺乏佩戴头盔的普遍性[22][23]被認为是不戴头盔的根本原因。Mirkazemi等[1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戴头盔的行为主要受邻里环境、家庭和同伴的影响,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关系较小。
头盔的使用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道路类型[18]、天气和时间。同样,头盔的一些特性也被证明会降低使用头盔的可能性,比如噪音[19]、温度[20]、通风不良、视野、功能、头盔的高成本[21]。佩戴头盔时出现出汗、听力障碍等不适也会降低头盔的佩戴率[24][25]。这些研究详细探究了影响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头盔佩戴的因素,既有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制定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微观层面个体的行为特征因素。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行为问题的研究对于降低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推进坚持佩戴头盔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电动自行车出行佩戴头盔的影响因素缺乏更为全面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另外,现有研究大多源于国外,本土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展开的。
2研究假设和模型
2.1研究假设
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出行是否佩戴安全头盔是个体行动者在整个社会环境约束下的自主选择,受法律法规等宏观因素和骑乘者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的双重影响,骑乘者对安全头盔的认知、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对于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等都会对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头盔佩戴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2.2.1政策因素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相比于发达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头盔佩戴率非常低,大多数研究和报告强调了法律制定和执行的必要性,以解决这个问题[27]。骑乘者坚持佩戴头盔不仅是立法、法律制定以及执行的结果,也是个人行为改变的结果,植根于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规范之中。识别头盔佩戴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可以帮助确定更适当的执法政策,适配不同地区目前的差距[28]。所以提出假设,立法规定佩戴头盔有助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安全头盔。
H1:立法规定佩戴头盔有助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安全头盔。
2.2.2心理因素
头盔使用的低守法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注意,已经开始进行一些研究,试图在骑乘者的个人和心理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和头盔特征中确定头盔使用的障碍和促进因素[29]。支持佩戴头盔的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是佩戴头盔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32],所以感知到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的骑乘者,会增加坚持佩戴的概率。
根据这些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因素来区分更有可能使用头盔的骑乘者和不太可能使用头盔的骑乘者。在这些因素中,有无碰撞史与头盔的使用有关。年轻骑乘者、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未婚、无证以及没有过事故经历的人不太可能使用头盔[30][31],交通事故发生的经历会对坚持佩戴头盔有正向影响。所以提出假设,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头盔安全的认知促进头盔的佩戴、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坚持佩戴头盔正相关。
H2: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安全认知的提升对头盔佩戴有正向作用。
H3: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坚持佩戴头盔正相关。
2.2.3媒体因素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趋势。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闻网站以及新兴的移动App、社交网站等媒体得以融合并以前所未有的快捷方式传播,为各种交通事件和交通安全宣传创造了无限可能[33]。
但同时由于融媒体环境中的传播主体众多,交通事故报道多态,信息传播存在混乱和无序的问题,民众接触到的安全宣传可能并不客观,甚至存在对事故过程、事故原因歪曲的现象,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在引导公共舆论、保证新闻真实客观方面的正面作用受到了复杂传播环境的影响[34]。曾经在交通安全宣传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方式如宣传横幅、传单、展板等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碎片化时代受众的接受习惯,交通安全宣传需要在途径和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融合发展。宣传是强化交通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强化普法宣教,传递安全常识,提升安全出行国民意识,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35]。
H4:佩戴头盔的宣传途径对头盔安全性的认知有正向作用。
H5:佩戴头盔的宣传内容对头盔安全性的认知有正向作用。
2.2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设可以识别对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较为显著的因素,便于进一步分析政策因素、心理因素和媒体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引入回归模型探究各因素对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是否佩戴和坚持佩戴头盔行为的预测。
Logistic 回归对数据分布类型、样本量、齐方差性要求较小,模型参数具有实际的可解释含义。在心理学、医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都有着广泛应用[26]。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所以采用二项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建模。
3数据和变量测量
3.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频道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调研数据。调研于2020年11月14日开始,共收回民众有效问卷61392份,数据覆盖了包含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问卷包含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调查、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相关情况调查,问卷受访者填写问卷没有任何的倾向性指导。
3.2變量及其测量
将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是否坚持佩戴头盔和对佩戴头盔是否能提高安全性的认知作为因变量,将立法因素、认知因素、近一年交通事故史、宣传途径和宣传内容作为自变量,将变量进行编码如表1,在建模时将分类变量转换为哑变量。
