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课堂指导中创设具有一定价值的数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出发,简要分析课堂教学中情境法的运用价值,并结合实践分析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价值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的实践环节有目的地引入数学场景,或在课堂中创设一定具有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数学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利用生动的场景吸引学生,让学生置身学习,探究学习乐趣,并在后续的情境中强化学习动机。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沉闷、枯燥、强制、命令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完全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产生“我要学”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比较形象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如果教师能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摆脱掉传统教学缺乏感情体验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伴随着情感的波动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养成探究精神。
第三,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境教学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形象的情境以及热烈的情感氛围,可以锻炼学生的右脑,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同时锻炼学生的左脑,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这样学生的左右大脑能交替兴奋,互补协作,从而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趣味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突出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快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全神贯注,并调动积极的学习情感。例如,在“平移”相关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趣味情境:某日,一艘帆船正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麻雀站在船头,乌鸦站在船尾。麻雀对乌鸦说:“我站在船头,这样我经过的路程就会比你长。”乌鸦反驳道:“我在船尾,所以我经过的路程比你长。”他们争执不下,就请船长评理。请问如果你是船长,那么你会如何裁判呢?到底谁经过的路程更长?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教师也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物体平移的相关学习中。这样的情境设计充满故事性,迎合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同时童话式的情境也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因此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接受程度,可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做好铺垫。
(二)设计可探究情境,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如果能主动探究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形成思考、掌握知识,则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创设具有探究特点情境,为学生留下悬念,不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层层推进,逐渐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发展主动探究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學习“3的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角色换位,你们当考官,我当考生。你们随便报出一个多位数,看我能不能在5秒钟内判断这个多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这样的活动将学生的参与热情点燃起来。学生快速报数,教师总能快速地回答问题。许多学生开始疑惑,迫切想要知道这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当然,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终于总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了解到了3的倍数的特点。这样的互动式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提供了条件,可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提高对数学的认知。
再如,在“分数除法(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为学生构建了探究情境。在情境中,教师首先给出题目:[47]÷2,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图形辅助计算,借助面积模型,将数和形结合起来,在画一画、涂一涂的过程中完成分数与整数相除的计算方法。这一导入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找出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契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解答。接下来,教师设计题目:[47]÷3,要求学生自主解决。同样在面积模型的辅助下,学生将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并看图理解问题,思考“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逐渐完成认识的过渡,即将“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转化为“求[47]的[13]是多少?”这样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就显现出来了,即[47]÷3= [47]×[13]=[421]。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学生探究和思考,最终突破了学习难点,实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建构。
(三)设计开放性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智力活动独创性的体现之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中应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加工,通过探究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乘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算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这样一个算式:9+9+9+5+9=?并要求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问题抛出后,有的学生提出了可以把该式转变为9×4+5然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认为该式还可以转变成9×5-4进行计算。第一种思路是学生在理解了乘法算理后自然能想到的一种方法;第二种思路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题目中的数字进行“改造”,并巧妙运用乘法完成计算。在这样的教学指导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并着重对第二种思路的创新性给予了表扬,以支持学生的进一步创新思考。
再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数学情境:妈妈给李明20元钱,让她买学习用品,文具店里的笔记本价格是3元/本,钢笔2元/支……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补充题目,完成计算。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其中包括:(1)各买一样还剩多少钱?(2)买3个本子剩下的钱可用来买几支钢笔?(3)买3个笔记本和5支钢笔还剩多少钱?(4)买10个本子,10支钢笔还差多少钱?(5)如果买10个本子以上九折优惠,那么买13个本子还剩多少钱?(6)买多少个笔记本和多少支钢笔能把20元钱用完?(7)买1个笔记本和5支钢笔用去的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解答的机会。有些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些问题存在更加简便的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解答的基础上恰当地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建构中完成学习。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相较于教师提问为主的课堂显然更加开放,在开放性题目的引导下,学生逐渐由“不问”转变为“敢问”和“善问”。最终学生依托自己提出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解决方法,这不仅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高效发展,还被创新探索的能力也得到有效保护。
(四)设计实践性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设计应突出实践性,让学生能根据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合理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相关知识后,教师将几件物品带到了课堂上,并模拟超市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需要,用手里的“钱”购买。学生在观察每件商品价格、对照手中“钱”数以及收付款的过程中对人民币的应用形成了更加具体的体验,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此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现实,运用人民币自主完成一次购物,并将自己的购物过程记录下来。这样的情境设计贴近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更加开放、生动的氛围深入理解知识、吸收知识,并运用知识。
再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构建了实践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方格纸,方格纸上已经绘制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圆形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并按照轴对称图形的标准进行分类。经过实践操作,多数学生都能找准轴对称图形,但教师也发现,有些小组将平行四边形归类为“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对此,教师要求各组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小组表示: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重叠,然后沿着对着线剪开,可以得到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这条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称轴,因此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的小组学生立即反驳:“书上说‘一个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与另一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你这样把它剪开再重叠不能算。现在我们就用平行四边形沿某一条线对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如果不能,那就不是轴对称图形。”针对两组的不同意见,教师作为“裁判”,根据书中的概念进行了演示,并向全班学生展示结果,最终证明了平行四边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实践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矛盾,让学生在更加积极的互动氛围中实现了深入思考。
(五)設计交互式情境,提高数学课堂的活力
在数学课堂导入小组活动,对教师而言不但便于班级的管理,而且对收发作业以及问题反馈方面形成便利,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更能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小组活动之间可以存在好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灵活利用摸球游戏进行课程导入。教师提前准备好多组材料,每组有9个黄色的乒乓球和1个白色的乒乓球、1个摸球纸箱,先不把球放入盒子中,直接摸箱子引导学生猜测摸到球的可能性,问学生猜猜会摸出什么东西呢,学生会回答什么都摸不到,教授学生“不可能”的概念;而后将1个黄色的球放进纸盒,引导学生回答出摸到的一定是黄球,学习“一定”的概念。之后再讲1个白球加进纸盒里,问学生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学生回答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习得“可能”的概念,并且在黑板上列出摸出黄球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均为[12]。之后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控制在4~5个人,使同学们自行进行试验和记录数据,具体的分工由小组组长进行安排。给大家大概15~20分钟的活动时间,看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数据正确率最高。在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每个小组的巡回查看,确保每一组的实验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六)利用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并且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导入教学活动中。毕竟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是非常有魅力的,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更快地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对数学的灵敏度,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一举两得。
例如,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案教学的课程当中,可以在上课前一天叮嘱学生准备好多张白纸或彩纸和学生专用剪刀。在课堂上,教师先将要学习的图形依次画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了解各个图形的名称。因为图形种类较多所以一次性掌握的话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进而教师将图案一个一个单独画出来,标上名称,带领学生一起在纸上画出来,画好之后在保证不受伤的情况下将图形沿边裁剪下来,先不要在纸上写上名称,等所有图形全部标记完成之后,教师将不同的排列顺序写在黑板上,如先列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的顺序,让学生自己按顺序排列好后订正答案。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设计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实现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情境教学的运用价值,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吴淑媛)