4基于二项Logistic模型的安全头盔佩戴行为分析结果
4.1交通工具出行现状和发生事故情况描述性情况分布
有44.4%的民众将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有38.7%的民众将电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近一年内,有2.5%的民众使用电动自行车发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4.2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头盔认知和行动现状描述性情况分布
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民众对于骑乘时佩戴安全头盔的认知,有1.7%的民众不认为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不能确定安全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的人群比例达到4.2%。平时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会坚持佩戴头盔只有76.5%,还有5.4%的民众明确表示不会坚持佩戴,18.1%的民众只是有时候会佩戴头盔。
4.3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头盔认知、立法与头盔佩戴状况关系
将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是否坚持佩戴头盔作为卡方检验的目的变量,将骑乘者对于安全头盔的态度,以及所在的省份是否立法、近一年内是否使用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或老年人代步车并发生过交通事故与目标变量之间进行卡方检验。
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关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影响变量的渐进显著性都低于0.05。表明对佩戴头盔安全性的认知、立法规定佩戴头盔、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都影响着骑乘者是否佩戴头盔。
将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于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的态度,所在省份对佩戴安全头盔是否立法,近一年内使用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或老年代步车并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频率与骑乘者是否坚持佩戴头盔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所在的省份立法对骑乘者坚持佩戴安全头盔有正向影响(P=0.000),即所在省份一旦对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安全头盔做出法律法规的约束(Exp=1.900),骑乘者佩戴头盔的概率将增加1.900倍。
(2)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于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的认知对于骑乘者坚持佩戴安全头盔具有正向作用(P=0.003),随着民众对于头盔安全性的认知增加,坚持佩戴头盔的概率会增加,发生比为5.542,认为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的比例每增加一个单位,骑乘者佩戴头盔的概率增加5.542。
(3)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状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一年没发生交通事故(B=-0.306)、发生交通事故1~3次(B=-0.881)、发生交通事故4~6次(B=-0.438)对于民众佩戴安全头盔具有负向影响,发生交通事故6次以上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具有正向影响。发生交通事故概率增加一个单位,佩戴头盔的概率增加1.588倍。
4.4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认知与宣传途径和宣传方式的关系
民众所接触的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相关的宣传途径包含传统的新闻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新闻App等。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七进”活动也成为交通安全宣传的主要方式之一。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相关的宣传内容有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法律法规、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如何选购合适的安全头盔和不佩戴头盔的交通事故案例。
将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是否认为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作为卡方检验的目的变量,将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宣传途径、宣传内容与目标变量之间进行卡方检验。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关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宣传途径和内容影响变量的渐进显著性都低于0.05。表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相关的宣传途径和宣传内容这些变量都影响着骑乘者是否佩戴头盔。
将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相关的宣传途径和宣传内容与骑乘者是否认为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在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宣传方式中,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是否认为佩戴头盔可以提高安全性具有显著影响的有报纸杂志(P=0.000,Exp=1.313)、各种新闻类App(P=0.000,Exp=0.770)、微博(P=0.042,Exp=0.907)、交管进农村、学校、社区宣传(P=0.000,Exp=1.472)。
报纸杂志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宣传对于民众坚持佩戴安全头盔具有促進作用,报纸杂志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宣传每增加一个单位,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头盔的安全性认知的概率增加1.313倍。
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七进”活动对于民众对佩戴安全头盔的认知具有促进作用,交管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宣传的概率每增加一个单位,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头盔的安全性认知的概率增加 1.313倍。
(2)在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宣传内容中,佩戴安全头盔的法律法规(P=0.000,Exp=1.431)、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P=0.000,Exp=2.158)、如何选购合适的安全头盔(P=0.000,Exp=1.194)显著影响着电动自行车骑乘者对佩戴头盔提高安全性的认知。
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法律法规、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如何选购合适的安全头盔的宣传内容对于民众坚持佩戴安全头盔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概率每增加一个单位,骑乘者对头盔的安全认知会增加2.158倍。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全国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情况的基本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通过立法强制佩戴头盔,旨在提升民众对安全头盔的接受度、有效的保护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研究表明,立法对于民众强化头盔佩戴意识、养成佩戴头盔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推进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立法的进程,完善相关执法体系,将治理电动自行车出行秩序纳入法治渠道,提升治理效能。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将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立法纳入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骑乘者佩戴头盔的概率最高增加了1.9倍。从这个结果来看,立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民众电动骑乘自行车出行佩戴安全头盔的自觉性。目前将佩戴安全头盔纳入立法的地方还不是很多,建议各地地方立法机构可以借鉴先行省份的经验,因地制宜,尽快开展本地的立法工作和安全出行的治理升级。
其次,除了对佩戴头盔相关立法和严格执行外,还应将头盔立法的宣教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分层次的宣传途径和内容融合体系建构,升级民众对于头盔安全性的认知,最终养成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坚持佩戴头盔的国民习惯。在宣传途径的选择方面,要注重各种自媒体的有效组合;内容方面则应强化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以顺应传播发展的新形态和广大受众的偏好,精准高效传播,提升宣教水平。
第三,灵活多样地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行动中来,形成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宣传教育的社会效应。参与、社交和口碑是新时代传播的突出特征,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群众宣传的中坚作用、培养群众宣传的中坚队伍必不可少。实践证明“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一项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宣传教育活动,建议挖掘活动形式和参与方式,“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打造成一个群众性的IP。
参考文献
[1]Lee A,Molin E,Maat K,et al. Electric Bicycle Use and Mode Choice in the Netherlands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15(2520):1-7.
[2]Fishman E,Cherry C . E-bikes in the Mainstream: Reviewing a Decade of Research[J]. Transport Reviews,2015,36(1):72-91.
[3]MacArthur,Dill,& Person,(2014). MacArthur,J., Dill,J.,& Person,M. (2014). Electric Bikes in North America: Results from an online surve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468,123-130.
[4]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road safety 2015.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l2015.
[5]王涛,黎文皓,谢思红,等.电动自行车风险驾驶行为因子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11):118-126.
[6]刘胜,曾红霞,吴正福,等.常山县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19,31(7):666-668,672.
[7]程前,邵毅明,董兆福.汽车与电动自行车正面碰撞事故重建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9(1):6-10.
[ 8 ] R i v a r a,F . P .,G r o s s m a n,D . C .,& Cummings,P.(1997). Injury prevention. First of two par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37(8),543-548.
[9]Sarkar,S.,Peek,C.,& Kraus,J.F..(1995). Fatal injuries in motorcycle riders according to helmet use.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38(2),242-245.
[10]宋昀农,马蔚蔚,沈健,沈建国.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佩戴头盔与伤亡关系的分析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7-9.
[11]肖向良.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严重性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與汽运,2020(06):32-36.
[12]卢骋,沈振,周慧忠.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质量安全风险研究[J].质量与标准化,2020(11):41-44.
[13]李功理,李丽萍,蔡启恩,Rebecca Ivers.两市摩托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7(23):4450-4452+4456.
[14]Michael T. French,Gulcin Gumus,Jenny F. Homer. Public policies and motorcycle safety[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9,28(4).
[15]Oxley J,O’Hern S,Jamaludin A .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straint and helmet wearing behaviour in Malaysia[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 Behaviour,2018,56:176-184.
[16]Papadakaki M,Tzamalouka G,Orsi C,et al.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of helmet use in a Greek sample of motorcycle riders:Which evidenc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Psychology & Behaviour,2013,18(may):189-198.
[17]Mirkazemi R,Kar A .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helmet-wearing behaviour in Pune city,In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nsumer and Product Safety.
[18]Gkritza,K.(2009). Modeling motorcycle helmet use in Iowa: Evidence from six road-side observational survey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41(3),479-484.
[19]Bogerd,C. P.,Rossi,R. M.,& Bruhwiler,P. A.(2010). Thermal perception of ventilation changes in full-face helmets: Subject and manikin study. Annals of Occupational Hygiene,55(2),192-201.
[20]Buyan,M.,Bruhwiler,P. A.,Azens,A.,Gustavsson, Greger,Karmhag,R.,& Granqvist,C. G.(2006). Facial warming and tinted helmet vis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36(1),11-16.
[21]Germeni,E.,Lionis,C.,Davou,B.,Petridou,E.T.,2009. Understanding reasons for non-compliance in motorcycle helmet use among adolescents in Greece. Inj. Prev.15.
[ 2 2 ] R a m l i,R .,O x l e y,J .,H i l l a r d,P .,Sadullah,A.F.M.,McClure,R.,2014. The effect of motorcycle helmet type,components and fixation status on facial injury in Klang Valley, Malaysia:a case control study. BMC Emerg. Med. 14(1),1-11.
[ 2 3 ] S i n g h,D . D .,2 0 1 4 . E f f e c t s o f “u s e helmet”campaign and helmet laws on helm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India. Eur. Acad. Res. 2(1),2823-2838.
[24]Faryabi,J.,Rajabi,M.,Alirezaee,S.,2014. Evaluation of the use and reasons for not using a helmet by motorcyclis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ward of shahid bahonar hospital in kerman. Arch. Trauma Res. 3(3),1-6.
[25]Oruogi,M.A.,Charkazi,A.,hazavehei,S.M.,Moazeni,M.,2011. A survey of helmet use in motorcycle drivers based on health belief model in khomein. J. Health 3(2),24-31.
[26]金水高,logistic回归方法的正确应用及结果的正确解释[J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应用,2003,37(3):204-206
[27]Dandona,R.,Kumar,A.,&Dandona,L. (2006). Risky behavior of drivers of motorized two wheeled vehicles in India.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37,149-158.
[28]Dennis,A.,Bosson,N.,Peralta,J.E.C.,Castillo,C.,Foran,M.,&Wall,S.P. (2013).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h e l m e t w e a r i n g b e h a v i o r among motorcyclist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Epidemiology,2(1),50-55.
[29]Zamani,F. A.,Bazargan,M.,Shafiei,A.,& Bazargan,H. S. (2011). The frequency and predictors of helmet use among Iranian motorcyclist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43,1562-1569.
[30]Kulanthayan,S.,Umar,R. S.,Hariza,H. A.,Nasir,M. T.,& Harwant,S.(2000). Compliance of proper safety helmet usage in motorcyclists. Medical Journal of Malaysia,55(1), 40-44.
[31]Ranney,M. L.,Mello,M. J.,Baird,J. B.,Chai,P. R.,& Clark, M. A. (2010). Correlates of motorcycle helmet use among recent graduates of a motorcycle training course.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42,2057-2062.
[ 3 2 ] G h a s e m z a d e h S,B a b a z a d e h T,Allahverdipour H,etal. Cognitive-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using helmet by motorcyclists in a rural community[J]. 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2017,6.
[33]張霆.融媒时代突发重大交通事故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2):82-85.
[34]梅剑飞.全媒体时代下报纸交通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传播力研究,2020,4(04):72-74.
[35]刘进.交通安全宣传的媒体导向作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06):122-124.
驾驶电动自行车能搭载成年人吗搭载限制人数吗
《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已由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3日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5月1日实施。
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能搭载成年人吗?搭载限制人数吗?《条例》规定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人。为什么规定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人?
从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来看,电动自行车的整备质量不能超过55公斤、电动机功率不能超过400瓦,故载重能力有限;如果搭载两人,驾乘人员头盔、背包、行李、防护用具等将占用大量空间,驾驶极为不便,严重影响驾驶人对电动自行车的操控,一旦遇突发情况,难以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造成事故。
从群众出行实际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搭载两人时,因为鞍座和后衣架的长度不够,往往有一名儿童需要在脚踏板上站立或乘坐,发生交通事故的瞬间,驾驶人及后排乘坐人员的身体因惯性前移,极易将该儿童挤压到车把立管上,在车辆倒地前,造成儿童严重的磕碰损伤,因此有必要对载人做出限制性规定。
从外省立法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电动自行车立法的八个省市中,有七个限载一人,并在被搭载人员年龄方面予以限制。综合考虑到河北省群众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与需求,《条例》作出了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人,且不限制被搭载人员年龄的规定。(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